理论教育 陈凤贤集:政令顺畅,俚汉联姻

陈凤贤集:政令顺畅,俚汉联姻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氏由于不是本地俚人,“他乡羁旅,号令不行”[25]。即使同为士族,南、北士族通婚,尚且存在歧视和阻力,更何况冯氏本是北方贵族的后裔,身份显贵,其所以决定与当时被视为“南蛮”的俚人冼氏通婚,一方面,实为大势所迫,政令不行,别无其他选择。冯冼汉俚联姻较主动的一方是冯氏家族。汉俚两族联姻主观上实际是两族统治阶级互相依靠,缔结政治联盟,扩大政治势力,用以巩固各自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和治理。

陈凤贤集:政令顺畅,俚汉联姻

冯氏家族本是中原地区北燕昭武帝冯弘的后裔,先世原是鲜卑化的汉人。冯弘后为北魏所伐,公元436年(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十三年),魏灭北燕。北燕主冯弘败走高丽,命其子(一说族人)冯业带领300人浮海归宋,刘宋封冯业为怀化侯、新会(今广东新会)太守,宋以后又改为罗州刺史,至冯融已传三代。

冯氏由于不是本地俚人,“他乡羁旅,号令不行”[25]。“初融之莅政也,虽世为守牧,而酋之黠者尚未慑服。”[26]“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聘以为妻。”[27]这个北来历任封疆大吏的世族,为了便于治理辖区和增强自己的政治势力,作出了与当地越人的望族著姓冼氏通婚的抉择,这种选择在当时是极不容易的事。南北朝时期最重视门第,当时通婚必须严格衡量门第的高低,门当户对,方可缔婚。即使同为士族,南、北士族通婚,尚且存在歧视和阻力,更何况冯氏本是北方贵族的后裔,身份显贵,其所以决定与当时被视为“南蛮”的俚人冼氏通婚,一方面,实为大势所迫,政令不行,别无其他选择。另一方面,自秦、汉、三国时期以迄南朝,封建朝廷政治势力在广州等交通较发达的地区已较巩固,势必将逐步向西部越人羁縻州郡地区推进,而俚人所在的主要分布区及势力范围,已逐步退缩至广东西部、广西东南部及海南岛。冼氏家族也只有与汉人修好团结才是出路,而应允与汉人冯氏联姻是当时较佳的选择。只有俚、汉两族联姻互相依靠,才能继续保持各自对俚人地区的治理及该地区的安定团结和发展。

冯冼汉俚联姻较主动的一方是冯氏家族。正如后世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融功所以结人心者,婚冼氏之力也”[28]。融“为其子高凉太守宝娶大姓冼氏。冼氏贤能,约束诸酋,远近怀畏”[29]。冯氏“婚于郡大姓冼氏,俚人始相率受约束”[30]。“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31]。(www.daowen.com)

冯氏家族由于与冼氏互相结好缔婚,因而提高了他们在当地少数民族人民中的威望和号召力,巩固了冯氏在当地的统治地位。由是冯融“每行部所至,蛮酋焚香具乐,望双旌而拜迎者相望,辄戒其下曰:‘冯都老(俚语称首领为都老)来矣!母为不善,以婴罪戮’”[32]

民族和睦团结在阶级社会具有一定的政治基础和阶级内容,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所以冯冼汉俚两族联姻是当时岭南地区政治的需要和现实形势发展的结果。汉俚两族联姻主观上实际是两族统治阶级互相依靠,缔结政治联盟,扩大政治势力,用以巩固各自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和治理。但客观效果又使俚人密切了与中央朝廷的关系,并体现了汉越两族关系进一步密切和团结,掀开了汉越两族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