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早期母系氏族的工具技术-陈凤贤集

早期母系氏族的工具技术-陈凤贤集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智人的劳动技术比直立人发展,劳动工具有了较大的改进。莫斯特文化在技术方面呈现显著的进步,石器加工技术得到改进,石器器型增多。莫斯特期初次出现的用动物骨头制成的“砧”,就是修整技术发达的直接证明。石器工具有初步的分工,尖状器、刮削器和石球都是莫斯特期的新型工具。尖状器是当时男子用的刀,用以加工木头及打死动物。

早期母系氏族的工具技术-陈凤贤集

1.石器工具

随着早期智人的出现,石器文化也发展了。由于长期的劳动实践,劳动生产经验的积累日益丰富,到更新世晚期,旧石器文化产生了较明显的变化。早期智人的劳动技术比直立人发展,劳动工具有了较大的改进。主要劳动工具石器的制作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制作方法由简单到复杂,打制石器技术的改进表现在有了第二步加工,由石核备料制成的片器发展为修饰加工的压制石器。工具的器型也开始多样化,并有了初步的分工和定型,由一器多用发展到分工专用。

在欧洲,最著名的早期智人的文化是莫斯特文化。莫斯特文化中往往埋有尼人的遗骸,因而莫斯特文化也就是尼人的代表性文化。莫斯特文化可能是从克拉克当文化发展而来,但受了阿舍利文化和勒瓦娄哇文化的影响。

由于莫斯特文化的打片技术和勒瓦娄哇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因而过去考古学家把勒瓦娄哇文化的石器归入莫斯特文化中,后来才把它分出来,并以法国巴黎近郊勒瓦娄哇地方命名。勒瓦娄哇文化是一种主要用石片制作石器的石器文化,这种石片的打制法,是先将石核加工修理,使其外缘轮廓像倒置的龟甲形,然后从龟甲形石核上打下石片作为工具,这种打片技术一直延续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关于莫斯特文化或勒瓦娄哇·莫斯特文化,学者们曾对欧洲、北非、西亚某些文化遗址作过C14年代测定,其绝对年代约在五万年至三万五千年前。

莫斯特文化一般都发现在洞穴中,最初发现于法国西南部威悉河岸的一个洞穴里。与莫斯特文化遗物伴生的动物化石,表明典型的莫斯特文化的创造者是在寒冷气候下生活的。莫斯特型的文化分布很广,欧洲的法、德、奥、英、瑞士、意大利、西班牙、波兰、前苏联等国及非洲、西亚都有,说明早期智人大概经过里斯冰期到维尔姆冰期,在寒冷的气候中扩大了活动范围。

莫斯特文化在技术方面呈现显著的进步,石器加工技术得到改进,石器器型增多。莫斯特期所特有的新的燧石制造术的打片法和细敲石片法,在改善分裂燧石的技术和修整燧石的技术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保证了制造莫斯特型工具的原料所必需的形状。用打片法取下轮廓整齐的三角形石片,经过细敲技术进行第二步加工,比用两面打击制成的原工具锐利。三角形石片和石片剥落后表面变成多面的盘形石核是这一时期的特征。莫斯特期初次出现的用动物骨头制成的“砧”,就是修整技术发达的直接证明。尼人利用“砧”来修整燧石,技术更精巧和更有把握,已能把燧石造成一定的适用形状。

典型的莫斯特文化发现在法国多尔多涅省的莫斯特,这种文化的石片一般都较勒瓦娄哇文化的薄,表面大多作了修理。直立人长期所使用的重要工具阿舍利手斧至莫斯特期已很少见,并且远比从前制作粗糙,证明这一万能工具已为较专门化的工具所排挤,退居次要地位。石器工具有初步的分工,尖状器、刮削器和石球都是莫斯特期的新型工具。最典型的代表性石器是尖状器和单边刮削器,都由典型的莫斯特时期的三角形石片制成。尖状器是用三角形石片由两个侧边朝向一面修成的,刃缘平直;单边刮削器是用半圆形或半卵圆形的石片加工成的。莫斯特型刮削器是当时妇女用的刀,器形和性质各有不同,有的用作刮子,有些用作切刀和剥刮兽皮用。尖状器是当时男子用的刀,用以加工木头及打死动物。[38]两面加工的三角形或扁桃形的大型尖状器可以用作多种用途的切具,也可作短剑用;细小的石片尖状器是切削和钻孔的工具。莫斯特晚期出现的制造较完善的两端削尖两面锐利的尖状器,已可充作矛头使用,可以推断这一时期已有了投掷武器,尼人可能已用木柄安装上石制尖状器作为投掷武器的矛。

莫斯特期的石器工具:刮削器、石核、尖状器

西亚旧石器中期的文化遗物,在卡美尔山的达步恩和斯虎尔两个山洞中大量发现,代表性的文化遗物都是勒瓦娄哇类型的。此外,在伊拉克沙尼达山洞和前苏联的切舍克·塔什也有相当多的莫斯特文化石器。

我国旧石器中期的文化以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文化及山西襄汾县丁村文化为代表。从目前所发现的旧石器文化遗物来看,华北地区很早以来就有不同的区域特性类型和不同的技术传统。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文化传统系统。一是“匼河—丁村系”,或称为“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传统”,它的基本特征是利用宽大石片制造各类型的大砍砸器,富有代表性的石器是三棱大尖状器。另一系统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北京人遗址)——峙峪系”,或称为“船头状刮削器——雕刻器传统”,它的基本特征是利用不规则小石片制造细石器,在石器成分中细石器的比例大、类型多,加工痕迹细小。[39]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分布很广,它是华北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文化的先驱,而许家窑石器在细石器技术传统上是北京人文化和峙峪文化之间的重要环节。

许家窑文化遗物丰富,先后发现有人工痕迹的石块、石核、石片、石叶及各种类型的石器共约14000件,各种类型的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球、石钻等,粗大的石器很少,几乎都是细小石器。许家窑文化的主人尚未掌握间接打制石片的技术,石片台面经过修理的很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及以后大量存在的石叶工业此时已经开始出现。刮削器是这个遗址的普通工具,它的加工方法、形状和大小与峙峪遗址的同类石器十分相像。其中的凹刃刮削器有的很像欧洲奥瑞纳文化期的辐刀(Spoke—Shave)。[40]尖状器数量仅次于刮削器,特征是从石片的底端,即具有台面的一头沿两侧边缘向上把尾端加工成尖。大量石球的存在,构成许家窑文化的显著特色,表明许家窑人的狩猎活动占很重要的地位。

许家窑文化的时代属于里斯冰期或庐山冰期的后一阶段,估计“绝对”年代超过十万年。[41]许家窑石器的性质与峙峪接近,从现有的考古材料看,在许家窑及峙峪遗址中都找到了可以称作细石器原始类型的材料,在我国华北地带这个地区很可能是古老细石器文化传统的发源地。

丁村文化遗址共发现石器2000多件,原料多采用角页岩、砾石和燧石。丁村人制造的石器和北京直立人的共同之点是都以石片石器为主,用石核制成的石器为数较少,第二步加工修理的石器数量不多。但丁村石器在器型和打制技术上都比北京直立人有所提高。丁村石器在类型上比较复杂,根据石器的制作方法、形状和使用情况可以分为石片石器和石核石器。石片石器包括厚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单边形器、多边形器、刮削器;用石核打制成的石器主要有砍伐器和石球。在打制技术方面,制作砍伐器,北京直立人多用一面打击的方法;丁村人的石器无论从制作方法或形制上都显示了它自己的特点,丁村人用摔击法和碰砧法来制造石器,因而石器的形状和莫斯特文化的不同。丁村人用交互打击法加工精细的多边形器和可称之为两面器的砍伐器是以前很少见到的。石球多采用石灰岩制成,是当时狩猎用的最有力的投掷武器。丁村石器的特点是较大型,用碰砧法打制。最为特殊和具有代表性的是厚三棱大尖状器,又称“丁村尖状器”,它作为挖掘工具,用以挖掘块根之类或其他可食植物。这种大三棱尖状器,由石片的巨厚、形状和打击方法来看,与匼河的这类石器很相像,只是丁村的这种石器较尖锐,[42]因而说明丁村石器和匼河石器的关系十分密切,丁村文化是旧石器早期山西芮城匼河文化的延续。

旧石器晚期人类积累了更多的生产知识和劳动经验,在新的社会组织——氏族的确立和巩固的推动下,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比以前有较快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发展首先表现在劳动工具及其制造方法的改进上,石器制造技术不但普遍经过第二步加工,而且技术也多样化和复杂化起来。旧石器初期、中期有打击或琢磨的方法,石片是从盘形石核上敲下来的,绕着砾石边缘向中心打击打下石片;旧石器晚期石片从角锥形石核上敲下来,敲下石片的打击方向从斜打变为垂直地打,即从石核的一端打向另一端。这个时期发明了打制石片的新的方法——间接打击法;又利用压削法,对从角锥形石核上打击下来的长而狭的新型石片进行加工整理,修整的技术有所改进,工具的修饰更完美,使石器获得精确的各种形状。并且出现了磨、钻的技术,为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奠定了技术基础。

石器类型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改进,专门化的、定型化的工具和武器增多。到旧石器晚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适合于新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工具,有各种刮削器、精致的尖状器、雕刻器、锥子、各式各样的切具,带角切刀也初次出现。复合工具、复合武器、兽骨角器和木器广泛应用,技术上的精致达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最高峰。

旧石器晚期,北美整个北部是冰川地带,欧洲北部冰川地带冰块逐渐减少,古人类进一步广布于西欧、东欧,俄罗斯平原;在冰川地带以外的欧洲南部、赤道非洲、西亚、中亚高加索、西伯利亚、东北亚、中国、东南亚、印度一部分、南亚及澳大利亚都有晚期智人分布。这时期的各大陆居民的古老文化根据不同的自然地理生活条件,以复杂多样的形式发展,因而各具独有的地区特色和特殊传统。

欧洲的旧石器晚期文化比北非及西南亚要迟几千年,但由于考古工作的开展,发现文化遗址较世界各地为早,因此常把它作为这一阶段的典型。最早发现的地点集中在法国多尔多涅河流域,法国人步日耶结合这一地区几个文化遗址的发现,把欧洲旧石器晚期智人创造的旧石器文化分为奥瑞纳(Aurignacian)、梭鲁特(Solutrean)及马格德林(Magdalenian)三个时期。后来考古学家们又根据许多新的发现,把奥瑞纳文化细分为夏代尔贝龙期(Chatelperronian)及格拉维特期(Gravettian)等。奥克莱根据C14测定的地层化石材料综合研究,把西欧旧石器晚期各年代和文化按序列排列如下图(见第53页)。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奥瑞纳文化遗址常发现克罗马农人遗骨,说明奥瑞纳文化亦即克罗马农人的文化。奥瑞纳期的打片法比莫斯特期有显著进步,打下的石片长而端整,呈刀形,比莫斯特期的宽大的三角形石片要薄和完善得多。刀形石片是制造各种工具的材料,也是一种很好的切割工具。只有到奥瑞纳期才出现了真正的刀,同时初次出现各种切具,并有了琢磨技术的萌芽。这个时期各式各样的专门化工具和武器,比莫斯特期多。莫斯特期的各种用途的石器,其实只有尖状器和刮削器两种形式。奥瑞纳期石器种类复杂化和多样化,有尖状器、各种刮削器、雕刻器、切削器、刀、短矛、石锥等。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劳动工具是雕刻器和刮削器,各有多种形式。雕刻器供加工坚硬材料之用,刮削器用于加工较柔软的材料。雕刻器是该时期特有的产物,这时期雕刻艺术的发达是和这种工具的发明分不开的。夏代尔贝龙文化是奥瑞纳初期的文化,是欧洲最早的旧石器晚期文化,主要工具是石叶尖状器。这种尖状器一边平直无修理痕迹,另一边修理成圆钝的边,弯向尖端。此外还有雕刻器和端刮器。皮利高罗地安文化的石器有船底形刮削器、凹刃刮削器、雕刻器和石刀等。格拉维特期的石器中,有一类狭长的尖状器,除了斜边较平直外,其他特征都和夏代尔贝龙的尖状器相似,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可能是从夏代尔贝龙文化发展而来。

根据K.P.奥克莱(K.P.Oakley)《测定化石人类的标准》(Frameworks for dating fossil man)第二版,芝加哥,1966。(www.daowen.com)

梭鲁特期文化以高超的压制石片技术著称于世。这个时期制造术的特点是广泛使用压制修整法,用一根有弹性的细长的骨管小心地用力从燧石上压掉一片片鳞状小石片。这种修整法不仅应用于刃部,而且也常常应用于整个工具表面。压制出来的石器器身很薄,甚至达到透明的程度。最精美的燧石尖状器首推梭鲁特晚期的一种特有的月桂叶形石矛,形制美观端正,工艺的精巧令人惊叹。还有一种舌状带肩尖状器,可能是捆绑在木棒上作为狩猎武器之用的。在西班牙旧石器晚期住地所发现的底部凹入的有柄投掷器或标枪上用的尖头,已很像新石器时的式样了。

欧洲旧石器晚期的石器

马格德林期的文化多是精心制作的石叶工具,如石刀、端刮器、雕刻器和钻头等,刮削器中有一种带有大锯齿的石片,可能专门用以制骨针。

在非洲旧石器晚期文化遗物中有一种石叶工具,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突尼斯的卡普斯、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和东非乌干达的马哥斯。另外一种是用和勒瓦娄哇·莫斯特相类似的技术加工的石器。其中北非的阿梯尔文化,典型的器物是一种带肩的可作投掷用的尖状器;津巴布韦的司蒂尔贝文化有两面和单面加工的叶状尖状器、三角形尖状器和新月形刮削器;阿扎尼亚的彼得斯堡文化有尖状器和刮削器等。

澳大利亚所发现的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最早的达三万年,与现在的土著民族澳大利亚人有密切联系。澳大利亚的文化发展,由于长期与世界其他部分隔绝,因而具有独特的面貌。据放射性碳素的测定,澳大利亚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是新南威尔士蒙果湖的三个地点,其中最早的是编号ANU331地点,年代约为公元前30800±1250年,其余两个地点是公元前28830±520及24300±1120年。[43]其次较早的遗址有二万二千年前澳北区阿纳姆地(Arnhem Land),[44]西部魔鬼的窝(Devils Lair)遗址年代为公元前17300±900年。[45]肯尼夫洞穴遗址最早的文化层约为一万六千年前。[46]文化遗物主要有石叶、尖状器和刮削器。古代澳大利亚人在制作石器方面有着熟练的技巧,代表相当进步的文化水平。虽然采取直接打击法,但由于打击方式和着力点不同,产生了不同形状的薄石片。石器的加工主要是用石锤在刃缘上锤击修整。“皮尔利”(Pirri)式尖状器是用骨棒或木棒压削和精致加工而成的。最古的工具是巨大的石核形工具:包括两面有刃的工具、一面刃的砍劈工具和形如“马蹄”的工具,这些工具类似后来在澳大利亚流行的土拉型工具,即砍劈器的盘形斧头。这是澳大利亚文化所特有的。继这种使用很久的工具后,又出现了用石片造的长而狭的三角形尖状器,即后来澳大利亚文化中广泛流行的“皮尔利”。

美洲旧石器晚期最早的文化遗址在墨西哥及巴西。墨西哥的特基什亚克遗址,距今约二万年至一万五千年前,出土的石器只有少量的刮刀,是用尖形骨具加工黑曜石和玉髓的碎片而成。[47]巴西圣保罗州的阿利塞博埃尔遗址,近年来发掘到大量约二万年前人类用过的石器,从而进一步证明在二万年前的远古时期,南美洲的土地上就已有人类居住。此外,美国新墨西哥州克罗维斯及阿尔布克尔克附近的桑地亚洞下层文化层都约为一万一千年,主要的文化遗物有类似欧洲梭鲁特的尖状器。尖状器有侧面槽沟,两面用压削修整法仔细加工,具有较整齐的树叶形。美国科罗拉多州林登马尔文化遗址发现石器遗物6000件,有典型的福尔索姆型尖状器,这是一种独特的两面有纵槽的尖状器,用压削法把两面都修整得很精美。此外,还有形状整齐的以较狭长的三角形石片制造的犹马型燧石刀和各种形状的石刮削器、石钻、石锤等。

亚洲的旧石器晚期文化分布于巴勒斯坦、黎巴嫩、前苏联、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日本及其他地方。爱米兰文化主要发现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洞穴中,它可能是一种由莫斯特期向奥瑞纳期过渡的文化。前苏联的布立奇、马理他、伊尔库茨克等地发现的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的安加拉河盆地和勒拿河流域。日本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都较晚,北海道的樽岸和白泷及本州的荒谷,石器多用石叶制作成端刮器、单刃端刮器、雕刻器、两面器、尖状器和石球等。

在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过去只有山顶洞文化作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的发现表明我国旧石器晚期的文化分布很广,遍布我国的北部和南部地区。主要的文化遗址有山西朔县峙峪、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萨拉乌苏)、四川汉源富林、山西沁县下川、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水洞沟、河南安阳小南海、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河北阳原虎头梁等。

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有其继承性和特殊性,与西欧有很明显的差别。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出现了所谓的长石片技术,石片的长度超过宽度一倍以上,两边平行,石片背面有棱脊。在这种长石片的基础上形成了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系列。与欧洲不同,我国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显著的特征是利用小石片制造细石器,峙峪遗址的文化遗物很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情况。[48]

峙峪遗址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较大型的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经C14测定,年代距今约二万八千余年。发现石器15000多件,制造石器的原料有脉石英、石英岩、硅质灰岩、石髓、火成岩等,石核有多面石核和两极石核两类。从石核和石片看来,峙峪人还保持着北京人文化的传统砸击法,但他们已掌握比较进步的技术,能够打下小长石片来。峙峪石器多是制作精细的小巧多样的细小石器,比北京人、许家窑人的石器进步得多。细石器和小石片占主要成分,构成这个遗址的石器文化的主要特征。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尖状器、小型砍砸器、形制较复杂的刮削器、雕刻器等,并且开始使用石镞(箭头状石器)。

下川遗址出土石器1800件,其中打制的粗大石器为数很少,细小石器占绝大多数,是下川文化的主体。细石器多以燧石作原料,以间接打制法制成。细石器类型较多,有楔状石核、锥状石核、柱状石核、琢背小刀、雕刻器、三棱小尖状器、扁底三棱尖状器、锥钻、石镞、圆头刮削器、石锯等。其中的三棱小尖状器和扁底三棱尖状器是下川文化中的典型器物。斜边雕刻器器型固定,制作精美。琢背小刀、石核式石器、长身圆头刮削器或称顶端刮削器等都是我国石器文化中较罕见的器物。[49]粗大石器多以石英石砂岩、脉石英等作原料,用打制法制作,有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石锤、砺石、研磨盘等。下川石器的性质为典型的细石器,制作技术基本成熟,具有我国典型细石器中的共同性器物。下川文化的时代比峙峪为晚,属晚更新世后期,经C14测定,在距今二万三千年至一万六千年之间[50],正填补了山顶洞人文化所缺的空白,从而可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后一阶段的石器文化的代表。

2.骨角器、木器工具

骨角器的制造必须先有能制造它的工具石器,依靠石器把骨料劈裂成应用形式,再加雕琢;同时骨角器的制造又必须在狩猎成为生产部门之一,提供了制造工具的原料——动物骨骼的情况下才成为可能。旧石器中期已经出现和使用骨角工具,欧洲的尼人和我国许家窑、丁村遗址都普遍发现了有加工痕迹的骨片作为骨器。欧洲莫斯特阶段的标志之一是利用新原料——骨来制造细小的尖锐的工具;对较大而细长的骨仅加工一端,以便执握。在基那遗址中发现骨质的压器或骨砧,表明莫斯特时期,人类已经懂得用骨棒来修理石器,只是骨器在当时还没有像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样广泛地使用。

欧洲旧石器晚期的骨器

骨角工具一般以鹿角为主。鹿角坚硬而有韧性,角尖甚锐,几乎是天然的尖状器及矛锋,稍加修饰,即可使用。骨器材料以牛、马、鹿等臂骨和腿骨最为适用。骨角器的类型多模仿石器,旧石器中期有了典型的尖状器,所以最初的骨器也是尖形工具,可以充作矛头之用。

到了旧石器晚期,工具制造技术的革新,工具传统的变化,说明这时的生产力已有了新的发展。人们生产的工具和生活必需品在这时有许多新的发明,工具的把柄、投矛器、鱼叉、捕鱼的专门设备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技术进一步发展,骨角的制造就可以借助骨器本身进行,即利用骨制尖状器、刃状器或雕刻器等制作骨角及从事于骨角的修整。这时期骨器的原料增添了鸟骨、鱼骨、动物牙齿及贝壳之类,骨角器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用途也开始专门化:作为生产工具和武器的有骨刀、骨镞、矛头、鱼钩等;作为日常用具的有骨刮、骨钻、骨针等;作为装饰品的有骨制的头饰、耳饰、牙制的项圈以及贝制的臂钏等。此外还有作为艺术品的,如雕刻人类和动物的造像等。作为武器使用的骨制尖状器,最早是在夏代尔贝龙期出现的。到了皮利高罗地安期,尖状器发展成尾部分叉,衔接在木棍上就成了长矛,这是骨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创造。梭鲁特期的骨器也有发展,但除骨针外,至今发现的实物较少。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的出现,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步骤。工具装上木柄便于使用;武器装上木柄,可以投掷得更远,对野兽的射杀效力较大。骨角工具中最重要的是投矛器和鱼叉。马格德林文化技术的进步,表现在骨角制品的发展上,就是用骨头、象牙、鹿角等制成多种工具,其中主要是鱼叉、投矛器、标枪头和骨针等。鱼叉是一种投掷武器,用以捕鱼或狩猎,这时已发展到有两排或几排锯齿形的倒刺,叉头与柄分开,这样就可以捕捉大鱼。从民族学资料看,南美洲南端火地岛的雅干印第安人有骨鱼叉及一种具有倒刺的骨矛及骨刀、骨槌等。澳大利亚人还用骨头或贝壳削刻成鱼钩,通常用的一种是半圆形的,另一种是尖端带倒钩的。投矛器的出现是一个进步,借助它的力量把矛投出去,射程能增加一倍。欧洲马格德林期遗址曾发现过骨制的投矛器。澳大利亚人、南美洲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阿留申人和西伯利亚东北部各民族都使用投矛器。旧石器晚期发现的骨制矛尖和投掷武器,包括带齿的叉,越来越多。德国汉堡的麦恩多夫遗址发现叉和叉刺穿的鹿的胛骨;我国周口店山顶洞中有磨光的赤鹿角,角尖锋锐,似乎是残破的矛头。[51]峙峪遗址发现了有简单刻画条痕及打制痕迹的兽骨片,还有一件骨制的尖状器,器形规则,是用动物的长骨片制成的,在打制方式上类似这个遗址的雕刻器,这是我国旧石器晚期发现过的骨制各种工具中所从未见过的。[52]现今缅甸长年过着海上漂泊生活的渔猎能手塞隆人,他们善于用装有鱼骨矛头的长矛去捕猎野猪或狍子等动物。[53]澳大利亚人也常利用一根削尖了的小骨棍来刮石片边缘,制造较薄的矛头。此外,他们还有骨制匕首、磨光和磨尖了的骨锥、骨刺针、骨制的原始外科柳叶刀等有专门用途的骨制工具。原始外科柳叶刀用来放血和取出嵌在肉体中的尖刺。骨针的制造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必须选择合适的骨料,经过切割、刮削、挖穿针眼,再加磨制。在欧洲奥瑞纳文化期骨针制作很粗糙,至梭鲁特、马格德林文化期骨针已很普遍和精细,针眼用尖状器钻制而成。我国周口店山顶洞出土的骨针,针身圆滑,针尖锐利,用尖状器以相当巧妙的刮挖技术,在针身的一端直径3.1毫米处刮挖出一个窄小的针眼。[54]美国科罗拉多州北部林登马尔遗址出土有鸟骨做的针。法国南部普拉卡尔洞穴梭鲁特文化层中,也发现有骨针及由鸟骨制成的针匣。[55]在我国几处旧石器晚期的遗址中出土了骨锥。四川黄鳝溪发现了一件资阳人制造和使用过的骨锥,骨锥用一片三棱形的骨片制成,锥身通体磨光,锥尖经长期使用已变钝,制作较精细。广西柳州白莲洞内发现扁尖骨锥一件,湖南桂阳发现有刻纹的骨锥。旧石器晚期人们不仅能制造各种用途的生产工具,而且还能制造各种装饰品。在欧洲,砾石和海生贝壳作为饰物在梭鲁特文化期已出现,至马格德林期已很普遍了。我国周口店山顶洞发现各种丰富的装饰品,有磨制的染以赤铁矿的有孔石珠、黄绿色晶莹的钻孔砾石、磨光的骨管、穿孔的兽牙、穿孔的海魽壳、钻孔的青鱼眼上骨等,其中青鱼眼上骨钻的孔极细,平滑而圆,由对钻而成。[56]这些都说明旧石器晚期人类已能制作技术精致的骨器,刮挖、钻制、穿孔、磨光和染色等技术已相当进步,反映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山西峙峪的骨尖状器、有刻画条痕及打制痕迹的骨片

木器的制造需要借助于石器或骨器。莫斯特末期广泛流行一种新工具,形如粗糙的刻刀,显然是为木头、骨头加工用的。从旧石器中期出现了较完善的尖状石器的迹象来看,很可能当时的古人类已经开始把斧头、尖锤、刮刀等石制工具装在木柄之上。到了旧石器晚期,木器广泛大量被应用是无疑的。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的出现,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步骤。这个时期的许多石制、骨制器物,如石镞或骨枪头等,表明是安装在木柄上的。在巴勒斯坦的斯虎尔洞内发现的尼人骨中,有一具显示出曾被设有石尖的木矛刺伤的痕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