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早期智人的分类与分布

早期智人的分类与分布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典型的尼安德特人,或是非典型的尼安德特人,我们都把它们统归为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头骨已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很多,分布在欧、亚、非三洲,有人估计有150个个体左右。这一时期的人类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同时又在一些性状上彼此显然不同,早期智人类型的体质在世界不同地区已有相当明显的区别。

早期智人的分类与分布

早期智人(古人)生存于距今约二三十万年到四五万年前,包括更新世中期后一段时间和更新世晚期前一段时间内的古人类。早期智人从前称古人,或称尼人(尼安德特人的简称),1856年在德国的迪塞尔多夫(Düsseldorf)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Neander River Valley)中发现,因此在人类学上即把早期智人统称为尼安德特人(以下简称“尼人”)。典型的尼安德特人,主要在西欧发现,包括德、法、比利时、直布罗陀、意大利等地出土的古人类;其他亚、非、欧地区发现的早期智人,都不是典型的尼人,但在体质特征和年代上都或多或少与典型尼人有相类似的地方,因而取名为尼人类型(Neanderthaloid)。无论是典型的尼安德特人,或是非典型的尼安德特人,我们都把它们统归为早期智人。

尼安德特人头骨

已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很多,分布在欧、亚、非三洲,有人估计有150个个体左右。这一时期的人类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同时又在一些性状上彼此显然不同,早期智人类型的体质在世界不同地区已有相当明显的区别。今按地区和年代前后,把所发现的比较重要的早期智人化石资料,分别说明如下:

1.欧洲

智人是从直立人发展而来的。欧洲直立人向智人的转变,以英国1935—1936年发现的斯万斯孔布(Swanscombe)人和法国1947年发现的封特舍发德(Fontéchevade)人为代表,年代属里斯—维尔姆间冰期,[1]文化有阿舍利石斧等,他们可能是直立人与智人的中间环节。

大量的古人化石被发现于晚更新世,绝对年代在十万年至七万年前之间。典型的尼人是智人种中的一个亚种,时代更迟一些,他们在欧洲居住的年代约从七万年至三万五千年前,除分布于欧洲外,西南亚及北非均有发现。

科尔庇(Homo Calpiens)人是最早发现的尼人化石,1848年发现于直布罗陀峭壁北坡采石场的角砾岩中,是一个有着完整面骨的成年个体的头骨(缺下颌)。当时人类学者不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古人类,直到1856年在德国迪塞尔多夫发现了尼安德特(Neanderthalman)人后,才把科尔庇人归属于尼人。继后,1886年在比利时那慕尔(Namur)附近发现司派(Spy)人;1889年在南斯拉夫西北的哥罗西亚(Croatia)的扎格勒布(Zagreb)附近发现克拉皮纳(Krapina)人;1908年在法国莫斯特(Le Moustier)附近岩穴发现莫斯特人;1908年在法国科累兹(Correze)境内发现圣沙贝尔(La Chapelle-aux-Saints)人;1914—1916年在德国威马尔(Weimar)附近的埃林斯多夫(Ehringsdorf)发现埃林斯多夫人;1909—1911年在法国多尔顿(Dordogne)发现拉甫勒西(La Ferrassie)人;1910年在法国发现拉昆那(La Quina)人和1933年在德国发现斯坦汉(Steinheim)人。此外,在西班牙茄泰隆纳(Catalogne)出土的有巴诺拉斯(Banolas)人;在意大利发现的有里马城附近的萨柯柏斯托(Saccopastore)人和圣费利奇附近的蒙特西尔塞(Monte Circé)人。这些西欧早期智人化石的发现都是非常重要的。

东欧地区以至中亚地区,在更新世中期同样居住着尼人类型的古人类,在捷克曾发现库鲁亚(Kulua)人。近20年来继续有新发现,1961年在捷克斯洛伐克河河岸沙拉城附近发现一块完整的人类额骨化石,可能属女性成年个体。该额骨眉区特别发达,有屋檐状的眶上圆枕,额鳞低平,鼻根甚宽,总的形态与巴勒斯坦的斯虎尔尼人很相似。1924年在苏联克里米亚发现了基克·柯巴(knnk-koбa)人,人类化石包括头骨体骨77块和一些莫斯特型工具。1938—1939年在苏联中亚乌兹别克的切舍克·塔什(Teшиk-Taш)山洞发现9岁男童的头骨化石约150块及其他体骨的碎片,在类型上接近于西欧尼人。

在德国尼安德特河谷的洞穴中发现的尼人化石,包括颅顶头盖骨、左右肱骨、右桡骨、左右尺骨、右锁骨和右肩胛骨破片、5块肋骨,盆骨破片和左右股骨。1857年沙豪富生(D.Schaaffhausen)提出了尼人化石的第一次报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对于尼人化石的发现,由于尼人头形如此奇特,脑容量如此大,一般人很难想象,当时许多人都抱怀疑的态度。宗教界更趁机起来否认尼人是人类祖先。就连当时著名的病理学家魏尔和(R.Virchow)这样的一位科学家,也认为尼人的脑子不会这么大,说是由于地层的压力改变了尼人的化石形状。1864年威廉金(William King)教授力排众议,根据林奈造的双名法,把它命名为尼安德特人。至1872年魏尔和仍认为尼人的头骨和长度属于病理的个体,有儿童佝偻病和老年畸形的痕迹。以后由于尼人类型的化石相继在欧、亚、非三洲的许多地方发现,其中很多发现有很确定的地层,同时还一起发掘出古动物群和莫斯特型工具,经过约半个世纪的争论,尼人是早期人类的观点才渐为人们所公认。

西欧所发现的各种尼人化石,虽然他们之间有着某些差别,但是几乎都属于完全同一的一个类群,圣沙贝尔人在许多方面是这类群较典型的代表,具有明显的尼人体质特征。和圣沙贝尔人同时出土的还有许多典型的莫斯特石器,主要是石制尖状器和刮削器,没有发现骨制工具。圣沙贝尔人骨骼的特点是头骨脑颅部分的容积很大,约为1600立方厘米,脑容量甚至超过了现代人的平均脑量数。圣沙贝尔人头骨的最宽处位置比直立人高和进步;额部不缩狭;下颌内面前部也有凹陷,但不深;还有供舌肌附着的明显发育的突起,与现代人相像。

圣沙贝尔人仍旧保留许多原始性质,额很扁,颅顶极为扁平,其高度与长度相比显得较小;枕部也在垂直的方向上压平;在额骨的下部有粗大的眉脊且向前突出;枕部圆枕突出于枕骨鳞部上。在头骨的面颅部分眼眶极大,眶间距同样也极大;梨状孔极宽;腭的大小远远超过现代人;上颌犬齿窝缺如;下颌无颏隆突,在其内面前部也有凹陷,与海德堡直立人下颌相近似。

圣沙贝尔人身长154—155厘米,肱骨长度为股骨长度的70.3%(现代欧洲人是72.5%),有短的上肢,前臂骨与肱骨相比是短的,恰与胫骨和股骨相比的情况相同。圣沙贝尔人身体的比例及骨骼的解剖特点证明他们已经完全能直立行走。圣沙贝尔人股骨的后表面上可以见到类人猿所缺乏的股骨脊,但股骨脊的发展又比现代人差。1957年,圣沙贝尔人的全部骨骼经过重新研究鉴定,结论认为典型尼人的身躯姿态同现代人没有什么重大的区别,并不像过去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头颅向前,行走蹒跚,姿势弯而不直,毫无疑问的,他们已经能够完全直立行走了。欧洲最典型的尼人,除圣沙贝尔人外,还有拉甫勒西人、蒙瑟西奥人、莫斯特人等。莫斯特遗址西距圣沙贝尔遗址只有30英里,除古人骨骼外,还发现许多莫斯特石器工具和莫斯特人的埋葬风俗,在洞内发现尸骨周围埋有兽骨和工具,说明典型尼人比直立人有了高一级发展的文化和社会结构。[2]

2.非洲

欧洲尼人化石发现之后,几乎近百年的时间,都一直只是在西欧地区陆续发现尼人类型的古人化石。直到1921年,才首次在欧洲大陆以外的中非发现了与尼人同时期的罗得西亚(Rhodesian Man)人,后因北罗得西亚独立后,改称赞比亚,而罗得西亚人是在勃罗根山(Broken Hill)的铅矿中发现的,所以目前人类学家把罗得西亚人改称为勃罗根山人。在勃罗根山掘出人类的头骨、胫骨、骶骨、股骨和上颌碎片,骨骼分属于两个个体。

勃罗根山人的体质特点与尼安德特人相似,如眉脊特别粗壮,在边缘上明显加厚,颜面很大,眶大,颅顶低矮,额部极扁,头部枕骨很宽,犬齿窝缺如。此外还保留一些原始性,与爪哇直立人相近,额脊狭,枕脊粗壮,在额骨的矢状方向上有圆枕。颅底与颅相较很宽,枕鳞颈区的形状是完全扁平的。另一方面,勃罗根山人头骨有巨大的乳突,较小的颞窝下部,齿弓及手足肢骨等特征都与新人相类似。

此后,非洲继续发现了不少早期智人化石,在苏丹、坦桑尼亚、摩洛哥、赞比亚、利比亚、阿扎尼亚等地先后出土。1967—1968年在东非埃塞俄比亚奥莫河谷发现三个早期智人化石,据C14测定为三万五千年前的人类遗骨。非洲的早期智人化石中有一类型像西欧典型的尼人,如摩洛哥的伊尔霍德(Jebel Trhoud)人和阿扎尼亚的萨丹哈(Saldanha)人;另一类型像西亚所发现的古人化石及利比亚的哈瓦福提亚(HauaFtea)人,其特征很多都与新人较接近。

3.亚洲

1931—1932年亚洲地区也发现了早期智人化石,荷兰学者奥本努(W.F.F.Oppenooah)在特里尼尔(Trinil)以东梭罗(Solo)河岸上的昂栋(Ngandong)附近发现了早期智人化石,总共11个头骨和两根胫骨,同时还发现了大量动物骨骼。梭罗人的工具主要是粗制的砍伐石器和石片,还有用动物骨骼制成的骨鱼叉、磨光边缘的骨刀和用鹿角制的尖状器等。

梭罗人的头骨属于古人类型,年代距今约五万年。其形态特点是有粗大的眉脊,扁额,矮的颅顶,扁平的头骨顶部,巨大的枕脊,颞鳞的位置低矮而且具有较直的边缘,还有宽阔的眶间距。从其体质特征研究,说明梭罗人是从爪哇直立人发展而来,并且向着晚期智人的方向发展下去。梭罗人的头骨与非洲勃罗根山人的头骨有许多相似点,如眉脊与额骨鳞部之间没有沟槽,眉脊显然向两侧部扩展,颅底很宽等等。梭罗人的肢骨也近似现代人。

1925年在西亚巴勒斯坦的洞穴已发现了一批尼人化石,但1931—1932年加洛特在巴勒斯坦海法以南卡美尔(Mt.Carmel)山的发现尤为重要。在达步恩(Tabūn)洞穴含莫斯特石器层中发现了一个女人头骨(达步恩Ⅰ)和一个男人的下颌(达步恩Ⅱ)。在斯虎尔(Skhūl)洞发现了10个个体的骨骼化石,包括成年人和小孩,年代估计为距今四万年至六万年之间,可能达步恩人比斯虎尔人早一万年左右。卡美尔山洞穴的古人类化石最大的特点是在体质结构上介于尼人和新人之间,属二者的中间类型。卡美尔山早期智人的各个个体与晚期智人相似的程度是不一致的,但他们之间的过渡性质是很明确的。卡美尔山的一些早期智人化石与旧石器晚期欧洲大陆晚期智人化石之间的相似之点,对现代类型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斯虎尔5号和欧洲最早的现代人很相似,而地层比欧洲的早。所以有些人类学家认为欧洲的晚期智人来自其他地方,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来自亚洲,而典型的尼安德特人可能与来自亚洲的晚期智人混合。少数学者迄今还认为典型的尼人是比较原始并已灭绝的一个旁支,是被后来从他处来的进步人类所替代了的。虽然典型尼人所特有的莫斯特型文化工具的传统技术,在旧石器晚期遗址中还保存下来,但典型尼人的后裔是否流传下来,到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对于这个问题迄今人类学家们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1957年和1960年先后在伊拉克北部的沙尼达洞穴(Shanidar Cave)莫斯特文化层中发现了丰富的早期智人化石材料。沙尼达洞在底格里斯河支流大扎卜河中游,离河岸2.5公里,洞的海拔高度765米。这个洞和附近村落的文化遗址堆积异常丰富,包括旧石器中期的尼人文化以至旧石器晚期、中石器、新石器等各阶段的文化层。沙尼达洞尼安德特人文化属D层,与旧石器中期莫斯特文化相当。这一文化层共出土7个尼安德特人化石,其中包括一个孩子。出土石器属典型的莫斯特期工具。[3](www.daowen.com)

卡美尔山达步恩洞发现的女性头骨

沙尼达人与巴勒斯坦卡美尔山人,头骨性状都与典型的尼人极为相似,沙尼达人约生存于距今四万余年前。史迪瓦特(T.D.Stewart)对所发现沙尼达人化石的脊椎骨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与布尔(Boule)不同的结论,认为布尔在1911—1913年提出尼人有短粗的颈子和前倾的头部的论点是不正确的,史迪瓦特指出尼人的颈部与现代人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为从典型尼人演变为新人提供了新论据。

4.中国

新中国成立前,早期智人化石在我国古人类学上一直是一个空白点,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陕西大荔、山西阳高许家窑、广东马坝、湖北长阳、山西丁村发现了早期智人的化石,这些古人类化石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从直立人演变到晚期智人这一重要环节的科学资料。这些资料说明,约距今十万年到四五万年前,我们祖先的活动范围已经很广了。

1978年在陕西省发现了大荔人头骨。这个既完整而又时代较早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埋藏在大荔县西部洛河急转弯处的三级阶地下部的小砾石层中,地处段家公社解放村南的甜水沟内东壁。一起出土的还有马、肿骨鹿、羚羊、野猪、水牛、河狸、青鱼等脊椎动物化石10余种和180件器型普遍较小的石制工具。含化石层属于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最迟到晚更新世早期。[4]

大荔人头骨化石,是近年来我国很重要的发现,更新世中期的早期智人化石在世界上迄今也还是很少发现的,像大荔人这样完整的头骨标本更是罕见,因此它对阐明猿人向智人的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荔人头骨基本完整,但无下颌骨。主要缺损脑颅右侧后部及左侧颧弓。从头骨硕大、眉脊粗壮、额部后倾、肌脊粗壮而且显著及各种骨缝愈合情况看来,可断定大约属于二十来岁的男性青年。

根据人类学家对整个头骨的测量和指数的比较分析研究,大荔人头骨有与北京人和早期智人都相近的性状。大荔人眉脊与马坝人及一般尼人形态相一致,两侧眉脊均由前内侧伸向后外侧,构成八字形。头顶虽低,但脑颅最宽处在颞骨鳞部后上方,比北京人高得多;颞骨鳞部上缘弯成弧状,而不像北京人那样呈三角形,整个面部既狭窄又短,比北京人要小得多;嘴部和鼻部都不很向前突出;两侧的颧弓相当细。此外,也有部分性状近似北京人,如颅顶低矮、眉脊和骨壁厚等。[5]所以,从形态分析来看,大荔人可能是从直立人到古人过渡时期的一个代表,它比北京人进步,较马坝人原始,但大多数的和主要部分的性状与早期智人相一致,应属于早期智人中较早的类型,而且与现代黄种人有较密切的关系。

1974—1976年在山西省阳高县古城公社许家窑遗址发现了珍贵的古人类化石和数以万计的石器,还有一批骨角器和披毛犀、似步氏田鼠、鸵鸟、野马、鹅喉羚等20种脊椎动物化石及几种螺类软体动物化石。从伴生的动物群和化石的性质判断,地质年代约为中更新世晚期,绝对年代超过十万年。这一带气候属大陆性,当时年平均气温可能比现在低,仍有大面积湖水存在。夏季较温湿,春秋两季凉爽,冬季寒冷。

许家窑人的化石材料先后共发现10块顶骨残片,中有两件完整的,其中一块是完整的右侧顶骨化石,还有两块枕骨,一件下颌骨右侧后半部,两颗臼齿和一块小孩的左上颌骨,并附着四颗牙齿。许家窑人化石的显著特征是脑壳异常巨厚,头骨的厚度大致达到了北京人的上限值,而超过了尼安德特人;牙齿巨大,齿冠嚼面纹饰复杂,和北京人颇为相似。这些现象显示出许家窑人尚保留着原始特征。然而许家窑人和北京人相比,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头骨最大宽度的位置比北京人向上,枕骨圆枕比北京人弱得多,位置也较高,头骨的拱形较高,从顶骨的外貌可以明显看出,它顶部不像北京人那样的低平,而要隆起得多,这些特征表明比北京人进步。此外,许家窑人上颌骨粗壮,外壁不平,前鼻棘清楚,上颌骨吻部前倾的程度中等,没有北京人向前突得那样显著,和尼安德特人接近。许家窑人的体质性状是北京人和尼安德特人某些特征的混合物,它是从北京人向尼安德特智人的过渡类型。[6]

马坝人头盖骨化石是1958年夏在广东省韶关市马坝乡狮子洞发现的,是我国早期智人化石中比较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地质年代约为更新世中期之末、晚期之初,距今十万年前。

马坝人头骨

马坝人头骨石化的程度相当大,可能是一个男性中年个体。马坝人和北京人相比已有很大的进步性,颅顶穹窿升高,颅顶正中有类似矢状脊的结构,但远没有北京人那么明显,骨壁厚度减薄,而与尼人相似。前额高于北京人,但和晚期智人阶段的山顶洞人相比又低平得多,头骨最宽处约在乳突上脊稍上处,和欧洲的尼人相似。头骨高度和额部斜度、额头收缩都跟尼人相像,脑量基本达到现代人平均值;眼眶约呈弧形,与直立人的平直眶缘不同,而与尼人相似;鼻骨远比现代人宽阔;眉脊骨突出粗壮,向前和向两侧突出,几乎形成一条连续的横条,这点与现代人亦很不同。[7]从马坝人头骨形态特征判断,其属于我国早期智人中比较早的人类化石。

马坝人复原头像

1956年在湖北长阳县下钟家湾村西北关老山南坡的龙洞中发现了一件人类上颌骨和一批动物化石;1957年又发掘到一枚左下第二前臼齿。这些人类化石,被称为长阳人。长阳人无论是上颌骨和牙齿都与其他早期智人类型的人类一样。

在早期智人的许多遗址中,中国的丁村遗址是十分著名的一个。1954年在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发现三枚属晚更新世的人类牙齿化石,包括右上内侧门齿、右上外侧门齿及右下第二臼齿。同属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年个体,估计年代不超过六万年。[8]同人类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石器2000余件和大批哺乳类动物化石,共计发现哺乳动物化石28种,接近或相当于河套的萨拉乌苏河时期或华北的黄土时期(Loessic)。丁村28种哺乳动物化石,如熊、豺、狼、狐、大角鹿、赤鹿、斑鹿、披毛犀、野马、野驴等,大部分生长在森林和山地中。这许多哺乳动物说明当时有着温暖的气候。当丁村人在丁村附近生活时,汾河水势较大,附近山上有密林,在河滩冲积的平地上,还有一定面积的平原,草木丛生,在森林中和平原上都有许多哺乳动物生活着。当时汾河中洄游着鱼类及河蚌等淡水软体动物,鱼的化石有草食性的鲩鱼、肉食性的鲶鱼、青鱼和杂食性的鲤鱼,说明丁村一带当时的自然环境与今日华南地区有一定程度的类似。[9]

丁村人三枚牙齿的齿冠和齿根都远比北京人的细小。丁村人牙齿具有与尼人相似的若干性质,如上门齿一般结构相似,但门齿无论齿冠或齿根都较尼人稍为细小;尼人齿冠的舌面隆突较丁村人为突起,指状突也较丁村人多变化。右下第二臼齿齿冠有五个齿尖,与司派人的下臼齿,莫斯特青年、埃林斯多夫小孩的下第二臼齿都相同。丁村人牙齿的性质是介乎直立人与晚期智人之间,特别是与“河套人”的牙齿较为接近。此外,丁村人右上内侧门齿舌面呈明显的铲形,表明接近于北京人以至现代中国人共同具有的蒙古种人的特征。[10]

总之,国际人类学界对于早期智人,无论是典型的尼人或非典型的尼人类型,虽然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总的说来,公认各洲不同类型的尼人或古人为人类的祖先,大抵而言都属于人类祖先的主干上,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

早期智人包括典型的尼人和非典型的尼人类型,在体质特征上比直立人大为进步,都归入智人的范畴,虽然还保留一些原始性状,但基本上和晚期智人没有多大的区别,都同属于一个种。然而,早期智人在文化上、技术上及社会结构方面,远比直立人进步,特别在取火上的创造,促使早期智人克服自然环境和气候严寒的各种困难,能够广泛分布于亚、非、欧三洲广大地区。他们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典型人类。在共同劳动生产和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人类社会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而社会组织在促进人类本身的发展和繁衍上,又起到了积极的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人们逐步有意或无意地认识到近亲婚配的危害,产生了禁止同辈兄弟姊妹婚配的规例,外婚制的实行使氏族由萌芽而逐步得到发展,进一步有利于人类本身的繁衍,创造出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结构的核心,从而使原始公社制度进一步发达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