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河谷地形条件下的路线布设方案

河谷地形条件下的路线布设方案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改河或建桥跨河方案,均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细致研究,结合农田水利建设一并考虑。但当峡谷较长,且地形困难,工程艰巨,有条件绕避时,则应予考虑。图8-12所示某越岭绕避峡谷的路线,河谷曲折迂回,且有近5km长的陡崖,布线困难,而越岭线的瓦窑垭口,方向很顺,且两侧地形、地质条件较好,越岭绕避则是一可取的方案。

河谷地形条件下的路线布设方案

1.开阔河谷

这种河谷谷底地形简单、平缓,河岸与山坡之间有较宽的台地,且多为农田,这类地形的路线有三种走法:

1)沿河岸,如图8-9a中虚线所示,坡度均匀平缓,线形好,但临河一侧受洪水威胁,须做防护工程。

2)靠山脚,如图8-9a中实线所示,路线略有增长,纵面会有起伏,但可不占或少占良田,是常采用的一种布线方案。

3)直穿田间,线形标准高,但占田最多,在稻田地区,为使路基稳定,有时还需换土,除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外,一般不宜采用。

2.狭窄河谷

狭窄河谷,平面受到限制,选线时应做沿河绕行线和取直路线的比选。路线遇到山嘴时,有以下两种布线方式,如图8-10a所示。

1)沿山嘴自然地形绕行。这种路线由于线路沿长,在坡度受限地段有利于通过展线争取高度(隧道情况除外),但易受不良地质的危害和河流冲刷的威胁,路线安全条件较差。

978-7-111-48940-5-Chapter08-9.jpg

图8-9 开阔河谷路线方案

a)沿河与山脚线平面示意 b)沿河与山脚线横断面示意

2)以路堑或隧道取直通过。这种布线方式线短顺直,安全条件较好,但隧道较长时,工程费较大,应全面分析,综合比选。一般当取直方案与绕行方案工程量相等或接近的情况下,采用取直方案为宜。

路线遇到河湾时,有沿河绕行、建桥跨河和改移河道三种方案。一般情况下,沿河绕行方案,路线迂回,岸坡陡峭,水流冲刷严重,路基防护工程大,路线安全条件差;建桥跨河和改河方案,裁弯取直,路线短,安全条件好,如图8-10b所示。无论改河或建桥跨河方案,均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细致研究,结合农田水利建设一并考虑。

978-7-111-48940-5-Chapter08-10.jpg

图8-10 山嘴、河湾路线方案示意图

a)山嘴 b)河湾

对于个别有宽浅河滩的大河湾,为了提高路线标准,可在河滩布线。只要处理得当,还可起护田、造田的作用,但要注意路基防护和加固,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冲刷破坏。

对于个别凸出的山嘴,可用切嘴填弯的办法处理。设线时应注意纵向填挖平衡,不要使大量废方弃置河中,堵塞河道,如图8-11所示。

978-7-111-48940-5-Chapter08-11.jpg

图8-11 切嘴填弯示意图

3.陡崖峭壁河段

山区河谷常有陡崖峭壁错综地交替出现,两岸都是陡崖峭壁的河段,即为峡谷,峡谷一般河床狭窄,水流湍急。路线通过这种地段不外乎绕避和穿过两种方案。具体选用哪种应根据峡谷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路线性质任务、路线标准、工程大小、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比较确定。

(1)绕避 对低等级公路而言,绕避的方法有三种:选择对岸;翻上峡谷陡崖顶部选择有利地带通过;找合适越岭垭口路线。第一种需要对岸具有比较好的布线条件;第二种需要崖顶有可供布线的合适地形,第三种需要附近有基本符合路线走向的低垭口。后两种绕避方法的共同点是纵断面上而复下,都需要适合布设过渡段的地形。过渡段的纵坡应缓于该路等级所允许的最大纵坡,这就往往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段。上下线位高差越大,路线就越长,而且过渡段的工程一般又多比较集中。因此,崖顶过高,就不宜翻崖顶绕避。峡谷不长,只要不是无法通过,两种绕避方法(翻越崖顶和建岭绕避)均不宜采用。图8-4所示的高线即是绕避不当的例子。但当峡谷较长,且地形困难,工程艰巨,有条件绕避时,则应予考虑。图8-12所示某越岭绕避峡谷的路线,河谷曲折迂回,且有近5km长的陡崖,布线困难,而越岭线的瓦窑垭口,方向很顺,且两侧地形、地质条件较好,越岭绕避则是一可取的方案。对于高等级公路,因线形指标较高,路线的位置可考虑与向山体内移建隧道或向外移设桥的方案进行比选。(www.daowen.com)

978-7-111-48940-5-Chapter08-12.jpg

图8-12 某越岭绕避峡谷的路线

(2)直穿陡崖峭壁 直穿陡崖峭壁河段和峡谷的路线,其平、纵面受岸壁形状和洪水位限制,选择余地不大。路线的线位主要根据河床宣泄洪水情况而拟定的合理横断面而定。路线一般以低线为宜,如洪水位过高或有严重积雪的情况,则不宜采用这种方案。

直穿峡谷的路线,可根据河床宽窄、水文状况、岸壁陡缓等不同因素采用以下方法通过:

1)与河争路,侵河筑堤。当河床较宽,水流不深,压缩部分河床不致引起洪水位抬高过多时,路线可在崖脚下按低线设计通过。根据河床可能压缩的程度,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河床宽阔,压缩后洪水位抬高不多时,路基可全部或大部分设在紧靠崖脚的水中或滩地上,借石或开小部分石崖填筑,路基临水一侧应做防护工程。

978-7-111-48940-5-Chapter08-13.jpg

图8-13 路基部分占用河床

②河床狭窄,压缩后将使洪水位有较大的抬高时,采取筑路与沿河相结合的办法。路基也可部分占用河床,“开”“砌”结合,以砌为主。开的是对岸突出的山嘴,砌的材料主要取自清理河床的漂石及削除对岸突出山嘴的石料。这样就使路基占用河床的泄水面积能从清理河床中得到补偿,如图8-13所示。

2)硬开石壁。当两岸峭壁逼近,河床很窄,不能侵占河床时,可硬开石壁通过,如图8-14a所示,措施如下:

①在石壁上硬开路基,如图8-14b所示,造成的大量废方,必须妥善处理,尽可能将大部分废方利用到附近路段,如有散失在河中的废方,及时清除河道。

②岸壁石质良好,可开凿半隧道,以减少石方和废方,如图8-14c所示。

③硬开石壁的路基,对个别缺口或短段不够宽的路段,可用半边桥或悬出路台处理。

④当两岸石壁十分逼近(有时仅几米宽),不宜硬开路基时,可建顺水桥通过。

4.急流跌水河段

河床纵断面在短距离内突然下落几米以至几十米,形成急流或跌水。路线由急流、跌水的上游延伸到其下游时,线位就高出谷底很多,路线纵断面纵坡指标无法满足,为了尽快降低线位,避免继续走陡峻的山腰线,可利用急流、跌水下游的支沟或平缓的山坡展线下降,如图8-15所示。

978-7-111-48940-5-Chapter08-14.jpg

图8-14 石壁上硬开路基

978-7-111-48940-5-Chapter08-15.jpg

图8-15 急流河段展线

除了短距离的急流或跌水河段,河床纵坡连续陡峻的河段的路线也需要特别安排。河床纵坡连续陡峻的河段多出现在山区河流的上游,是沿溪线和越岭线之间的过渡段。河床纵坡是越上溯越陡,当陡到路线技术标准不允许时,就需要进行展线,选线要点详见“越岭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