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车道是指设置在陡坡路段上坡方向右侧供慢速车行驶的附加车道。一般通过精选路线,最理想的路线纵断面应按不设爬坡车道设计,但会造成路线迂回或路基高填深挖而增大工程费用。在某些情况下,采用稍大的纵坡而增设爬坡车道会产生经济而安全的效果。
在公路纵坡较大路段上,载重车爬坡时需克服较大的坡度阻力,使输出功率与车重比值降低,车速下降,大型车与小型车的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速差较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然减少快车的行驶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降低。为消除上述不利影响,宜在陡坡路段增设爬坡车道,将载重车从正线车流中分离出去,以提高小客车行驶的自由度,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路段的通行能力。
1.爬坡车道设计的条件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双车道二级公路连续上坡路段,应对载重车上坡行驶速度的降低值、通行能力及技术经济性进行验算,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上坡方向行车道右侧设置爬坡车道:
1)沿上坡方向载重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到表4-18的允许最低速度以下时,可设置爬坡车道。
表4-18 上坡方向最低允许速度
2)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应设置爬坡车道。
3)经设置爬坡车道与改善主线纵坡不设爬坡车道技术经济比较论证,设置爬坡车道的效益费用比、行车安全性较优时,可设爬坡车道。
对于双向6车道以上的高速公路可以不设爬坡车道,当处于不利地形条件时,可以将外侧车道作为爬坡车道使用。
对于山岭地区的高速公路,由于地形条件较为复杂,纵坡设计的控制因素较多,设计速度一般控制在80km/h以下,对于是否设置爬坡车道应从工程的任务、性质以及投资、规模和工程技术出发,综合考虑建设条件,进行详细论证后再确定。
需设置爬坡车道的路段,应对设置爬坡车道方案与改善主线纵坡不设爬坡车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改建工程还应进行交通延误和事故调查,论证设置爬坡车道的效益费用比。
隧道、大桥、高架构造物及深挖方路段,当设置爬坡车道使工程费用增加很大时,爬坡车道可以不设。
2.爬坡车道的设计
(1)横断面组成 爬坡车道设于上坡方向正线行车道右侧,宽度一般为3.5m,包括设于其左侧路缘带的宽度0.5m,如图4-11所示。爬坡车道的平曲线需要加宽时,应按一个车道规定加宽值设计。
图4-11 爬坡车道横断面组成(尺寸单位:m)
高速公路爬坡车道可占用原有的硬路肩宽度,爬坡车道的外侧可设土路肩,如图4-12a所示。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爬坡车道紧靠行车道外侧设置,原硬路肩部分移至爬坡车道的外侧,供混合车辆行驶如图4-12b、c所示。
图4-12 爬坡车道的平面布置(www.daowen.com)
a)高速公路 b)一级公路 c)二级公路
窄路肩不能提供停车使用,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爬坡车道长度大于500m时,其右侧应按规定设置紧急停车带。
(2)横坡度 因爬坡车道的行驶速度比正线低,为行车安全,正线超高坡度与爬坡车道的超高坡度之间对应关系见表4-19。
表4-19 爬坡车道的超高坡度
注:超高的旋转轴为爬坡车道内侧边缘线。
若爬坡车道位于直线路段时,其横坡度的大小同正线路拱坡度,采用直线式横坡,坡向向外。另外,爬坡车道右侧路肩的横坡度大小和坡向参照正线与右侧路肩之间关系确定。
(3)平面布置与长度 爬坡车道的平面布置如图4-12所示,其总长度由分流渐变段长度、爬坡车道长度和合流渐变段长度组成。
1)爬坡车道的起点应设于陡坡路段上载重车运行速度降低到表4-18中“最低允许速度”处。爬坡车道的终点应设于载重车爬经陡坡路段后恢复至“最低允许速度”处,或陡坡路段后延伸附加长度的端部。该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度规定见表4-20。
表4-20 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度
2)相邻两爬坡车道相距较近时,宜将爬坡车道直接相连,成为一个连续的爬坡车道。
3)分流渐变段长度用以使正线车辆驶离正线进入爬坡车道,合流渐变段长度用以使车辆驶离爬坡车道进入正线(见表4-21)。
表4-21 渐变段长度
4)爬坡车道起点、终点的具体位置除按上述方法确定外,还应考虑与线形的关系,通常应设在通视条件良好、容易辨认并与正线连接顺适的地点。
爬坡车道在纵断面上的布设形式如图4-13所示。
图4-13 爬坡车道在纵断面上的布设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