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罕遇地震快速重建保障技术-振冲碎石桩

罕遇地震快速重建保障技术-振冲碎石桩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碎石桩施工结束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填土,并且进行沉降观测。采用碎石桩进行软土处治,对于防止地震液化路基具有良好效果。

1.振冲碎石桩

振冲碎石桩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挤压入已成型的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碎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

2.应用实例

(1)基本情况。G317线汶川马尔康公路马尔康过境段K205+860~K207+040段,地质勘察为表层4m左右卵砾石土,其下约10m不等的淤泥质粉细砂土或粉土层,如遇地震将出现液化,工程决定采用碎石桩进行软土处理。

汶马路K205+860~K207+040为马尔康过境段,其中K205+860~K206+100段路基地质勘察为表层3m左右人工填土和4m左右卵砾石土,下层为淤泥土与薄层粉质黏土互层,再下为卵砾石土;K206+399~K206+429左侧、K206+471~K206+501左侧、K206+100~K206+429右侧、K206+471~K206+800右侧表层约2m卵砾石,以下有一层3~12m不等厚层淤泥质粉细砂土、粉土层,再下为卵砾石土或变质砂岩,该段路堤填方较高;K206+800~K207+040段表层约2m卵砾石,以下有一层10~17m不等厚层淤泥质粉细砂土、粉土层,再下为卵砾石土。

路基处在卵砾石土夹粉质砂土,如不进行处理,在地震作用下,中间粉质砂土层结构将被破坏,出现液化现象,路基失去稳定。

(2)处理措施。

1)设计原理。按照一定间距和分布在卵砾石土夹粉质砂土层中设碎石桩形成一个“复合土层”,复合土层主要起垫层作用,将荷载引起的应力向周围横向扩散,均匀分布,从而提高路基整体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2)施工工艺。①先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然后进行桩位放样定出位置;②采用履带式起吊设备将振冲器移动就位,调整施工桩位,确保水量供应;③将振冲器边振动边用高压水冲至设计深度;④振冲成孔后即向桩孔内填料制桩,采用连续下料法,即振冲器不提出孔口,仅上提30~50cm,离开原已振密过的桩次,直至该次桩体振冲密实达到设计要求后,再上提30~50cm,连续填料振冲密实,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孔口;⑤移动桩架到下一孔位,重复以上作业。

3)试桩。试桩阶段桩体检测,分别在成桩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检测,通过分析试桩阶段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最终检测时间标准,试桩要分类、分段进行,确定合理的成桩速度、水压、振冲器电流,合理的投料数量,合理的压实度质量标准,以便能够正确指导大面积施工、检测。

4)质量合格检验。桩体采用重(Ⅱ)型动力触探试验进行检测,通过贯入量10cm时的试验击数来判定碎石桩桩身密度。桩间土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对碎石桩处理后土层进行液化判定,软弱层经过处理后其标准贯入击数必须大于该段液化临界标准贯入击数。碎石桩施工结束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填土,并且进行沉降观测。

为检验加固效果,对桩体进行了重型触探试验,对桩间土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比较加固前后试验数据表明,都有较大幅度提高,满足了抗液化要求。(www.daowen.com)

(3)技术要点。

1)施工前要做现场试验,以确定正式施工应采用的施工参数,如造孔制桩时间、控制电流、填料数量等,还要确认处理效果,为碎石桩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制桩顺序。碎石桩常用的施工顺序有“由一边向另一边推”“由里向外”“间隔跳打”等几种,考虑到尽量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本段碎石桩采用“由一边向另一边推”的施工顺序。

3)施工准备,测设桩位。需要强调的是需将地基做成横坡2%~4%的路拱,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横向两排桩之间要挖一条排水沟,以将施工用水排向沉淀池,以免浸泡路基。

4)施工流程:机具定位→成孔→清孔→填料→制桩,如图5-17所示。

3.经验总结

(1)大面积施工必须在试桩完成后,收集好施工所需的各项参数值的情况下才允许进行。

(2)桩的施工顺序要采用“由里向外”或“从一边推向另一边”。

(3)路基填筑做好沉降观测,如出现异常,则立即停止加载,并查明原因。采用碎石桩进行软土处治,对于防止地震液化路基具有良好效果。

图5-17 施工照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