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地震后路基修复与加固技术

地震后路基修复与加固技术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边坡破碎岩体大量垮塌,掩埋道路,坡面基岩裂隙水大量渗出,危岩随时可能崩落,威胁通行。4)未垮塌路基边缘设置拦水坎,防止降雨和上边坡基岩裂隙水灌入反压填土,影响坡体稳定。处治措施主要采用坡脚桩板墙支挡,其上填土恢复路基。灾后彻底治理将是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对路基震害、坡面支挡防护结构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并进行相应整治。

地震后路基修复与加固技术

1.工点基本概况

K1018+450~K1018+500毗邻古溪沟大桥。外侧为衡重式挡墙,墙高约10m,局部高达12m;内侧为陡峭高边坡,高逾40m,坡面采用挂网喷浆封闭,坡面以上仍为高陡斜坡,岩体破碎。基岩岩性为三叠系须家河组砂泥岩互层。

“5·12”汶川地震引起下边坡高挡墙墙基失稳,进而诱发左幅路基整体垮塌,仅剩余右半幅路基。上边坡破碎岩体大量垮塌,掩埋道路,坡面基岩裂隙水大量渗出,危岩随时可能崩落,威胁通行(图4-1)。

图4-1 K1018+450~K1018+500段外幅路基滑移

2.处治措施

鉴于路段为控制路线畅通的咽喉部位,需要先进行紧急保通处治,待路段稳定,车辆可管制单向通行后,再实施一般保通处治(图4-2)。

图4-2 K1018+450~K1018+500段处治示意图

实线—保通处治实施;虚线—后期实施

(1)紧急保通处治。

1)首先清除路面崩落、滑塌岩土体,确保道路可通;路段前后均设置人员瞭望预警,车辆交通管制通行。

2)结合地形条件,利用坡脚平台采用麻袋堆弃反压平台,高4m、宽3m。麻袋挡墙外侧利用垮塌块碎石进一步反压支撑。(www.daowen.com)

3)坡面打设木桩,并以邻近场地内砂砾石回填至坡顶路面处,对内侧半幅路基进行反压防护,确保其稳定。

4)未垮塌路基边缘设置拦水坎,防止降雨和上边坡基岩裂隙水灌入反压填土,影响坡体稳定。

(2)一般保通处治。

处治措施主要采用坡脚桩板墙支挡,其上填土恢复路基。

3.处治效果

经保通处治后,该路段稳定,车辆可管制单向通行(图4-3)。

图4-3 K1018+450~K1018+500路基滑移段紧急处治效果

4.小结

(1)保通是救援的关键阶段,所有处治施工必须在保证道路通畅前提下进行。由于受余震、车辆及外界干扰很大,无现成经验、方法可供借鉴,需要因地制宜,选择施工操作性强、便捷的处治思路和方法。

(2)保通处治应以保障可通行为主,兼顾永久或半永久加固,在处治方案中选择施工操作性强、对交通干扰小的工程措施。

(3)限于保通阶段特殊性,本阶段处治主要对有断道危险的工点进行临时或半永久治理。灾后彻底治理将是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对路基震害、坡面支挡防护结构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并进行相应整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