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303线映秀—卧龙段经过区属盆地边缘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其中6—8月降水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66%~76%,日最大降水量可达269.8mm,年降雨量为827.6~1264.7mm。
2.地形地貌
该段公路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过渡地带,主要为中高山、高山峡谷地貌,地势总体上有西北高东南低之势。区内地貌主要特征受复杂的断层、褶皱及构造裂隙等控制,节理地质现象非常发育,主要为鳍状高山、齿状高山、尖峭状高中山及部分河间谷地。以耿达乡四姑娘山、卧龙镇巴朗山为最高,海拔为5040m,最低点位于映秀镇的渔子溪河口,海拔为950m,地形切割较深,地势较高,沟谷狭窄,斜坡陡峻。
3.地层岩性
沿线主要出露晋宁—澄江期岩浆岩、古生界志留系茂县群(Smx)板岩夹千枚岩、泥盆系危关群(Dwg)灰岩、石炭系—二叠系(C+P)灰岩、三叠系西康群(Txk)灰岩及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4.地质构造
路线经过区位于龙门山华夏系构造体系之中南段的九顶山华夏系构造带内,又属于甘孜—松潘地槽褶皱带与扬子地台之间隙褶皱亚系,构造复杂。主要发育有彭灌复背斜、卧龙倒转向斜、龙潭沟倒转背斜、映秀断裂、茂汶断裂等(图2-4)。
5.新构造活动及地震
区内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区域性地壳急剧上升并伴随断裂活动,有两条主要大断裂,即青川—茂汶断裂带、北川—映秀断裂带。其中,北川—映秀断裂是此次“5·12”汶川地震主要发震断层,近期活动性较强,为活断层。青川—茂汶断裂也一直处于活动状态。(www.daowen.com)
2008年5月12日8.0级汶川地震紧邻路线区,其地震烈度达9度以上。路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0.2g,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6.水文地质
渔子溪为沿线最大的河流,其枝状水系极发达,使其沿线地表水及地下水循环强烈。沿线地下水受地形、岩性、岩相、构造和地质等因素的控制,地下水类型有3类,即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岩浆岩裂隙水及千枚岩、石英岩夹结晶灰岩风化裂隙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7.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区内人类工程活动以农耕、场镇建设、修建公路、修建电站等活动为主,目前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图2-4 评估区地质构造略图
综上所述,省道303线映秀—卧龙段公路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除构造破碎外,岩土工程地质性不良,水文地质条件一般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特别是在遭受“5·12”汶川地震以后,渔子溪沿岸两侧山体及沟谷里的松散堆积体数量大增,山体松动,岩体破碎,公路沿线的地质条件更加不稳定,崩塌、泥石流灾害十分发育,对于公路的正常运营和安全通行产生了很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