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4
自知者明
《老子》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往往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对自身以外的事物,你可以“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也可以“明见万里”,然而,对于你自己本身,却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故自知者堪称明哲也。
为什么“自知”比“知人”“知世”更难呢?看来不外乎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认识论方面的原因。人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可以通过直接的观察、调查、实验等手段获得;而对于自身的认识,须待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作用于外部世界以后,才有信息反馈回来,多此一道曲折,就难免“旁观者清,当事者迷”了。
二是社会方面的原因。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身份、名望各有不同,也容易对自身真实价值的认识造成偏见和错觉。《资治通鉴》载:隋炀帝杨广自负才高,曾对侍臣吹牛说:“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其妄自尊大是不待言的。还有一种是真有才学的人,一旦有所成就,成为社会名人,就有人捧场而忘乎所以。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往往社会上崇敬名人,也就常有名人被崇敬所诱惑。如果自己不保持警惕,是会捧晕的。”
三是感情方面的原因。对于自己,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无论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有点“孤芳自赏”,大概也是人之常情。
有此三端,便可知自知之不易。然人不能自知,其害大矣。《吕氏春秋·自知》中有一段写道:“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荆成、齐庄不自知而杀,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灭,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败莫大于不自知。”自知与否,简直关系到邦国存亡,身家安危,岂能不察!
人若自知,则需“常思己过”并“闻过则喜”。唐太宗“三镜自照”的美谈和虚心纳谏的精神,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
愿人人都有自知之明。
论点与结构(www.daowen.com)
论证与借鉴
自知者明
【《老子》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56]
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往往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对自身以外的事物,你可以“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也可以“明见万里”,然而,对于你自己本身,却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57]故自知者堪称明哲也。
【为什么“自知”比“知人” “知世”更难呢?看来不外乎三方面的原因。】[58]
【一是认识论方面的原因。人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可以通过直接的观察、调查、实验等手段获得;而对于自身的认识,须待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作用于外部世界以后,才有信息反馈回来,多此一道曲折,就难免“旁观者清,当事者迷”了。
二是社会方面的原因。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身份、名望各有不同,也容易对自身真实价值的认识造成偏见和错觉。《资治通鉴》载:隋炀帝杨广自负才高,曾对侍臣吹牛说:“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其妄自尊大是不待言的。还有一种是真有才学的人,一旦有所成就,成为社会名人,就有人捧场而忘乎所以。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往往社会上崇敬名人,也就常有名人被崇敬所诱惑。如果自己不保持警惕,是会捧晕的。”
三是感情方面的原因。对于自己,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无论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有点“孤芳自赏”,大概也是人之常情。】[59]
有此三端,便可知自知之不易。然人不能自知,其害大矣。《吕氏春秋·自知》中有一段写道:“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荆成、齐庄不自知而杀,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灭,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败莫大于不自知。”自知与否,简直关系到邦国存亡,身家安危,岂能不察!
【人若自知,则需 “常思己过” 并 “闻过则喜”。】[60]唐太宗“三镜自照”的美谈和虚心纳谏的精神,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
【愿人人都有自知之明。】[6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