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建筑小品及其景观特色

城市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建筑小品及其景观特色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小品是指环境中具有建筑性质的景观小品,包括亭子、廊、水榭、景墙与景门、花架、山石、汀步、步石等。在西方,亭子的概念与中国大同小异,是一种在花园或游乐场上简单而开敞、带有屋顶的永久性小建筑。(三)水榭水榭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建筑小品。在现代公共景观中,水榭仍保留着传统的功能和特征,是极富景观特色的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是指环境中具有建筑性质的景观小品,包括亭子、廊、水榭、景墙与景门、花架、山石、汀步、步石等。这些小品体量一般较大、形象优美,常常成为景观中的视觉焦点和构图中心,并且通过其独特的造型极易体现景观的风格与特色。

(一)亭子

亭子是供人休息、赏景的小品性建筑,一般由台基、柱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通常四面通透、玲珑轻巧,常设在山巅、林荫、花丛、水际、岛上以及游园道路的两侧。亭子以其玲珑典雅、秀丽多姿的形象与其他景观要素相结合,构成一幅幅优美生动的风景画。

在现代景观中,按照亭子建造材料的不同,分为木亭、石亭、砖亭、茅亭、竹亭、校(混凝土)亭、铜亭等;按照风格形式不同,可分为仿古式和现代式。

1.仿古式

仿古式是指模仿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中亭子的造型而设计的样式。中式风格的亭子常用于自然式景观中,西式风格的亭子常用于规则式景观中。

亭子在中国景园中是主要的点景物,点景,即点缀风景。它也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形式,按平面形式可分为正三角形亭、正方亭、长方亭、正六角亭、正八角亭、圆亭、扇形亭、组合亭。亭子的功用,主要是为了观景,即供游人驻足休息,眺望景色。因此,亭子的选址归纳起来有山上建亭、临水建亭、平地建亭三种。

在西方,亭子的概念与中国大同小异,是一种在花园或游乐场上简单而开敞、带有屋顶的永久性小建筑。西方古典园林中的亭子沿袭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传统,平面多为圆形、多角形、多瓣形;立面的基座、亭身和檐部按古典柱式做法,有的也采用拱券;屋顶多为穹顶,也有锥形顶或平顶。古典园林中的亭子采用的是砖石结构体系,造型敦实、厚重,体量也较大。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经常有模仿西方古典亭子的做法,只是亭子材料换成了混凝土。

2.现代式

在现代景观中,亭子的造型被赋予了更多的现代设计元素,加上建筑装饰材料层出不穷,亭子形式多种多样、变化丰富。

如今,亭子的设计更着重于创造,用新材料、新技术来表现古典亭子的意象是当今用得更多的一种设计方法,如用卡普隆阳光板和玻璃替代传统的瓦,亭子采用悬索或拉张膜结构等。

亭子的表现形式丰富,应用广泛,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必须按照景观规划的整体意图来布置亭子的位置,局部服从整体,这是首要的。②亭子体量与造型的选择,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如小环境中,亭子不宜过大;周围环境平淡单一时,亭子造型可复杂些,反之,则应简洁些。③亭子材料的选择提倡就地取材,不仅加工便利,又易于配合自然。

(二)廊

自然式景观中的廊,是指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是联系不同景观空间的一种通道式建筑。从造型上看,廊由基础、柱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通常通透、轻巧,与亭子很相似。但不同的是,廊较窄,高度也较亭子矮,属于纵向景观空间,在景观布局上呈“线”状,而亭子呈“点”状。廊的类型很多,按其平面形式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按内部空间形式可分为双面廊、单面廊、复廊、暖廊、单支柱廊等。

廊不仅具有遮风挡雨、交通联系的实用功能,而且对景观内容的展开和观赏程序的层次起着重要的组织作用。廊通常有平廊、水廊、山廊。

1.平廊

在平坦地形的公共景园中,常沿墙或附属于建筑物以“占边”的形式布置廊。形制上有一面、二面、三面、四面建廊,这样可通过廊、墙、房等建筑物围绕形成空间较大、具有向心特征的庭院景观。

2.水廊

水廊是在水边或水上建筑的廊。位于水边的廊,廊基一般紧贴水面,造成临水之势。在水岸曲折自然的情况下,廊大多沿水边呈自由式格局,顺自然之势与环境相融合。凌驾于水面之上的廊,廊基实际就是桥,所以也叫桥廊。桥廊的底板尽可能贴近水面,使人宛若置身于水中,加上桥廊横跨水面形成的倒影,别具韵味。

3.山廊

公园和风景区中常有山坡或高地,为了便于人们登山休息、观景,或者为了联系山坡上下不同高差的景观建筑,常在山道上建爬山廊。山廊依山势变化而上,有斜坡式和层层叠落的阶梯式两种。

(三)水榭

水榭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建筑小品。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榭的基本形式是:在水边架起一个平台,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在岸上;平台四周围绕着低矮的栏杆,设“美人靠”供坐憩观景;平台上建起一个木构的单体建筑,建筑平面通常为长方形,其临水一面开敞通透。在现代公共景观中,水榭仍保留着传统的功能和特征,是极富景观特色的建筑小品。受现代设计思潮的影响,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应用,水榭的造型形式有了很大变化,更为丰富多样。

(四)景墙与景门

1.景墙

景墙在庭院景观中一般指围墙和照壁,它首先起到分隔空间、衬托和遮蔽景物的作用,其次有丰富景观空间层次、引导游览路线等功能,是景观空间构图的重要手段。

景墙按墙垣分有平墙、梯形墙(沿山坡向上)、波浪墙(云墙);按材料和构造不同可分为白粉墙、磨砖墙、版筑墙、乱石墙、清水墙、马赛克墙、篱墙、铁栏杆墙等。

不同造型、不同质地和色彩的墙体会产生截然不同的造景效果。①白粉墙是中国园林使用最多的一种景墙,它朴实典雅,同青砖、青瓦的檐头装修相配,显得特别清爽、明快;在白粉墙前常衬托山石花木,犹如在白纸上绘出山水花卉,韵味十足。②现代清水墙砌工整齐,加上有机涂料的表面涂抹,使得墙面平整、砖缝细密、质朴自然。③马赛克拼贴图案的景墙,实际上属于一种镶嵌壁画,在景观中可塑造出别致的装饰画景。

景墙的设置多与地形相结合,平坦的地形多建成平墙,坡地或山地则就势建成梯形墙。为了避免单调,有的建成波浪形的云墙。

2.景门

中国园林的景墙常高于景门。景门形式的选择,首先要从寓意出发,同时要考虑到建筑的式样、山石以及环境绿化的配置等因素,务求形式和谐统一。

(1)门洞

门洞的作用除了交通和通风外,还具有使两个相互分隔的空间取得联系和渗透的作用,同时自身又成为景观中的装饰亮点。门洞是创造景园框景的一个重要手段,门洞就是景框,从不同的视景空间、视景角度,可以获得许多生动优美的风景画面。门洞的形式大体上可分成三类(见表4-5)。

表4-5 门洞的形式

(2)窗洞

窗洞也具有框景和对景的功能,使分隔的空间取得联系和渗透。与门洞相比,窗洞没有交通功能的限制,所以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能创造出优美多姿的景观画面。常见的窗洞形式有月窗、椭圆窗、方窗、六方窗、八方窗、瓶窗、海棠窗、扇窗、如意窗等。

(3)花窗

花窗是景观中的重要装饰小品。它与窗洞不同,窗洞的主要作用是框景,除了一定形状外,窗洞自身没有景象内容;而花窗自身有景,花窗玲珑剔透,窗外风景亦隐约可见,增强了庭院景观的含蓄效果和空间的深邃感。在阳光的照射下,花窗的花格与镂空的部分会产生强烈的明与暗、黑与白的对比关系,使花格图案更加醒目、立体。现代花窗多以砖瓦、金属、预制钢筋混凝土砌制,图案丰富、形式灵活。花窗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几何花窗、主题花窗(花卉、鸟兽、山水等图案)、博古架花窗。

(五)花架

花架是用以支撑攀缘植物藤蔓的一种棚架式建筑小品,人们可以用它来遮阴避暑,所用的攀缘植物多为观花蔓木。

花架是现代景观中运用得最多的建筑小品之一,它由基础、柱身、梁枋三部分组成。

顶部只有梁枋结构,没有屋顶覆盖,可以透视天空,这样一方面便于通风透气,另一方面植物的花朵、果实垂下来,可供人观赏。因此,花架的造型比亭子、廊、榭等建筑小品更为通透、轻盈。

1.花架的形式

花架的造型形式灵活多变,概括起来有梁架式花架、墙柱式花架、单排式花架、单柱式花架和圆形花架几种。

(1)梁架式花架

梁架式花架是景观中最常见的花架形式,一般有两排列柱,通常呈直线、折线或曲线布局,也称廊架式花架。这种花架是先立柱,然后沿柱子排列的方向布置梁,在两排梁上垂直于列柱的方向架铺间距较小的枋,枋的两端向外挑出悬臂,我们所熟悉的葡萄架就是这种形式的花架。花架下,沿列柱方向结合柱子,常设两排条形坐凳,供人休息、赏景。

(2)墙柱式花架(www.daowen.com)

墙柱式花架是一种半边为墙、半边为列柱的花架形式,列柱沿墙的方向平行布置,柱上架梁,在墙顶和梁上再叠架小枋。这种形式的花架在划分封闭和开敞空间上更为自由,能形成灰空间,造景趣味类似半边廊。花架的侧墙一般不做成实体,常开设窗洞、花窗或隔断,使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意境更为含蓄。

(3)单排式花架

只有一排柱子的花架称为单排式花架。这类花架的柱顶只有一排梁,梁上架设比梁架式花架短小的枋,枋左右伸出,呈悬臂状。一般枋的左右两侧伸出长短不一,较长的悬臂一侧朝向主要景观空间。单排柱花架仍保留着廊的造景特点,它们在组织空间和疏导人流方面具有相同的作用,但单排式花架在造型上却要轻盈自由得多。

(4)单柱式花架

只有一根柱子的花架称为单柱式花架,它很像一把伞的骨架。单柱式花架通常为圆形顶,柱子顶部没有梁,而是直接架设交叉放射状连体枋,枋上也可设环状连接件,把放射状布置的枋连接成网格状。在花架下面,通常围绕柱子设计环状坐凳,供人休憩。单柱式花架体量较小、布置灵活,由于枋从中心向外放射,花架整体造型轻盈舒展,别具风韵。

(5)圆形花架

圆形花架是由五根以上柱子围合成圆形的花架形式。圆形花架很像一座圆亭,只不过顶部是空透的网格状或放射状结构,并由攀缘植物的叶和蔓覆盖。花架的柱子顶部有圈梁,圈梁上按圆心放射状布置小枋,小枋通常外侧悬挑,整个顶部造型如花环般优美。圆形花架较单柱式花架私密性强,花架内常点状布置坐凳,或沿圈柱环形布置条凳。

2.花架的类型

花架按使用的材料与构造不同,可分为钢筋混凝土花架、竹木花架、砖石花架、钢花架。

(1)钢筋混凝土花架

钢筋混凝土花架是现代景观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花架类型,由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建造。通常先预制构件(柱、梁、枋等),然后进行现场安装。这种花架坚固持久、施工简单,无须经常维护。花架多为明亮的色彩,效果醒目。

(2)竹木花架

竹木花架是由竹、木材料以传统的梁柱方式建造的花架。这种花架自然、淳朴,易与花木取得协调统一,但缺点是易受风雨侵蚀,因此需经常维护。

(3)砖石花架

砖石花架是以砖或石块砌筑柱身,在柱上设水泥梁柱的花架。这种花架的砖柱或石柱往往不加粉饰,能够形成一种淳朴的自然美;如柱身用红砖砌筑,加上整齐的灰白色水泥砌缝。不但富于韵律美,而且配以绿叶藤蔓,具有一种质朴、怀旧的风格。

(4)钢花架

钢花架是由各种型钢材料建造的花架。钢花架颇具现代感,结构上更为轻巧耐用,只是造价较高,需经常保养,以防生锈(不锈钢除外),常见于一些高档小区的景观中。

3.花架的设计要点

(1)亭式花架和廊式花架的空间布局

亭式花架常作为景观空间的主景或对景,因此常设置于视觉焦点处或布局的中心位置。廊式花架外观可呈直线、折线或曲线造型,还可做高低错落变化。这类花架常设置于景观绿化的边缘,用来划分景观空间。位于绿地边缘时,应有较高的树木做背景,以衬托花架的造型和色彩。

(2)花架的设计要与其他小品相结合

花架内部要设置坐凳供人休息、观景,外部要设计一些叠石、小池、花坛等吸引游人的小景点。墙柱式花架的墙面要开设窗洞或花窗,以丰富墙面造型。

(3)花架柱与枋的设计

各种花架形式的处理重点是柱和枋的造型。钢筋混凝土花架和砖石花架的柱子以方形为主,钢花架的柱子以圆形为主,竹木花架的柱子两种形状都常见。现代景观中,花架的梁枋多是混凝土预制件,但在形式和断面大小上仍保留着木材的特有风格,即扁平的长条形,断面为矩形。枋头一般处理成逐渐收分,形成悬臂梁的典型式样,显得简洁、轻巧。如果枋较小时,不做变化处理,直接水平伸出,显得简洁大方。钢花架的梁柱除了型钢外,有时也用木质枋搭配,来丰富花架造型。

(4)花架植物的种植

花架需要植物来衬托,因此在设计时要留出攀缘植物的种植位置。亭式花架常在圆形坐凳与柱子之间留有空隙地,以便栽植攀缘植物;廊式花架的台基外侧若为硬质铺地,则应留有种植池或花台,以便种植攀缘植物。

(六)山石

1.假山

假山是指用许多小块的山石堆叠而成的具有自然山形的景观建筑小品。假山的设计源于我国传统园林,“叠山置石”是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精华所在,堪称世界造景一绝。在现代景观中,常把假山作为人工瀑布的承载基体。

现代景观中常见的假山多以石为主,常用石有太湖石、黄石、青石、卵石、剑石、砂片石和吸水石。中国传统的选石标准是透、漏、瘦、皱、丑,而如今的选石范围则宽泛了许多,即所谓“遍山可取,是石堪堆”,根据现代叠山审美标准广开石路,各创特色。

假山的设计要注意:首先,山石的选用要与整个地形、地貌相协调。一座假山,不要多种类山石混用,以免不易做到质、色、纹、体、姿的一致。其次,山石的造型注重崇尚自然、朴实无华,在整体造型时,既要符合自然规律,又要有艺术性,使之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2.置石小品

置石小品是指景观中一至数块山石稍加堆叠,或不加堆叠而分散布置所形成的山石景观。置石小品虽没有山的完整形态,但作为山的象征,常被用作景观绿地点缀、添景、配景以及局部空间的主景等,以点缀环境,丰富景观空间内容。根据置石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独置山石、聚置山石、散置山石。

(1)独置山石

独置山石是将一块观赏价值较高的山石单独布置成景,独石多为太湖石,常布置于局部空间的构图中心或视线焦点处。

(2)聚置山石

聚置山石是将数块山石稍加堆叠或做近距离组合设置,形成具有一定艺术表现力的山石组合景观,常置于庭院角落、路边、草坪、水际等。组合时,要求石块大小不等,分布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切忌对称式或排列式布置。

(3)散置山石

散置山石是指用多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山石在较大范围内分散布置,用以表现延绵山意,常用于山坡、路旁或草坪上等。

(七)汀步

汀步是置于水中的步石,也称跳桥。供人蹑步行走、通过水面,同时也起到分隔水面、丰富水面景观内容的作用。汀步活泼自然、富有情趣,常用于浅水河滩、平静水池山林溪涧等地段。宽阔而较深的湖面上不宜设置汀步。

汀步的材料常选用天然石材,或用混凝土预制或现浇。近年来,以汀步点缀水面亦有许多创新实例。汀步的布置有规则式和自由式两种,常见形式有自然块石汀步、整形条石汀步、自由式几何形汀步、荷叶汀步、原木汀步等。汀步除可在平面形状上变化外,在高差上亦可变化。如荷叶汀步片片浮于水面上,造型大小不一,高低错落有致,游人跨越水面时,更增加了与水面的自然、亲切感。

汀步的设计有如下要点:①汀步的石面应平整、坚硬、耐磨;基础应坚实、平稳,不能摇摇晃晃。②石块不宜过小,一般在40cm×40cm以上;石块间距不宜过大,通常在15cm左右;石面应高出水面6~10cm;石块的长边应与汀步前进方向垂直,以便产生稳定感。③水面较宽时,汀步的设置应曲折有变化。同时要考虑两人相对而行的情况,因此汀步应错开并增加石块数量,或增大石块面积。

(八)步石

步石是指布置在景观绿地中,供人欣赏和行走的石块。步石既是一种景观小品,又是一种特殊的园路,具有轻松、活泼、自然的个性。按照材料不同,步石分为天然石材步石和混凝土块步石。按照石块形状不同,步石分为规则形步石和自然形步石。

步石的设计有如下要点:①步石的布局应结合绿地形式,或曲或直,或错落有致,且具有一定方向性。②石块数量可多可少,少则一块,多则数十块,这要根据具体空间大小和造景特色而定。③石块表面应较为平整,或中间微微凸起,若有凹陷则会造成积水,影响行走和安全。④石块间距应符合常人脚步跨距要求,通常不大于60cm;步石设置宜低不宜高,通常高出草坪地面6~7cm,过高会影响行走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