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第一节简介

城市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第一节简介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形式美及设计语言一直贯穿于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人工建筑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园林景观设计的形成和发展,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人类深切认识到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善人的居住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持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城市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第一节简介

在现代,景观的概念非常宽泛:地理学家把它看成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生态学家把它定义为生态系统;旅游学家把它作为一种资源;艺术家把它看成表现与再现的对象;建筑师把它看成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居住者和开发商则把它看成城市的街景、园林中的绿化、小品喷泉叠水等。因此,景观可定义为人类室外生活环境中一切视觉事物的总称,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

英国规划师戈登·卡伦在《城市景观》一书中认为:景观是一门“相互关系的艺术”。也就是说,视觉事物之间构成的空间关系是一种景观艺术。比如一座建筑是建筑,两座建筑则是景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则是一种和谐、秩序之美。

景观作为人类视觉审美对象的定义,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最早的“城市景色、风景”到“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蓝图”,再到“注重居住者的生活体验”。现在,我们把景观作为生态系统来研究,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景观既是自然景观,也是文化景观和生态景观。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景观则带有更多的人为因素,这有别于自然景观。景观设计是对特定环境进行的有意识的改造行为,从而创造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景物。

形式美及设计语言一直贯穿于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人工建筑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园林景观设计是依据自然、生态、社会、行为等科学的原则从事规划与设计,按照一定的公众参与程序来创作,融合于特定公众环境的艺术作品,并以此来提升、陶冶和丰富公众审美经验的艺术。[1]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充分体现人们生活环境品质的设计过程,也是一门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

园林艺术设计范围广泛,以美化外部空间环境为目的的作品都属于其范畴,包括:新城镇的景观总体规划、滨水景观带、居住区、街道,以及街头绿地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室外环境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不但渉及艺术、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而且与地理学、生态学、美学环境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相关。它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设计概念以城市规划专业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设计系统以艺术与景观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环境系统以园林专业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www.daowen.com)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学科。因此,它需要设计者具备相关学科的广博知识。

园林景观设计的形成和发展,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改变自然景观、重新利用土地的结果。但在此过程中,人类不尊重自然,肆意破坏地表、气象,从根本上改善人的居住环境,维护水文、森林和植被。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建成大量的道路、住宅、工厂和商业中心,使得许多城市变为柏油、砖瓦、玻璃和钢筋水泥组成的大漠,离自然景观已相去甚远。因远离大自然而产生的心理压迫和精神桎梏、人满为患、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水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人类的生存品质不断降低。

21世纪,人类在深刻反省中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重视“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深切认识到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善人的居住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持可持续发展。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再是早期达官显贵造园置石的概念了,它要担负起维护和重构人类生存环境的使命,为所有居住于城、镇、村的居民设计合宜的生存空间,构筑理想的居所。

“现代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在哈佛大学的讲坛上说:“‘景观技术’是一种‘美术’,其重要的功能是为人类的生活环境创造‘美观’,同时,还必须给城市居民以舒适、便利和健康。在终日忙碌的城市居民的生活中,缺乏自然提供的美丽景观和心情舒畅的声音,弥补这一缺陷是‘景观技术’的使命。”

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全国各地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这一学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