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植荖,传说是韩愈所教。如今,樟林北郊象鼻山脚的荖巷,仍保存有一座韩文公祠,所立韩愈像,一手执笔,一手持荖。
樟林韩文公祠 陈琦/摄
荖 陈琦/摄
荖叶,本名蒟叶,又名蒌叶,又名扶留。其嫩叶味甘多汁,可辟瘴疠。食槟榔必以为佐,故盛产荖叶之樟林,食槟榔也称食荖,荖叶也称槟榔。
荖花 陈琦/摄
樟林的荖叶品质特佳,李书吉《澄海县志》称赞“可甲东粤”。[6]阮元《广东通志》谓“番禺、阳春之蒌独不及樟林”。[7]在清代中叶,樟林象鼻山脚南面向东北延伸,荖园广布。每年荖叶收成后,除供应本地及远销东北口岸外,全由乡中男子,结伴挑上漳州贩卖。漳州距离樟林四百里,挑荖者长途跋涉,肩压重担,用木棍拄地艰难前进,所以樟林有俗语“堵阿堵,堵到漳州府”。途中须越盘陀岭,岭迂回而陡,挑荖者至此不得不反身面后背前,借木棍之支力侧身而上,所以又有俗语曰“倒担槟榔上漳州”。
在樟林,无荖不成礼。传说有某大户纳聘,绣金彩帛,软玉香珠,就差荖叶十二瓣。遍求不得,请制以金叶代之,对方都不答应。现在樟林已无荖园而荖巷之名存,也有人家依然在家中种荖。婚聘之俗所用的槟榔荖叶,也以物食“荖花”橄榄代替,依然寄托“白头偕老相敬如宾”的祝愿。
【注释】
(www.daowen.com)
[1]汕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澄海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樟林古港》,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588~594页。
[2]李书吉纂修:嘉庆《澄海县志》,卷十六,第8页。
[3]林远辉编:《潮州古港樟林:资料与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页。
[4]汕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澄海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樟林古港》,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528~530页。
[5]金廷烈纂修:乾隆《澄海县志》,卷四,第9页。
[6]李书吉纂修:嘉庆《澄海县志》,卷二十三,第21页。
[7]汕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澄海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樟林古港》,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35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