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的祭神习俗,受明初官府推行社祭制度影响,体现于“分社立庙”的做法上。嘉靖三十五年(1556)樟林开村,30年后,即万历十四年(1586),社区南部村口修建了山海雄镇庙作为全村的主庙,祭祀三山国王、配祀巡抚总督。该庙坐东北向西南,面阔8.5米、进深12米,石门匾为“山海雄镇”,门楼肚有石刻八幅,上四幅为戏曲故事,下四幅为花鸟。该庙为土木结构硬山顶建筑,共二进,中间以拜亭相连。两边为天井,石柱有乾隆年间题联:“粤海雄风光庙貌,南邦瑞气庇乡民。”后厅为穿斗式梁架,圆形石柱础、梭形石柱,屋顶嵌瓷,庙前为三进埕。因地处南社港口,樟林古港繁荣时期人们出海时必须到此祭拜。在此后的100多年间,山海雄镇庙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是南社的社庙,每年巡游时南社每家每户都要捐钱,庙内祭祀的老爷被请到各个地方供人祭拜和看戏(叫“坐厂”),这些“厂”都在南社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山海雄镇庙仍然是樟林乡最“大”的庙,是全乡共有的神,正月二十日出游时,游神的路线包括了南、北、东、西四社。直到现在,樟林人家的门楣上每年游神后都会贴上一张盖有“山海雄镇”四字的神符,保佑平安。
山海雄镇庙 陈琦/摄
民居门楣“山海雄镇”符 陈琦/摄
到了明代末年,樟林的社庙系统已经形成。但山海雄镇庙继续保持全村主庙的地位,同时又履行南社社庙的职能。东社为三山国王庙,西社为北帝庙,北社则为七圣夫人庙。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由于“八街”的出现,位于这个商业街区的火帝庙取代山海雄镇庙成为全乡的主庙,山海雄镇庙只维持其南社社庙的地位。
火帝庙 陈琦/摄
《澄海县志》在记载各地社庙时,有“樟林社庙二,俱祀三山国王。一在东社,一在南社”[2]的说法,可见,东社宫和南社宫一样,其作为社庙的地位,是得到官府认可的,这一点使它相对于北社和西社的社庙,有了某种优越的地位。每年正月游神时。东社宫的神明在本社坐厂,但也可以巡游东、西、南、北四社的地界,西社宫和北社宫的神明则无此权利。
北社七圣庙 陈琦/摄(www.daowen.com)
东社和南社与三山国王庙的关系也是相当奇妙。每年正月二十日南社社日,二王爷的队伍中,都有孩子举着一支竹子,竹子上绑着一个木偶在荡秋千,这个木偶俗称“太子爷”,随着二王爷的队列巡游。这里有个传说,即南社宫的二王爷(或说三王爷)天性喜欢玩耍,一日到了东社的大埕,见有一个秋千架,就上去荡秋千,以后一连几天在此玩耍,不愿回宫。东社人见此,只好在大埕边上为他修了一座庙,所以东社宫庙前一直保留着秋千架,而南社王爷巡游时,也要搭秋千架抬着巡游。
东社国王巡游的日期紧跟在南社之后,为正月二十二日。东社人宣称,从南社宫移到东社宫的是南社的三舍爷,原来两个社庙同日出游,有一次两支巡游队伍在城内相遇,打起架来,结果东社就抢了南社的三舍爷到东社,变成了东社的四舍爷。后来为了避免冲突,东社才主动把游神的日期推后两天。而且,南社游神经过东社宫时,东社宫要掩起门来,不然南社的三夫人见到三舍爷,就会哭起来。
新兴街观音庙 陈琦/摄
北社和西社的社庙分别为“七圣夫人”庙和“玄天上帝”(北帝)庙。据说七圣夫人原为西社社神,樟林寨在明末曾被曾阿三海寇攻破,西社的冤死鬼太多,经常作乱,七圣夫人皆为女流之辈,过于懦弱,无力弹压,只好辞职到北社当社神。玄天上帝来西社继任,把所有冤魂收起来压在自己座下,结果就无法出门巡游。根据《澄海县志》的记载,北社的七圣夫人宫建于明崇祯五年至八年(1632—1635)间,时任澄海知县的叶日藩题赠有“扶阳锡祉”牌匾,至今仍悬挂于神龛前。西社的北帝庙又称“武当行宫”,明代天启以前就已有该庙存在。
塘西并入樟林后,塘西的主庙三山国王庙(塘西宫)也终于成为樟林乡的一个社庙。新陇社庙(仙陇宫)的建立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也是祭祀三山国王。
仙陇社建立最晚,关于仙陇宫的传说和禁忌颇为有趣。外社人一直传说仙陇宫三山国王头上长有一只螺,形象凶,而且非常“孤毒”(潮州话,极端小气、排外之意),外社人不得进入仙陇宫,因此仙陇宫一直只限于本社人拜祭。又传说仙陇宫国王的座下压着许多凶神恶煞,国王一离开,这些魔鬼就会作乱害人,故仙陇宫的国王不能巡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