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官方机构设立方式+樟林村

官方机构设立方式+樟林村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澄海斥地五年,死于他乡者不计其数。康熙三年迁界之前,樟林并无设置任何官府的机构。康熙八年奉旨迁民归复开耕,同年迁东陇河泊所署于樟林,樟林始有官方行政机构设立。至乾隆二十六年并辖鸿沟塘及饶平九溪桥铺,是官方举办的邮件传递和过往潮澄饶漳官员的接待站。在重视樟林市建的同时,官方也相应重视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一连串官方建筑的落成和官方机构的设立,使樟林逐步成为清代苏湾都的军事、政治、交通、经济的中心。

官方机构设立方式+樟林村

康熙初年,樟林的社会环境一直处于动荡中。由于王朝更迭之际南明政权包括郑成功的武装力量与清朝军队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以及地方上的盗匪活动,尤其是康熙三年(1664)潮州沿海实施“迁海”,樟林因地处“界外”,全乡被拆毁。康熙八年(1669)“复界”,樟林村才得以重建。

在第一次迁地时,樟林各社,得南洋新授总兵许龙庇护,得以慢迁。至第二次迁地时,樟林不得不“先于两河中间的乡村而徙”,“屋宇、砖石、物件、树木,悉被未迁之人,搬拆已尽”。[2]无辜迁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加以疫病交侵,天灾难避,数年间,死亡枕藉,丁口大减。澄海斥地五年,死于他乡者不计其数。复界后,幅员虽无改变,但人口却已锐减。

康熙三年(1664)迁界之前,樟林并无设置任何官府的机构。康熙八年(1669)奉旨迁民归复开耕,同年迁东陇河泊所署于樟林,樟林始有官方行政机构设立。

康熙八年(1669)复界时,两广总督周有德颁发《安定柘林、樟林、南洋汛地兵营牌》,确定在樟林建立兵营,安置官兵防守柘林和南洋之间的薄弱环节,巩固海防。当年澄海知县阎奇英在东、西、南、北四社的中央修建一个城寨,周围一百四十丈,高一丈四尺,用花岗岩石砌成。城很小,周长500米,面积不到0.5平方公里,跨进西门,一眼即望见对过之东门,所以当地人称它为“城仔”,称其内为“城仔内”。“城仔内”设澄海右营守备署和樟林母汛,乾隆年间守备署有马、步兵660人,营房73间,专辖澄海县沿海地区的水陆汛地18处。樟林汛为右营守备署下辖的6个母汛之一,有营房9间,汛兵24名,并辖苏湾都北部的东陇、鸿沟、盐灶、九溪桥等四汛。丁未(1907)黄冈起义时,潮州总兵黄金福派快马一骑从潮州城经西官路入樟林城内报讯调兵,军队出城经东官路到达灰寨,得报前方起义已平定。

樟林城内一角 陈琦/摄

樟林城内文庙“万流仰镜”匾 陈琦/摄

依据封建社会的传统,建城后必建庙。现樟林中学是当年樟林巡检司所在地,内存有“苏北文庙煎匙围田告示”碑和“万流仰镜”匾,就是当年樟林城内文庙的遗存。

由于内迁村民陆续回来重建家园,外地人也不断涌来樟林创业,社域愈拓愈广,市街愈建愈多,最后把城仔包围在腹心,樟林人讥笑是“乡包城民卫兵”。城建成后,历经250余年,民国以后缺少维修,西面城墙长满榕树,民国壬子年(1912)六月初十,海风潮致城墙倒塌十余丈,压坏民居,遂于1925年拆除。城墙石部分用于作樟东路路肩的路基石,部分用于重建风灾毁坏的南杜港狗仔嘴关闸,余石堆于港嘴沙坝,被南砂林仔肩派乡民用船运走,砌南砂乡至出海口的大堤码头。现存城基石一段。

樟林城城基石 陈琦/摄

樟林古驿道明代以前就存在,但现已不得考证。到了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王岱复建古驿塘,将宋代的小江驿改设急递铺于樟林城内许公祠前。新筑瓦屋,以供塘兵宿歇及“备上人按临,备差递文移”。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并辖鸿沟塘及饶平九溪桥铺,是官方举办的邮件传递和过往潮澄饶漳官员的接待站。(www.daowen.com)

《察院禁约碑》 陈琦/摄

潮州府 为官埔事

奉巡抚广东监察御史汪批招:依据“看得官港、沙墩、□□□□□□□□蚶坵坪等埔,先林荣等霸占,县告断明给与居民樵牧,后林荣等又复私占,将官埔为田,官港为塘”等情批,□□□□□□理刑推官郑勘明具招,呈奉本院详批:官地长与民共之。依照前官港、沙墩、坩坵坪等处港埔,□□□□□□听从民便,永为乡民樵牧之地,不准势豪仍前私占。

特示

万历丙戌年五月十五日诸排保长陈□□等呈立

过往澄饶的官道,必须通过樟林西面的“大塘”。清代初年,大塘宽广数十亩,闽粤往来必经。起初,行人过此,必须循岸绕道迂回,甚为不便。后筑小堤一条,直通其中。但堤经常崩溃,便改架木桥,每逢内涝,桥板又常被洪水冲走,交通时常受阻。雍正三年(1725),知县刘琦龄捐俸倡建“大塘桥”,桥北面一头在元通街,南面一头在塘西三山国王庙前,桥长十七丈,宽七尺,桥墩十一个,桥梁十根,用石板铺架,三个月建成。但建成后不久,“叠遭横波狂飏,外冲内激,风雨不宁,日有倾圮偃仆之患”。乾隆三年(1738),在巡宰程氏主持下,募银一百九十五两,进行重修。拆去松木,固以灰板。“留其旧墩,更其新。曲者直之,塌者理之。”[3]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又把桥修好了。参加捐银修桥的有澄海政要,如知县张实,樟林镇司、鮀浦司署樟林镇司事、武德将军林士,协镇澄海都厅、总司、粤关东陇税馆、樟林税馆等。大塘屡经变迁,现在已成一道暗渠,大塘桥名存实亡。

在重视樟林市建的同时,官方也相应重视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乾隆十八年(1753),乡众集资筑灰堤二百余丈于樟林西郊。该堤建有水关,以引东陇溪水,供给农田灌溉,洪涝之时,又能把水排出东陇溪。这样,解除了西面数百亩田园的水旱忧患。因堤形似柳枝,乡民命名为“柳枝堤”,水关命名为“高洋沟关”。

雍正九年(1731),广东澄海县东陇河泊所大使撤掉,改设樟林镇巡检司。按规定,巡检“掌捕盗贼,诘奸宄。凡州县关津险要则置”。[4]实际上巡检司还参与灾荒救济、赋税催征、狱讼调处、水利管理等等事务,实际上是县以下一级的行政机构。樟林巡检司是当时澄海县的两个巡检司之一,其管辖范围并不限于樟林,而是包括了苏湾都北部的大片地区。

一连串官方建筑的落成和官方机构的设立,使樟林逐步成为清代苏湾都的军事政治、交通、经济的中心。守备所、巡检司、河泊所、母汛、驿塘、税馆的陆续建置,为樟林后来的繁荣和发展奠下了坚固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