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山水交汇,樟林村之美

山水交汇,樟林村之美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一带有宽厚的海层,在地面的表土即明显可见。海船避过石壁头的风险之后,转过象鼻山,就由浩瀚大海进入避风塘了。若岐陇宫又抛不住锚,就会一落而撞上了龟山附近的暗礁而沉没,所以叫做“犯龟”,又称“龟散”。以食盐为主要货物的韩江商路,运输量与日俱增。樟林一带宋代不仅已有乡村聚落,更有船泊货运贸易,官方也在此一带设防、征税,初步呈现繁荣景象。

山水交汇,樟林村之美

樟林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郡之文峰”[3]莲花山,在潮州的东南沿海,一枝挺秀。莲花山的南麓,由龙船岭向南延伸,过虎腹山,有石脉显露,如巨象长鼻着地,故称象鼻山。龙船岭的西南,是一片辽阔的平原。远方,韩江的北溪似带,汇合东里溪后奔向海洋。由龙船岭下的东山埔过“牛挨磨”(地名),东行就是富有传说意味的“食饭岭”。假如自食饭岭至西浦山之间,画一直线,那么这直线之北,就可见一片坡度不大的山田,古称“三沙陂”。三沙陂平旷达五百余亩,如一天然避风塘,北面有一座建于元初至元二十六年(1289)的莲花寺,正好面对白沙铺(即今之碧砂村),乡村鳞次,与隆眼城相连接。而登高放眼,东南方向参差成列的三髻山、狮子山、仙门山、南峙山皆清晰可见。

龙船岭之东,两道起伏的山峦峙于左右。北是灯屏岭,南面的山峦尽处,就是险峻的“石壁头”。它们如一双巨大的长臂,拥抱着一片宽平而幽深的沃地——“陶畲内”。假如自石壁头至食饭岭之间画一个直角,那么直角的角尖,正是象鼻山。

莲峰一脉,钟灵毓秀 陈澄生/摄

樟林西面约一公里处是梅陇村。那一带有宽厚的海层,在地面的表土即明显可见。贝丘带断续十余公里,与南峙山麓、程洋冈虎丘山麓的贝丘带连成一线。1958年,村民在梅陇、溪西挖地时发现有锛多件,还有少量的刮削器及陶器等新石器文化遗存,但因未能及时保护和收集,遗址至今存疑。南峙山麓之内底贝丘层也曾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存,器物大多流失,仅存一骨箭簇现收藏于澄海博物馆。这一带贝丘文化层的存在是可以肯定的。1984年11月,樟林北社村民在鼎脐山上开蓄水池时,出土了大量软陶片,收集到的就有140多块,另有石刀、锛等几件新石器时代器物。[4]遗址揭示了远古时代,莲花山麓樟林一带已有人类活动。

樟林西北郊龙船岭,山间坑涧沟壑,夹杂坵陇埔园,先民攀登东面山麓,须过陶畲村、越龙船岭才能到达望海岭(今大岭)东山埔。陶畲村也称陶畲内,清嘉庆《澄海县志》卷八都图中尚有存条。陶畲内为古代畲民居住的遗址,清代称之为陶(瑶)畲村,俗称“姚畲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澄海山中有畲户,男女皆椎跣,持挟枪弩……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依山谷采猎,不冠不屦者是也。”[5]由此可见,畲人是古樟林原住民之一。

樟林鼎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到了唐代,现在的井仔泉至食饭岭之间,才有了泊船的澳头,称为“状元澳”。东面的石壁头,是峭壁险滩,象鼻山是挡住东风的屏障。海船避过石壁头的风险之后,转过象鼻山,就由浩瀚大海进入避风塘了。风平浪静,既可停泊,又可登岸“食饭”、起货。其货物运入东山埔之后,翻过岭仔头,就是洪厝埠。大批货运,正好由此发往府城。假如东风太大,船只驶不进食饭岭,则一泻到南洋,泊于岐陇宫前的凤岭港口。若岐陇宫又抛不住锚,就会一落而撞上了龟山附近的暗礁而沉没,所以叫做“犯龟”,又称“龟散”。所以澄海有句谚语,叫“抛不着岐陇犯着龟”。传说虽然只能是传说,但在石壁头下和程洋冈岐岭下,都曾发现过大船的船桅和铁锚。

到了宋代,樟林这片土地才活跃起来。

宋代潮州盐业十分发达,有小江、招收、隆井三大盐场,都是产量超百万斤的大型盐场,其中澄海的小江场居当时广东各盐场的第四位。而潮州府广济桥每年的盐饷银占粤盐课饷比例的四分之一,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以食盐为主要货物的韩江商路,运输量与日俱增。天然的河运为澄海的盐运贸易提供方便,而食货的轮转,从盐到糖,再到后来的大米,不仅激活了一方经济,更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潮州商帮。

与樟林近在咫尺的小江,在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已设盐场官。盐场官李前为了盐运,动用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在程洋冈的北面,开辟了一道贯通南北的运河——山尾溪。“上通韩江,东行十五里,至神山(即狮山)前,会水寨溪(即东里溪)入海”。[6]李前还刻诗于石,以记其事。这块石刻,长2米多,宽1米余,20世纪50年代还立于狮山道旁,过往行人仍可读到。可惜,如今仅存于清代《澄海县志》的字里行间。其诗曰:“筑堤开井易通津,神宇盐亭又鼎新。力小但能支五事,增光更俟后来人。”[7]

宋代古运河山尾溪俯瞰 吴俊才/摄

到了南宋末年,抗元武装首领陈吊眼在龙船岭筑石龙寨。莲花山下的莲花寺建于元代,寺旁至今还保留有“至元己丑,开山立石”的石刻。这是筑寨、建寺两种不同性质的集合,可见龙船岭附近在宋代末期已经是一处颇有影响的地方。(www.daowen.com)

1974年1月,在樟林东南面的外陇埔,发现一处宋代古村落遗址。有墙基,有水井21口,还出土了青釉划纹碟、白釉碟、青黄釉敞口碗、影青釉敞口碗等10件古瓷器,以及一枚印章。井壁砖、瓷器均属宋代潮州笔架山及程洋冈营盘山窑产品。[8]

元代始建近代重修的莲花古寺 陈琦/摄

元代莲花古寺建寺时的“开山立石” 陈琦/摄

元代莲花古寺专用的石洗米槽 陈琦/摄

樟林附近山上,也有好几处宋坟。有一墓碑上刻“宋·处士马公·辟望陈氏墓”。在莲花山后,又有宋代八贤之一的张夔墓,其“神道碑”现仍立于莲花古寺东侧。

樟林一带宋代不仅已有乡村聚落,更有船泊货运贸易,官方也在此一带设防、征税,初步呈现繁荣景象。

元明时代,樟林的社会经济、村落聚居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讨海”,已经成为民生之所仰。“樟林去莲花山数里,踞于海峤之间。先民生业,樵采耕耨而外,仰于海。”[9]据现存的万历二十年(1592)樟林乡所立之《均匀碑》记,当时樟林渔民不仅有网缉、鸭箔等内海作业,还有扣等外海作业。

樟林地势极低,浮聚较慢。20世纪60年代,樟林的居民,还曾经在石壁头下面的山坡田掘出茭萣(海底植物灌木)和泥炭土以作燃料。20世纪80年代,南社港附近居民挖水井时,至地平以下三公尺,也只见海土夹杂泥沙,四公尺处挖到直立的木椿和石头。樟林南社东面,是一片茭萣地,叫做“萣园”。食饭岭的山坡下,几十年前还是沼泽地(俗称“滥洋”),地土十分松软,不能种植稻谷。樟林西畔毗邻的上西陇村后面,昔年有“青龙坝堤,捍御海潮”,至清嘉庆年间,才浮聚成田。樟林建寨的地方,“槚楠丛什”“沟湖深蔓”[10],埔外是淤泥地。至道光年间,南湖堤外,还是泥坪,生长咸草。

宋张夔墓“神道碑” 陈琦/摄

樟林的先民,从山上移至浮滨的新埔之后,不屈于天,因地制宜,勤劳耕作,捕海聚市,把樟林逐渐建成为做买卖的集市性的海边村落。在明万历年间潮调刊本《金花女》中,“到樟林埠买海鲜”的事都被编入戏文。樟林海产丰饶,“鱼鲜盈市”已颇负盛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