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吉林省志艺术研究成果,戏曲剧团学术讲习班及剧作研讨会

吉林省志艺术研究成果,戏曲剧团学术讲习班及剧作研讨会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月,由吉林省剧协与吉林省艺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吉林省导表演理论讲习班在长春市举行,来自吉林省各戏曲剧团、科研、教学单位的40多位同志参加学习,著名学者曲六乙、朱文相、柳以真、逯兴才、汪人元、傅成兰、刘杏林等为学员们讲学。1988年6月24~27日,由中国剧协创作委员会、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剧本》月刊及剧协吉林分会,省戏剧理论学会和《戏剧文学》编辑部联合发起的李杰、郝国忱剧作研讨会在北戴河举行。

吉林省志艺术研究成果,戏曲剧团学术讲习班及剧作研讨会

1986年3月8日,吉林省第六届戏剧创作讲习会召开,来自全省的70多名剧作家出席会议,中心议题是如何评价吉林省当前戏剧创作差距及怎样突破。与会者围绕这个议题展开对“文学与人学、人性”“创作方法”“作家的主体意识”“舞台与剧本”“观众与戏剧”等问题的讨论。省文化厅副厅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吉林艺术学院、剧协吉林分会及省、市新闻单位人员参加会议。

1986年5月14日,吉林省剧协与省戏剧创评室邀集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座谈评剧康熙晏驾记》。《康熙晏驾记》是白城市评剧团新创作的历史剧,选取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皇帝登基这一段充满错综复杂的历史。全戏从剧本到二度创作比较完整而严谨。会上,与会人员肯定该戏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同时在场景音乐、舞台气氛、唱腔板式设计、场面调度、人物造型和舞美设计等方面也提出具体意见。

1986年5月17~20日,在大安县召开关东戏剧流派研讨会,这是吉林省首次举办这类性质的学术会议,吉林省戏剧创作评论室《戏剧文学》编辑部主办这次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省内戏剧研究和评论工作者,他们在会上就关东戏剧流派的发展历史、风格特点等进行讨论,并形成一批学术研究成果。

1986年7月,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剧协在兴城联合召开东北三省评剧艺术革新研讨会,来自三省的剧协人员、专家学者、演员代表共52人参加会议。会上共有16位代表宣读论文,与会人员就评剧的位置、评剧艺术的自身特点、评剧革新需要综合治理等问题进行讨论。

1986年7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剧协会、吉林省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吉林分会共同举办的全国新型剧种及地方小戏发展研讨会在吉林市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出席会议,共同探讨新兴剧种和地方小戏发展的艺术规律,互通各自发展的最新信息,研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986年12月,吉林省剧协召集在长春的各剧团导演召开座谈会,吉林省剧协、吉林省文化厅相关人员及12名戏剧导演参加会议,会上就如何提高吉林省戏剧二度创作水平等问题进行讨论。

1986年,吉林省剧协先后召开《田野又是青纱帐》《榆树屯风情》《风流店家》《康熙晏驾记》等8个新剧目评论座谈会,单独或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举办各种形式的理论探讨会、信息传达会、学术报告会共12场次。

1987年6月24日~7月3日,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剧协联合主办的东北三省现代题材剧本创作研讨会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和齐齐哈尔市召开,来自东北三省的剧作家、评论家、导演、编辑等30余人参加会议,探讨如何推动现代题材戏剧的创作、建设东北戏剧创作劲旅问题。

1987年8月,吉林省戏剧创作评论室在长春召开吉剧剧本讨论会,吉林省艺术研究所和省剧协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24位吉剧作家宣读和讨论23个剧本,有一些小戏剧本比较新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如:《爱情偏瘫症》《空山鸟语》《张小屁买鞋》《大山深处》等。8月,由吉林省剧协与吉林省艺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吉林省导表演理论讲习班在长春市举行,来自吉林省各戏曲剧团、科研、教学单位的40多位同志参加学习,著名学者曲六乙、朱文相、柳以真、逯兴才、汪人元、傅成兰、刘杏林等为学员们讲学。

1988年1月,吉林省戏剧理论学会、省剧协、省艺术研究所、省戏剧创评室、省吉剧团和省文化厅艺术处联合召开吉剧发展战略研讨会,吉剧实践和理论工作者50余人出席会议,大会总结吉剧诞生28年来的经验教训,围绕吉剧现状及如何正确理解和确立吉剧发展的方针、目标进行讨论。

1988年5月,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莎士比亚协会和省剧协联合召开座谈会,祝贺莎士比亚戏剧故事与片段展播成功,此次由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连续播放的37部莎士比亚戏剧故事与片段,在中国属于首创,对提高听众艺术水平和审美能力起到积极作用。(www.daowen.com)

1988年6月24~27日,由中国剧协创作委员会、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剧本》月刊及剧协吉林分会,省戏剧理论学会和《戏剧文学》编辑部联合发起的李杰、郝国忱剧作研讨会在北戴河举行。来自北京、吉林的剧作家、评论家、编辑、记者等40人参加会议。李杰、郝国忱两位中年剧作家在全国多次获奖,与会者对他们的剧作进行评价。一些人指出,他们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强烈的时代感和质朴深刻的写实风格,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新文化观念,观照人的自身、命运和心态,揭示旧文化的积淀和国民性的弱点。因而在中国剧坛上独树一帜。也有一些人认为,李杰的新作《古塔街》,在批判力量、价值取向上较其此前剧作是“倒退”,是“向旧文化、旧道德的认同”;郝国忱的新作《扎龙屯》仍有意念化、沉闷的东西,缺乏“超前意识”。同时,还对他们剧作的“小说化倾向”“失落戏剧的某些本性”“冲淡戏剧性”表示忧虑。

1988年10月,朝鲜咸镜北道艺术专家讲学团15人,由道文化局指导员金福燮带队,分舞蹈、民族声乐、舞美等专题,在吉林省延吉市进行讲学。

1989年7月,吉林省剧协召开戏剧界知名人士座谈会,吉林省、长春市戏剧界知名人士王也、王肯、李国民、高峰、白奎岷、吴茵录、梁威、李文华、李重华等在会上发言。

1989年8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主办、吉林省戏剧创作评论室、省剧协承办的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会员优秀专著、论文颁奖仪式在北戴河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研究人员共50余人,会议就当代话剧发展走向等理论问题进行研讨。

1996年,吉林省剧协与吉林省戏剧理论学会、吉林省戏剧创作中心联合举办吉林省戏剧发展战略研讨会,70余名专家、学者与吉林省主创人员参加研讨会,会议就吉林省戏剧发展的战略进行深入讨论。

1996年11月12~17日,吉林省文化厅在长春召开重点剧本讨论会,会上讨论全省剧作家新创作出来的大型戏剧剧本12部(话剧4部、戏曲8部)。

1997年,《吉林戏剧》恢复办刊,资金自筹。《吉林戏剧》是吉林省同兄弟省市进行戏剧交流的窗口,是剧协为广大会员服务的经常性联络方式,在促进吉林省戏剧创作,活跃理论批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恢复后的《吉林戏剧》设有剧协工作、名家随笔、舞台写真、剧团扫描、九州飞鸿等栏目。《吉林戏剧》集资料存储、信息交流、工作与理论研究为一身,对繁荣吉林省戏剧艺术起到积极作用。

1997年,戏剧与观众座谈会召开,就主流戏剧、通俗戏剧与接受主体的关系进行座谈。6月,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期间召开东北三省戏剧小品理论研讨会,吉林省提交的6篇论文分获一、二等奖。

1998年,吉林省纪念中国话剧发展90周年座谈会召开,吉林省话剧院(团)的人员、主创人员与吉林省理论工作者30余人参加座谈会,就吉林省话剧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进行战略性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