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65周年,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等12个单位联合举办文艺演唱会,吉林省、市领导与4 000多名群众一起纪念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演唱会上,各单位人员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的祖国》《长江之歌》等歌颂党、歌颂祖国的歌曲。
1989年9月30日~10月7日,省文化厅和长春市人民政府在长春联合举办吉林省首届艺术节(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吉林分会场)。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1)文艺演出。来自23个演出单位的近2 000名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演出20台130多个剧(节)目,包括音乐、舞蹈、京剧、评剧、吉剧、黄龙戏、满族新城戏、曲艺、杂技、二人转、拉场戏等各艺术门类。通过评比,有405个集体和个人分别获得372项奖励。(2)文化艺术展览。15个部门和单位举办吉林省艺术成果展,第二届长白山儿童画邀请展,集安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吉林省民间美术作品展,吉林省第三届集邮展览,吉林省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珍品展,吉林省美术作品展,国产新片展映和图书报刊展销等9项文化展览、展映、展销活动。(3)群众娱乐活动。长春市五大公园举行盛大的国庆群众游园活动,14个大型舞厅举行国庆联欢舞会活动。文艺演出活动突出主旋律。不少作品从不同的侧面,热情地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祖国,反映各族人民的理想追求,揭示改革年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如大型歌舞《祖国,你好》和合唱与舞蹈《祖国恋歌》,讴歌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和各民族人民在祖国大家庭里幸福生活的情景。二人转《爱情变奏曲》《双赶集》,拉场戏《老男老女》《写情书》以及一部分歌曲舞蹈作品,更是直面现实生活,以多元的视角,弘扬美好,鞭挞丑恶,揭示生活真谛。突出民族、地方特色。如朝鲜族舞蹈《喜悦》《故乡情》等,从作品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显现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及艺术风韵。舞蹈《响板欢歌》《大姑娘美》《乌拉婚礼》《啊、枫叶》等,也因其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而受到人们欢迎。特别是省歌舞剧团新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人参女》的出现,结束全省没有自己地域素材的大型舞剧的历史。这部舞剧集吉林的山水物产、风俗民情于一体,通过独特的舞美把握,使民族、地方特色与崭新的时代风采达到较为完美的结合,是吉林省多年来一部难得的艺术佳作。第一,突出艺术质量。这届艺术节上演的20台剧(节)目,是在全省各地推荐的38台剧(节)目中,经过反复和严格的筛选而确定的,具有较高的质量。第二,突出创新精神。无论是传统题材或现代题材,都十分注意内容的新颖和思想的涵盖面,注意对表现手段进行新创造,使传统与现代交织,写意与写实互补,拓宽自身的呈现能力。长春市举办13天的国产新片展映活动,共放映2 013场,观众累计143.6万人次,其中仅《开国大典》的观众就达102万人次。文化展览共接待中外观众13万人次。明清书画珍品展受到美术界的青睐,接待朝鲜、苏联、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等国外宾和台湾同胞331人。民间美术作品展汇集全省民间美术界的农民画、剪纸、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十余种类的珍品。(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