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攻赵,司马迁说是“大兴兵”,也从南北两路夹攻,并在这次用兵之后,顺手灭了韩国。
秦始皇十五年,秦国第四次攻赵。这次跟前三次不同,司马迁用了“大兴兵”三个字,表明秦始皇的决心很大,派出的部队很多。仍然是兵分两路,南北夹击。主将是谁,史书没有说,多半不是桓齮,他从此消失了,再没见过。《史记》和《资治通鉴》也没说他的去向,难怪有人相信他在攻赵失败后逃亡了。《战国策·赵四·秦使王翦攻赵章》则说,他被李牧杀死了,没有说时间、地点,所以成了悬案。如果真是那样,李牧的才华与结局更让人悲叹。
秦军此时已经夺得邺、平阳、武城,赵长城的外围据点可能全部被攻占,所以这次攻赵,秦军南路顺利到达邺,但还是没有突破赵国依托漳水、长城建起的牢固防线,而在那里停下来。
秦军北路从太原郡出兵,越过太行山,攻占狼孟(今山西阳曲)之后,又攻击至河北平原,在番吾(今河北平山)与李牧遭遇,不胜而还。李牧成了秦国的克星。赵国有这样的大将,真是鼓舞人心,又让人悲哀。
由于李牧的缘故,秦国暂时停止了攻赵,转过身来,顺势灭了韩国。
可能出于两种考虑:四次攻赵不下,再次重视起李斯的意见,所以掉转方向,吃掉韩国再说。虽然两次被李牧阻击,没能继续狠狠打击赵国,但削弱赵军的目的已经达到,因此可以回过头来,从容灭韩。
秦国首先拿赵国开刀,是想好了先灭赵,还是没想好?他们在四次攻赵之后,就转移方向,先去灭了韩国,是事先谋划好了的,还是根据情况变化,临时做出的决策?
在形势尚不明朗、决策犹豫未定的情况下,先拿赵国开刀,是可以执行的谋略,而不需要等待与商量,因为这两点秦国很清楚:一是赵国还有相当潜力,为统一事业的最大障碍,必须继续予以打击;二是在北路攻赵、中路伐韩魏、南路击楚三个方向上,北路最不容易刺激六国合纵,最利于秦军行动。
看一看秦国的时间表:(www.daowen.com)
九年,秦始皇亲政,嫪毐作乱;
十年,郑国暴露间谍身份,吕不韦罢职,下令逐客,李斯入韩,尉缭来见;
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赵。
处理完内部事情,秦国就开始攻赵,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秦始皇的决策?一个因素是大家都看得到的,即当时的外部形势:(1)赵国还有相当潜力,为统一事业的最大障碍,必须继续予以打击,才有利于吞灭六国;(2)在北路攻赵、中路伐韩魏、南路击楚三个方向上,北路最不容易刺激六国合纵,最利于秦军行动。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秦始皇的个人感情。他在赵国受了那么多欺负,以他的性情,怎么会不报复?何况他才22岁,年轻气盛,亲政以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报复赵国,这并不奇怪。
似乎可以这么下结论,由于李斯、尉缭的建议,秦始皇下决心吞并六国,尽管对于先灭韩还是先灭赵,暂时没有定论,但大家都清楚,赵国拥有相当实力,而北路攻赵又最有利于秦军行动,加上秦始皇早就想好要报复赵国,因此在权力基本稳固之后,秦国就开始攻赵。
既然攻赵没有缺点,那就干起来再说,别的问题边干边商量。不论先灭赵还是先灭韩,都是当时一件大事,秦国也没有吃掉大国的经验,必然带着试探、摸索的心理来干。秦国其实是在攻赵的实际行动中来探索吞灭六国方法,所以一边打,一边观察,一边商量对策。
这就是四次攻赵的谋略实质,秦国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来摸索扫荡六国、统一天下的办法。谋定而后动,秦国所谋定的,是先打赵国最有利,至于先灭谁后灭谁,既然一时商量未决,干脆就在攻赵的过程中,视情况变化来决定。
这个时候,山东六国被严重削弱,都不是秦国对手,但毕竟立国数百年,并称七雄,都风光过,都有自己的光荣历史,可谓根基深固。秦国虽然强大,但统一天下是一个历史新命题,没有经验可供参考,如何吃掉六国,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难免要走些弯路。秦国四次攻赵,虽然没有吃掉赵国,却摸索出吞灭六国的办法,为后面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扫荡六国做了铺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