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攻赵,秦国杀了赵军主将。
虽然秦军在第二次攻赵谋略的后一阶段失败了,但因为有实力,所以没过多久,就组织了第三次攻赵,时间在秦始皇十四年。
这一仗秦国吸取教训,重新部署兵力,从南北两路攻赵,与第一次谋略相同。北路主将是谁,史书没有讲,南路主将仍然是桓齮。北路进展顺利,攻取宜安,杀了赵军主将,他是谁,史书也没有说。南路桓齮也很顺利,攻占平阳(大概上次桓齮失败后,又被赵军夺了回去)、武城。
不过,战争就此停了下来,可能是因为韩非的缘故(详见灭韩谋略)。
另有学者把桓齮杀死扈辄、斩首十万作为第二次攻赵,把桓齮遭遇李牧大败而逃作为第三次攻赵,还说他逃奔燕国去了,他们肯定在别的资料上看到关于桓齮逃奔燕国的记载。《史记·秦始皇传》则明确记载说,秦始皇十四年,“桓齮定平阳、武城”,《史记·六国年表》也说秦始皇十四年“桓齮定平阳、武城、宜安”,没有说他跑到燕国去了。《资治通鉴》也采用这个说法。一个说桓齮逃奔燕国,一个说桓齮仍然在攻打赵国,问题出在哪里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秦始皇十三年,桓齮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十月,桓齮继续攻赵。第二层意思,秦始皇十四年秦军又攻赵,北路取宜安,杀其将军,南路桓齮定平阳、武城。(www.daowen.com)
第一层意思说了桓齮十月击赵,《史记·六国年表》也说“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因东击赵”,指明桓齮在十月继续攻击赵国,但没有说结果如何。而《史记》第八十一卷关于李牧的传记则叙述说:“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这段话正好补充说明了桓齮十月攻赵的结果,在宜安被李牧打败,因此李牧封武安君。
但这件事是在秦始皇十三年呢,还是在秦始皇十四年?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李牧是在赵王迁三年打败桓齮、封武安君的,赵王迁三年也就是秦始皇十四年,清楚地说明桓齮是在秦始皇十四年被李牧打败的,而且是在宜安这个地方。但《史记·秦始皇本纪》则说,秦始皇十四年,秦军北路攻赵,杀了赵国将军,桓齮在南路攻赵,定平阳、武城,他不仅打了胜仗,而且根本没有在宜安。前者说秦始皇十四年桓齮在宜安被李牧打败,后者却说他在南路打了胜仗,根本不在宜安,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如果把问题这样理解:桓齮在秦始皇十三年10月“因东击赵”,绕出赵长城,战斗持续到秦始皇十四年,在宜安遭遇李牧,吃了败仗,李牧因此封武安君;秦国又在当年组织第3次攻赵,北路取宜安,杀赵国将军,南路桓齮定平阳、武城,上述两种说法就统一起来了。
但是李牧哪儿去了呢?他为什么不出来抵抗秦军?《中国军事通史》认为他又回到代郡防御匈奴去了。如果是这样,那表明秦军的攻击速度很快,在李牧还没得到命令,或者说还没来得及回师,秦军就在南北两路夺取三城,同时又因为韩非的缘故,秦始皇命令秦军停止攻击,所以李牧没有南下,第三次攻赵由此结束。
《资治通鉴》记载说,秦始皇十三年,秦师败绩,桓齮奔还,李牧封武安君;秦始皇十四年,桓齮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十四年的事情没有错,与《史记·六国年表》一致:“桓齮定平阳、武城、宜安。”十三年的事情则有问题,桓齮攻赵跨越两年,司马光没有写明白,结果增加了误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