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昭王是怎么溺水而亡的,历来史学家与后人都有许多说法。一种说法是周王朝的官方记录,也就是《竹书纪年》里说:“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很含糊,如果你不看背景材料,你会觉得,楚国太好玩了,于是昭王去了那里玩得太开心,结果乐而忘返了。
这当然是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说法。
另一种是楚国方面的说法,就是周昭王这个人太不仁义了,到处招人嫌,为了看个野鸭子跑到南方来扰民。荒唐失德这种标签通常都是贴在那种死得不好看的君王身上的,凡是死的都是昏君,凡是昏君一定是乱来的,爱吃爱玩爱女色好奇心重,比如商纣王为了妲己造鹿台,隋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亡国。于是广大人民愤而反抗暴君,造出一些用树胶黏合的大船,周昭王坐上去就很大快人心地沉了下去。
这种说法最有记录可查的就是楚人屈原在《天问》中写道:“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惟何,逢彼白雉。”意思是说:昭王这家伙啊,为了看白毛野鸭,跑到我们楚国胡来,掉到河里真活该!
有一点需要明确,屈原是楚国人,这是站在楚国立场讲的话。可是文化人就是厉害,就因为屈原名气太大,所以后来许多人就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后来的《帝王世纪》也跟着说:“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舟进。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
这其实反映了两种说法,一种是昭王扰民论,而另一种是楚国阴谋论。
周王朝到周昭王手里,几代下来基本上顺风顺水,偶有些波折也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楚国却不一样,从一开始是被人打得流窜到荆蛮之地,到后来被迫称臣,自己内部还部族林立不停打仗。
第一次南征,楚国还没从一盘散沙的状态中反应过来,打了败仗,但是很快他们就团结起来,打跑了侵略者。
第二次南征,周王朝中了地形不利的埋伏,六师皆灭。六师是多少人呢?商代时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所以一个“师”就是两千五百人,六师就相当于一万五千人。而且这一万五千人是王朝的精锐之师,是王军。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当初商灭周兴的那一场牧野之战,不算那些虚头的临时奴隶,其实真正决战的,也不过是商王朝的两三万人马和周王朝的十几万联合军,周王朝自己的精锐部队,应该也就是三万人左右。
所以这次周王朝的损失相当大,而周昭王不应该在大败以后,满脑子急着复仇,不顾国力再次发动战争。这就如同当年的商纣王伐东夷一样,被套牢了不能斩仓止损,而是满脑子的再加仓加仓,直至最后崩盘。
如果说前两次南征,不管是周昭王还是满朝文武,都多少有点适可而止的心理,那么第三次南征,整个周王朝上下就只剩下一种声音,那就是“复仇”。堂堂大周朝居然中了楚国蛮子的诡计导致“六师皆丧”,这是绝对要复仇的。(www.daowen.com)
而就算楚国内部当初曾经有过投降妥协的声音,当周王朝的大军以复仇姿态压过来的时候,立刻也凝结成铁板一块了。
于是,心怀恨意的“老百姓”献上了足以吸引周昭王坐上去的大船,最终让天子溺水而亡。
当然,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否能够造出如此高技术含量的船,正好开到江中心就会沉,而不是停在那里就散架了或者能够撑到过了江才散架之类的,大家自然还是有疑问的。
所以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当时周昭王亲率大军南征时,楚国人吓得赶紧来请罪投降。请降自然会带礼物,还得是不轻的,分量十足的礼物——那就是铜山出产的一个天然铜块,重达几百斤,还有一块未雕琢的孔雀石,分量也不轻,足有百八十斤。
于是有了第三种说法,船是被压沉的。
当然,如果把第二种和第三种说法结合起来的话,那么这条船就万无一失地沉定了。
周昭王沉下去的那一片水面,后来被人们称为“天子湖”。
在一片混乱中,周昭王的尸体被捞了上来,然后周军快速撤军并且秘不发丧,只说周昭王着凉了,直到回镐京后才宣布他已经死亡。
两次的“六师皆丧”,尤其是周昭王这种倒霉的死法,使得周王朝从君威到军威都跌得一塌糊涂。
历史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画上了一个重重的记号,因为自周昭王溺水而亡之后,周王朝就渐渐走上了下坡路。而楚国打赢了这一仗以后,国民信心增强,短时间内国家不怕战争再发生,大力发展生产,国力日益强大,逐步走上了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