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丽新楼塔-一个团结、热情、直爽的楼塔人之旅

美丽新楼塔-一个团结、热情、直爽的楼塔人之旅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楼老先生笑着说:“我们是楼塔人,团结、热情、直爽是楼塔人的本性,欢迎你来楼塔。”正当我在左看看右望望时,站在不远处的三位楼塔大妈异口同声问了:“你要回去?”难怪采风回来,有文友发微信:“逛一天楼塔,做一天神仙。”

缪 丹

心心念念,一直想去楼塔,却一直未去成,这次,有幸随作协采风团去了楼塔古镇,我怀着敬意走进了这个积淀千年的文化古镇。

我虽写过一篇《天籁之音“细十番”》,但在这次采风前,对“细十番”的了解只是听说,以前也只有在电视上观看过。

这次走进楼塔,不但参观了气势宏伟的楼氏宗祠和富丽堂皇的楼英祠堂,追寻了一代名医楼英的印记,感受了楼塔古镇的人文魅力,还有幸在楼英祠堂前观看了“细十番”这一曲调高雅的民间乐曲的演奏。能如此近距离地观看“细十番”的演出,领略它的魅力,这在我去之前是没想到的,于是直呼:“这次来得太值了!真的很感谢。”

楼英祠堂前,白色马头墙上,挂着一面传统的用竹编制的簸箕,簸箕又圆又大,中间写着“楼塔”两字,边上注着一排小字——建镇于公元897年。白墙黄簸箕,还有那黑色的字,很素雅,也很显眼。马头墙前的12个民间艺人,穿着红色唐装,很喜庆,他们坐在各自的位置,用不同的乐器,吹、拉、弹、打着。我虽然叫不出乐曲的名字,但能感受到那或欢快、或高扬、或激情、或喜悦的气氛,在那清丽、悠扬悦耳的演奏中,我时而静静地用心观看,时而拍下一些视频,存在手机里,好反复听慢慢体会。

当演奏结束后,师友们都去参观祠堂了,而我,还恋恋不舍地站在原地,好想再听一会儿这华丽典雅的演奏呢。我轻轻地走到这些演奏家的身边,细细地一一看着这些乐琴、琵琶、提琴、板胡等,以为这些乐器和平常的乐器有所不同,才会奏出这么美妙的乐曲呢。我由衷地和“细十番”协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楼正寿老先生说:“有幸观看您们的演出,真是太美妙太震撼了。我想和您合个影,可好?”也许楼老先生看出我对“细十番”的喜爱和对他们的敬意,他欣然答应,并让我坐在他的位置上拍照留存。边上那个弹琵琶的女老师竟然热情地说:“要不你穿上我这衣服吧,这样更像些。”她边说边解唐装的扣子,我怕太过打搅,立马摇着手,笑着说:“谢谢谢谢,这个不用了,我装装样子过把瘾就是。”

坐在楼老先生的主位上拍照,似乎总得装个手势吧,于是他热心地、意态天然可亲地亲自指导我怎么敲打,楼老先生真是热情热心,解事解人,德艺双馨呐。

道别时,我发自内心地说:“你们真好,真热情。”楼老先生笑着说:“我们是楼塔人,团结、热情、直爽是楼塔人的本性,欢迎你来楼塔。”(www.daowen.com)

正如楼老先生所说的,楼塔人是热情的,通过这次采风,我深有体会。那天,在祠堂内的其中一间,刚好有书法家们在挥毫泼墨,章槐诒老师的书法笔法纯熟,以墨达韵,他的字豪放、大气又不失灵秀,一向喜欢字画的我,见一个农民书法家写出如此灵动的字,立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问:“如何能求得墨宝?”没想到章槐诒老师爽快地说:“你喜欢?喜欢我送你!”然后让我自己挑选一幅,当我拿着三幅字举棋不定时,他也许看出了我都爱不释手吧,于是向边上的楼塔朋友们说:“这三幅都送给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吧,你们要的,我再写过。”边上的看客们连连点头说先送给客人好的。就这样,我满心喜欢,满载而归。

当我手捧这三张书法出了祠堂,去追赶我们的采风团队时,哪曾想到,路盲的我,见到那些都是差不多的青砖黑瓦、幽静巷子,以及成片的明清建筑房,我又迷了路。正当我在左看看右望望时,站在不远处的三位楼塔大妈异口同声问了:“你要回去?”

“对,我想回去,但不知往哪儿走?”我不好意思地说。

“喏,往这儿一直走。”大妈们为我指着路。

道谢后,我欢快地追赶“大部队”去了。

“古韵楼塔、清水小镇”,楼塔,除了有古韵,还有灵动,而最为难得的是,楼塔人的真诚热情,这样的楼塔古镇,怎能教人不爱?难怪采风回来,有文友发微信:“逛一天楼塔,做一天神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