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性

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性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深刻反思人治的危害和弊端,坚定了准从宪法权威的决心。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建设法治中国的一次重要宣誓和承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中国梦,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性

我国是封建制度历史最长的国家,对王权崇拜、对人治遵从,人们的法治观念不强,缺乏对法治的理解和敬畏。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标志着我国逐步从人治走向法治,但基础依然薄弱,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得到贯彻。“文革”十年动荡表明,人治意识、王权意识,在人们心目中没有泯灭。“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深刻反思人治的危害和弊端,坚定了准从宪法权威的决心。邓小平认为当务之急是做好两件事情: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他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跟着改变。”必须加快我国立法的步伐,做到用法律的形式确定关系和用法律的途径解决矛盾,总之,“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1982年,修订的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它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范围、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等。其根本特点是,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它规定,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确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内容。后期对它作了4次的修订,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宪法进行了四次修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建设法治中国的一次重要宣誓和承诺。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理念上升到国家高度,标志着我国今后将彻底改变权大于法、权高于法的官本位意识,根本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法治乱象,树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司法权威,向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迈出坚实的一步。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更明确了“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中国梦,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