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一)历史经验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共领导,带领全国人民医治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接着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要标志,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制定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
之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总是根据历史条件、形势任务、机遇挑战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1978年底,面对国内的困局和国际竞争的压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起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接着“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载入宪法,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这是我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发展思路发生根本转变——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大进社会建设成为“四位一体”。提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在党的建设上增加了反腐倡廉这个范畴。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制约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成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www.daowen.com)
纵观30多年的快速发展历程,我们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奇迹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趋紧、环境恶化、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代价,甚至贪污腐败问题也实现了党政军、各省市自治区的全覆盖。
(二)以“中国梦”为统领,不断完善发展理念
2012年底,刚刚当选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用以表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概括十八大提出的建党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成为新一届党中央的名片。
2013年1月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从严治党要依纪依法严惩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同志作了如下说明:“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这次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将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总结大会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一并概括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2015年10月,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和重大举措,特别是创新、协调、绿化、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未来五年描绘了国家发展伟大蓝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