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产党人为共同富裕而斗争-历史使命成果

共产党人为共同富裕而斗争-历史使命成果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为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理想进行了长期的艰辛而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共产党人为共同富裕而斗争-历史使命成果

1.马克思主义诞生前的西方“共富”理论发展

人类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对共享财富的企盼是共同的,它不分国家地域、不分民族、信仰,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以与中国相隔万里的西方各国为例,我们同样看到了这种追求。

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著《理想国》主张“正义”——人类关系的和谐、多数人利益的体现,到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产生之初反对为富不仁,主张实行财产共有,共同消费,彼此平等互助;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禁欲说教,大力歌颂人的感性欲望和世俗享乐、追求平等和幸福,以及文艺复兴后期,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揭露和抨击现实社会的罪恶和贫富对立,幻想共同劳动,按需分配的理想国度,到19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空想社会主义主张消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我们看到了西方思想家们从古代到近代关于“共富”理论的发展过程。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与理论相悖的社会现实——阶级压迫和剥削,多数人贫穷和少数人富裕的对立。

2.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了,它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针对新的实际进行的划时代的理论改造和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关于发展的思想,创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地继承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同时也批判地改造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指出阶级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唯一手段,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理论中,我们也看到了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论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在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里,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达到了高度而完美的结合。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预言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集体财富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社会就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从而人人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在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上,马克思强调了发展生产的重要性,生产迅速发展最终导致生产以所有人富裕为目的,“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无比充裕的物质生活,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6]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论与以往的各种各样的民富、共富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

(1)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共同富裕社会的理论坚定而清晰,它来自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的规律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是科学的,而不是从均贫富、公平、正义等理性原则发展来构想未来的理想王国

(2)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剥削和压迫,不能共同富裕。一是因为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二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发展又不是发展水平很高的结果。因此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在公有制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3)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生产力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获取国家政权之后才能实现。

(4)马克思主义关于走向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同富裕的设想是辩证的发展变化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就指出:关于《宣言》的“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7]()。我们看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宣言》中的一些原有写法都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些意见在实践方面毕竟是过时了”[8]。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但并没有规定统一发展的模式,也没有像空想社会主义去设计那些细节,去设想千年不变,而是一定要根据它所处的历史环境

上述诸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共富理论与形形色色“共富”理论的根本区别,也是马克思主义共富理论的基本特征。

3.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为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理想进行了长期的艰辛而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改造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告别了生灵涂炭、穷愁悲苦,开始走上了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创造性地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统治地位,人民群众成了社会的主人,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和发展,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之旧中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与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社会财富还不是极大的丰富,人的生产能力和思想觉悟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各尽所能”的地步,人民需要激励机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在确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的同时,也注意调动其他所有制形式的积极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成果表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党一直没有放下“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旗帜。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更进一步提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要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旗帜在高高飘扬,共同分享改革成果,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路的声音成了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让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精准;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www.daowen.com)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的不懈追求。这种追求一直呈现着两个鲜明的特征:坚持不懈不动摇;与时俱进有发展。

4.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永远高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旗帜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旗帜,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追求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出现了不少有违改革初衷的现象,如两极分化,人们的收入差距在扩大,贫富对立,不少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权钱交易,贪污腐败,胡作非为,他们本应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却成了人民利益的剥夺者,人民对此十分不满!

中国共产党人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正视了,才能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感,正视了,才会制定解决问题的良方。

习近平同志讲实现十三亿多人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为此要坚持把共产党建设好,凡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都要彻底医治,凡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都要坚决祛除。从严治党、管党,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坚决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信仰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肌体是健康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之路就充满了希望。

为此我们还需要实行一系列的战略政策措施。如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一次联组会上所说的:我们党的大政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解决就业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现在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财产制度的存在和发展还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2016年3月2日《光明日报》陈先达同志的文章《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中引了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恩格斯在回答“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时,明确地说:“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9]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私有制也还不断地滋生着私有观念,在一些人中滋生着为追求资本利润而不择手段、违法乱纪的行为,私有制也容易产生贫富分化。但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种种保障,也有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种教育,我们能永远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拒绝全盘私有化的思潮,我们能通过发展生产不断增殖社会财富,努力保障、改善低收入劳动者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民生问题,让人们充分享受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

作为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一定要永远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永远高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旗帜,永远铭记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信念,脚踏实地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想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注释】

[1]《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年版第32页。

[2]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九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年版,第262页。

[5]同上,第273页。

[6]《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1972年版,第633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年版,第228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年版,第229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95年版,第2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