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承琪
莆田华亭人民公社所属有一小村庄曰柳园,附近乡人,一说起柳园,便能联想到卓氏骨科与卓氏武科。甚至百里之外,知柳园者,亦知卓氏骨科与卓氏武科。欲问,卓氏骨科与武科何以若是有名、其成功之道何在,必须从前清末叶谈起。
前清末叶,卓氏高祖卓彦,号达三,幼家贫,佣于姐夫家。姐夫为富不仁,待之甚薄,达三愤而还家,刻苦务农,勤劳俭朴,忠厚待人,事母至孝,年卅四而始娶。尤能奋发自励,家道日盛,富渐甲一方,周贫济困,深得人心。善交游,四方挟技奇人,尤能以礼相待。习武习医,实为卓氏骨科和武科成就之先导。达三生六子,皆成家立业,尤以第六子奇英为最。
卓奇英生八男二女,八男皆习武术,且均有功名。奇英得达三传授医骨之术,代代相传,迄今方兴未艾。
奇英于前清咸丰辛亥年(1851年)中式武举人,所授门徒中进士者有后洋方某与外墩彭某。八子中,次男元徽,六男元岩为邑庠生(俗称秀才)。长男元瑞同治丁卯科举人。四男元川、五男元庆,同治壬午科同榜举人。元川先后任漳州都阃府守备及兴化府守备等职。元庆中举后授云南云骑尉,但因亲老道远,坚辞不就,乃居家奉亲,授徒习武,并于奇英暇时,接受正骨医术,编为医籍,长期实践,积累丰富经验,所授徒弟中式举人者有莆田南门外郑斌廷等多人。生前医好骨折病人,何止千百。病家常以忍痛忧愁而来,春风满面而去。约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莆田驻防军海军陆战队团长杨廷英之弟杨震宇因堕马折臂,差成残废,闻元庆精于骨医,乃求医治,经元庆临床施术,不久即告复元,杨曾赠一谢匾,题曰“刀圭起废”。诚可谓众病家共同之心声也。然则医术之精,固为重要,而医德之诚,尤为可贵。盖卓氏骨科,非特世代传术,且亦传德,如贫寒病家,常受到赠医而兼赠药之惠,于是声名远播。且随侨胞渡海,及于他邦。现在吉隆坡有卓福律,泗水有卓承雅,彼等不特在商业经营上有所成就,且能本先人医骨知识,为侨胞及当地人民提供有益之医骨常识,并将祖传秘方,制药施赠,为侨胞及当地人民服务。七男元崧,光绪丙戌科中式进士,钦点花翎御前侍卫,后因病逝世,年仅27岁,故平生事迹较少。八男元岗,光绪乙未科中式进士。钦点蓝翎御前侍卫,后授安徽凤阳府守备。不久奉旨派往南洋陆师学堂学习,毕业后任福州马尾讲武堂炮科教习。莆田人马英、马哲、侯昆仲、陈东甫、朱焕星(妙哉)、梁济川(富儒)、阮炳南、卓为杰、卓为立、仙溪人傅密(云岩)等,皆炮科毕业生也。民国初年,粤军许崇智部奉孙中山命令入闽,莆田民军杨雷霆部编入许军,元岗尝与张琴(治如)在该军共事。元岗之侄卓日升(元徽之子)在杨雷霆部任连长,杨雷霆之死,日升曾受株连,其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方告无事。许军返粤后,元岗亦返里家居,亲教儿孙耕读。长子阶升乃省优级师范毕业,此时亦在家务农,日承庭训,自学医书,颇有心得,乡人小恙,多往请教之。元岗对乡里及地方上公益事宜,如造木桥、筑溪坝、开山种树、创办学堂等,皆乐为之,不遗余力,尤以对教育事业最为热心。经其手先后创办之学堂有奋兴学堂(设在柳园紫祥楼),文新学堂(后名文兴学堂,设在华亭天寿寺)、新华小学(设在华亭),对宣传新文化,培养新人才,均有一定贡献。现在华亭中学,即新华小学之原校址也。元岗在世时,为谋新华小学之发展,而苦经济不足,不顾年事已高,曾拟组织人员赴南洋向本邑华侨募捐,作为发展该校经费,当时因病不果其行。元岗臂力过人,又精武术,弓箭刀棒之技皆精。光绪乙未年(1895年)由水路北上,入京应殿试时,在船上遇歹徒十几人,蛮不讲理,持械行凶,元岗夺一棒横扫之,众械落地,俯首求饶,其事方寝。在殿试骑射项目中,射中全部18箭,观者称羡不置。元岗七十寿时,张琴(治如)、关陈谟(勋甫)两位乡贤均为文祝贺,文内述及在旧京交往之事及出京后事迹较详。惜此两篇文章均于“文革”期间连同江春霖(杏村)侍御之墨宝(对联,联句为“袖中一石未经眼,海上奇云欲荡胸”),损失无存。张氏在祝寿文中称卓氏为八闽望族,卓氏有八龙之嘉誉。并曾说卓氏科甲冠八闽,八闽做大官者不乏其人,而同胞八人皆科甲出身,应首推卓氏矣。
卓氏武科之盛,当年朝野皆知。曾由兵部尚书闽浙总督杨昌濬奉旨颁发“五子登科”、“六子科甲”两方匾额,悬诸卓奇英主屋内外大门上方,以昭褒扬。因之五子登科便成卓奇英古屋之别称,而五子登科卓氏骨科之称,亦悬诸病家之口矣。此两匾在“文革”期间受到破坏,但尚能看出主要文字,为上述资料提供部分根据。初卓奇英并不富有,故八子中前六人仅中式举人或邑庠生而止,至第七子、第八子方能凑足盘川入京应殿试,一试即中。(www.daowen.com)
卓氏当年练武所用之弓箭大刀,“文革”前尚存一部分,现已无存。练武所用之大刀轻重不等,轻者百余斤,重者三百余斤,早已被送去炼铁,现仅存有“义勇石”数块,其重量分百余斤、二百余斤、三百余斤数级,保存在当年练武帐房称紫祥楼楼下。其为物也虽曰石耳,抑亦有保存价值之古文物欤。
夫武之义动也,动则易损,损则必思有以挽之之道,医骨之术,于焉需矣。故卓氏骨科武科相辅相成,精益求精。卓氏骨科与武科齐名,不亦宜乎!其后考武制度虽废,而卓氏骨科医术医德,代代相传,无有止境。现五子登科,精骨医而能克绍箕裘者,实繁有徒。惟达三之五世孙卓渭南自幼随乃祖元庆,乃翁鳌见习医骨,耳濡目染,日积月累,经验丰富,曾收乃祖元庆所遗《卓氏世传正骨医术图解》一书,连同经验记录加以整理,其序言系元庆生前自序,斯著问世,必将与渭南诗画及书法并传后世也。
卓氏骨科,驰名远近,卓氏武科,称于朝野,既如上述,然其成就之道,厥惟勤学苦练而已矣。盖卓氏武科,自卓奇英中举之后,几代子孙,更能立志苦练。在演武厅里,演武场上,挥大刀、使棍棒、举重石、较拳技,在驰道上,驰马射的,夜以继日、饥而忘食、不怕累、不怕伤,师徒对阵交锋,兄弟互学论战,一旦走上试场,得心应手,成绩斐然。至于传授医骨之术,其要亦在勤学苦练四字下功夫。故当医骨施术时,受业者皆全神贯注,手到心及,每例必观,每术必研,实践结合医理,先后医例,必加对比总结,故受业者既能继承,又能加以发展,达到世代相传而不坠。考武制度虽已久废,而苦练精神,仍多足法也。医骨之术,日新月异,而勤学精神,乃不可少也。故曰卓氏骨科武科成功之道,勤学苦练已也。惟时代不同,勤学苦练之目的自异。今之学者,首在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争光。卓氏后代,将本先人之道,在新事物面前,进一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四化”而贡献力量。
《莆田文史资料》第7辑,198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