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茂 俞焕章 李遵瀚
李健颐,字孝仁,号梦仙,出生于1896年,原籍晋江县池店乡。清末,其父李昭明携眷来平潭县城业医,兼营“益源”货栈。
李健颐早年随父学医,稍长助理商务,业余勤读医书。成年以后,先后在平潭县城的“广德春”、“安兴”药店行医,医效良好,深得病家信仰。
当时平潭医界墨守成规,同业相妒,而且社会上开始出现西医排斥中医的现象,甚至政府曾一度下令取缔中医中药。中医面临着被摧残的逆境。李医师目睹现状,忧心如焚。这时福州名医郑芷源正在平潭当小学教员(人称“郑教员”),李医师和他一起几经筹划,于1929年发起成立“平潭医学会”,郑任会长,李当理事。他们以平潭医学会名义,声援本省各地中医、中药界,针对取缔中药问题,向上请愿、呼吁、抗议。由于各方共同努力,迫使当局收回成命。此后年余,郑芷源病逝,李医师独力难支,又缺乏经费来源,医学会不得不停止活动。到了1935年,李医师又与本县林觉民医师一起,在医务界中广泛开展继承中医遗产的宣传工作,于这年11月20日成立“平潭县国医公会”,林任主任,李任常务委员,对中医中药的学术研究起了推动作用。
1932年以后,李医师开始致力于药物的研究工作,费了不少心血。他认为,继承中华医学传统是对的,但药物拘泥于“遵古炮制”的老习惯,不利于提高疗效,应该加以改进。他从多年行医的实践中觉察到,口服中药汤汁效果不尽显著,而且多病的人常因服药过多,产生畏药情绪。于是,他开始试制中药液剂,用于注射,根据中药物的性能,参考以往的验方,配制了“二一解毒注射液”,能治疗多种病毒炎症,如斑疹、猩红热、疯狗病,甚至鼠疫、脑膜炎之类的瘟毒危症,注射此药,都有明显疗效。
接着,李医师又创制了多种丸、散、丹、膏,增加了中药成药的品种,如“八宝万应丹”、“咳嗽粉”、“疥灵膏”、“疟敌”等药,都有较好的疗效,在外省不少地方推销。本县林松圃先生患泻疾,服了“八宝万应丹”,药到病除,感激至深,特地赠诗鸣谢。诗云:
泻疾缠绵欲治难,蒙君投药便平安。
东岚国手人人颂,八宝丹真活命丹。(www.daowen.com)
李健颐医师不仅认真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常到各地拜师求教,广交杏林知友,不断取长补短,医术精益求精。他乐于把自己的经验公之于世,为治病救人贡献力量。1926年,江苏武进县名医张赞臣在上海创办《医界春秋》(月刊),发行全国。李医师先是订阅研学,继而撰文投稿,被聘为“特约撰述委员”。他的一部分医案、验方在这个刊物登载之后,经外省一些医务界采用,疗效不错,得到好评。
1932年,福清县俞慎初创办现代医药学社,李医师受聘为董事。该社出版的《现代医药》(月刊),多次刊登他的文章和医药经验。浙江嘉善县叶劲秋主编的《现代名医验案》,也选登过他的验方和医案。河北盐山县名医张锡纯编著的《衷中参西录》一书,曾介绍李医师治疗鼠疫的经验。浙江吴兴县叶桔泉编著《增纂国药新词典》时,请李医师为之题赠序言。江苏澄江县承淡安是一位针灸专家,解放后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以及江苏省中医校校长等职务。这位举国闻名的针灸专家主编《针灸杂志》,也曾聘请李医师为“特约撰述”。1934年,承淡安先生东渡日本,考察针灸学术,回国后编著《针灸治疗秘籍》,请李医师为之作序赋词。
此外,上海的《中医世界》、《医学杂志》、《光华医学杂志》、《健康杂志》,以及台湾的《台湾皇汉医学》(月刊)等刊物,都登过李医师的作品。
鼠疫系烈性传染病,福州一带称为“老鼠疫”。清末以后在江南流行甚广,抗日战争期间,此病在福建各地成为极其严重的瘟疫。当时苦无良药,一人得病,满门成灾,一村传染,邻村遭殃,一时谈鼠色变,人人自危。李健颐医师为医治鼠疫恶症而殚精竭虑。他广集良方,研究配药新法,还创制了中药注射液,采取预防、服药、注射、针灸和病后卫生护理等综合疗法,颇见成效。他费了十年时间,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参阅数十种医药刊物,写成《鼠疫治疗全书》,于1933年出版。许多医界名流为之作序题词。此书从理论到实践,从配方、制药到医疗、护理,都有新的见解。出版后发行各地,受到重视。后来李医师受聘到莆田县国医专科学校,担任瘟病学的教学工作,就是以手著的《鼠疫治疗全书》为主要课本。
解放后,李健颐医师在省中医研究所工作。平潭县至今还有不少人想念这位对中医做出良好贡献的名医。
《平潭文史资料》第4辑,198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