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灿 林斌龙
风光秀丽的闽南地区有一座名闻中外的古宫,名为慈济宫。它坐落在龙海县内的白礁村,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为白礁宫。
海峡彼岸的台湾省台南县学甲镇也有一座慈济宫,其形体布局,建筑风格几乎与闽南的白礁慈济宫一模一样。
海峡两岸的慈济宫正殿里,都祀奉着旒冠道袍的“保生大帝”,即闽台俗称的“大道公”。这“大道公”到底是何方神明?在潮汐起落的九龙江畔,很久以来就流传着这样一些带着神秘色彩的故事。
宋朝时候,福建的白礁出了一个名传遐迩的民间医生吴夲(音滔)(公元979—1036年)。吴夲出身寒微,因父亲吴通患病无钱医治而死,便发愤学医,苦练岐黄,终于精通医术,擅长针灸。《闽书》旧志记载,吴夲使用一根五寸长的铜针,在患者经络上施针,使气血流畅,再辅以汤药,搽以膏方,“虽奇疾沉疴,立愈”。人们最为乐道的是,吴夲治愈宋仁宗母后重病的故事。据说,宋仁宗母后患乳癌,太医久治不愈,日见消瘦,只好广征良医。正在京华云游的吴夲揭榜入朝。仁宗皇帝瞧不起这位浪迹江湖的“赤脚大仙”,存心想试试他的本事。于是暗叫宫女将按脉的丝带缠于母后的床架。坐在客厅的吴夲略抚丝带,惊叫:“此乃木也,病入膏肓,命休矣!”仁宗又命宫女把丝带系在咪猫身上,吴夲马上喊道:“何化兽耶?”仁宗惊服,这才命将丝带缚于母后的腕脉,细诊之后,吴夲蛮有把握地说:“托皇上洪福,母后之疾,不日可愈。”他隔幔施针,灸以艾柱,并从背上解下药葫芦,倒出一些丹丸,嘱咐早晚吞服。数日后,“母后乳疾速愈,福躬无恙”。仁宗封他为御史太医,永留朝廷。但吴夲却告辞说:“我志在修真,拯救苍生。荣华富贵,非我所愿。”仍旧背着他的药葫芦,云游天下去了。
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闽南瘟疫流行。吴夲带领他的子弟四乡奔走,救人无数,时人誉为华佗再世。逾两年,五月初二,吴夲在白礁村前龙池岩攀崖采药,不慎跌伤。不久,卒于家中,享年58岁。吴夲一生“以医名天下,以济人救物为念,而又不取人一钱”(《同安县志》)。他的医德的确令人仰慕。闽南百姓出于对他崇敬、缅怀之情,谥之为“医灵真人”,并自发筹款,在他家乡白礁村盖了龙湫庵。“偶其像于龙湫庵”(《吴真人历史纪略》)中,以为纪念。
吴夲死后百余年,宋高宗闻知他曾治愈过自己老祖宗的顽疾,探知龙湫庵香火鼎盛,求医问卜的善男信女接踵而至,就在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特命使臣往闽督工,启用库银,在白礁村龙湫庵原址,重建金碧辉煌的三进殿宇,赐名“慈济宫”。在正殿里供奉吴夲的神像。今天,殿前还保留着“飞天神女”、“狮子戏球”等精美的石浮雕。这是宋代工匠为后人凿下的艺术珍品。到了明朝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吴夲徒弟的后代根据他传下的验方,医好了明成祖朱棣之后的乳癌。明成祖又御赐吴夲为“保生大帝”。皇后还命匠人打了一只别具一格的石狮,石狮右掌高悬刻着吴夲姓名的印鉴,派使者专程运至白礁慈济宫,这只口含滚球的石狮至今仍屹立在殿前。
经过历代修葺,慈济宫成为总面积1300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筑。它依山递高,檐牙交错,甚为壮观,殿内蟠龙石柱,斗拱朱漆,彩绘描金……可谓集宋、元、明、清历代艺术于一宫之中。当地人骄傲地把它称为“闽南故宫”。(www.daowen.com)
慈济宫不仅是一支赞颂无私济人的民间医生的动人乐曲,也是一首台湾人民同根共源的感人诗篇。
那是在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月港(今龙海县海澄镇)吹响了战斗的号角。白礁乡的成年男子组成了忠贞军,跟随郑成功渡海驱荷,收复了我国宝岛台湾。由于他们作战英勇,最早在台南县的学甲头前登陆,此后,也就在那里解甲屯垦,因为怀念故土,有些人结伴渡海返回故乡祭祖省亲。后因海上交通艰难,便聘请故乡建筑师到台南,仿照白礁慈济宫建造了“学甲慈济宫”。每年的登陆纪念日,即农历三月十一日,在那里遥拜白礁慈济宫,以表达对家园故里的怀念。遥拜仪式从早晨延续到深夜,结束时,放焰火,奏礼乐,鸣鞭炮,肃穆而热烈。台胞们向保生大帝吴夲上香、献花、献果,并用小瓦罐从学甲慈济宫前的将军溪中汲水,虔诚地捧到祭坛前,象征饮水思源,不忘祖先,台湾同胞把这样隆重的祭典仪式称之为“上白礁”。年年如此,从不间断。
三百多年来,台南县的白礁后裔,常派人回故乡谒祖进香。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台南乡亲精雕细琢了十根盘龙石柱和两根篆刻的方柱,专程渡海运至白礁。如今,白礁慈济宫前殿大门的廊檐的正殿里,就分别支立着这十根盘龙廊柱。殿前大门的两边竖立着许多石碑。剥苔读碑,可以知道历代捐款修庙者的姓名中,不少是金门、澎湖和台湾的同胞。
海峡两岸的人民把慈济宫萦系于心,共同祀奉这位“大道公”,不单是纪念一位医道高尚的民间医者,更重要的是在寄托一种对家园故乡,对骨肉同胞的思念之情。
1981年农历三月十一日,台湾省台南县车水马龙,十万人到达学甲慈济宫“上白礁”。他们隔海遥拜,热泪盈眶,高声朗读着这样的祭文:“巍巍昆仑山,浩浩扬子江。伟哉中华民族,源远长流。祖德宗功厚,子孙岂敢忘。”
台湾同胞对祖国的眷恋,历久弥深;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思念,情深意长。海峡两岸都热切盼望能够与亲人团聚。到那时,闽南和台湾同胞将欢聚于慈济宫,吴夲如果有灵,也会抚须含笑吧。
《龙海文史资料》第2辑,198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