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选编:医家类中的特殊地理环境与历史地位

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选编:医家类中的特殊地理环境与历史地位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诸番自彭享而上者可数十日程,水米俱竭,必泊此储备而后去日本;自宁波而下者,亦可数十日程,其须泊而取备亦如之,故此澳海寇必经之处”。在中国历史上出现海盗的现象,应该溯自东汉。这是海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彻底赶走海商,捣毁梅岭港,不久,俞大猷提出用松木打桩法封闭走马溪”。尽管明朝政府采取毁港办法,仍然禁止不了走马溪海商活动,“商船浮海攘利”,继续进行贩海谋利活动。

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选编:医家类中的特殊地理环境与历史地位

东山岛地处福建南端,与广东接境,是在台湾海峡口西岸的一个重要岛县,东距台湾高雄164海里,距澎湖群岛98海里,距厦门73海里,距汕头74海里,海岸线曲折,水深容泊,北有铜山湾,南有诏安湾(即古时梅岭港),走马溪是梅岭港东面的深水澳兜,溪口宽阔,群山拥簇,古炉山屹立溪之北,大帽山为东隅屏障,凤门山、孤面山巍然挺立于溪南畔上,西屿岛威镇溪口广袤的海中。古时,从大帽山奔流下泻的走马溪,分出二股支流,一抵宫前平海澳口,一抵岐下大山北麓,山水环拥,四时风平浪静,是古时梅岭港范围一个优良的天然港湾,俞大猷写道:“漳州诏安五都走马溪,两山如门,四时风不为患。去县及各水寨颇远,接济者夕旦往来无所忌避,诚天与猾贼一逋薮也”(《正气堂集》卷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诸番自彭享而上者可数十日程,水米俱竭,必泊此储备而后去日本;自宁波而下者,亦可数十日程,其须泊而取备亦如之,故此澳海寇必经之处”(《正气堂集》卷三)。《筹海图集》亦云:“三、四月东南风汛,番船多自粤趋闽而入于海,南澳云盖寺,走马溪乃番船始发之处,惯徒交接之所也”(《泉州万历府志》卷二十五)。所以,走马溪成为东西洋私人海商的中继站。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海盗的现象,应该溯自东汉。据《后汉书·安帝纪》载,永初三年(109年),海贼张伯路等率众造反于海滨。这是海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以后,从三国而至隋唐五代时期,先后爆发海盗式武装起义。蔡襄任福州太守,曾于嘉祐戊戌年(1058年)奏请宋仁宗准予在“沿海地方教习舟船,以备海道”(《泉州府志·防海卷》)。南宋辅臣李纲《论福建海寇札子》云:“臣契勘广南福建路,近年多有海寇……船舶既多,愚民嗜利喜乱,从之者众,浸成大患”(《泉州府志·海防》卷二十五)。《宋史·食货志》云:“浙闽与广南商贾”,“专海舶之利”,“敢于剽窃之舶货朝廷”,“又广招闽粤之民”,“入外番贸易”。说明了宋时海盗活动与商品经济发展有着联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海盗其实亦是海商。走马溪既然处于闽粤之间,鞭长莫及之边陲,必然有海盗商人集结于此,据文献记载,著名海商集团许栋、许西池、谢老、严山老、许朝光、洪迪珍、张维、张琏、萧古峰、林国显、吴平、曾一本、林道乾、林凤、李旦、颜思齐、郑芝龙、刘香等先后驻扎或逗留在走马溪一带。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工商业繁荣发展,滋长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要求扩大经济活动范围,发展民间自由贸易,通货外国,反对闭关锁国。”在这意志驱使下,反海禁的富户又与日本、葡萄牙、西班牙勾结,进行亦盗亦商的贸易活动,走马溪不但成为“中国海商活动中心”,也是“国际海盗商人的据点”,引起明朝政府的不安,爆发明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的著名“走马溪之役”。“为了彻底赶走海商,捣毁梅岭港,不久,俞大猷提出用松木打桩法封闭走马溪”。他主张“其澳狭广不能二里行,令乞依仿吴之法,于诏安县诸山中所产松林,择其小而长者伐而置植于其中,令潮上则没其表,汐时只离水尺许,约所费不过万余株,足以防贼舟之抛泊。又令铜山、悬钟二水寨,时出舟师巡逻,以防逆徒窃取,如此可支十余年之利者也”(《正气堂集》卷二)。尽管明朝政府采取毁港办法,仍然禁止不了走马溪海商活动,“商船浮海攘利”,继续进行贩海谋利活动。(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