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者点评海外名校的建筑之道-REVIEW05

学者点评海外名校的建筑之道-REVIEW05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大学许臻副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主管本科教学,从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和研究15年。作为“天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建筑工作坊”指导教师,连续10年参与教学工作。但接下来的设计依旧很难,如何对纤维材料进行改性似乎又是材料学专业的课题。关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及教学研究。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这约莫是国内课程所欠缺的。不过我对课程仿生的理由以及选择纤维材料的理由保持怀疑。

天津大学

许臻

副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主管本科教学,从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和研究15年。作为“天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建筑工作坊”指导教师,连续10年参与教学工作。

这个设计课最有趣的地方是将纤维材料作为主题加以设计,有一种“城会玩”的新鲜感。这是学建筑还是学纺织呢?

但仔细想想,纤维确实是生物最基本的支撑结构和表面张力的提供者,和建筑还是很有关系的。而且,自然界中的多数软体动物可以将支撑和表面张力合二为一,是高效运用纤维材料的典范。但接下来的设计依旧很难,如何对纤维材料进行改性似乎又是材料学专业的课题。就这样,思维在不同专业领域的边缘游走,尝试着各种结合的可能性,经历着各种冒险和有用无用的发现,但始终没有离开对设计本体的思考,也许这正是设计的乐趣。

东南大学

朱雷

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一级注册建筑师,曾赴日本爱知工业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学。关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及教学研究。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www.daowen.com)

这是一个起始于研究性的课题,并力图通向设计,从中也可以瞥见哈佛大学对“设计研究”的关注。它重新追溯自然材料的主题,从微观层面入手,揭示一种有机体的内在机制,但最终目标并非分析或模仿,而是通过对自然材料的学习,产生一种内在的设计生成逻辑。由此,该课题从抽象的理论分析出发,又回到实体材料的建构,在理论思考和物质实验之间来回穿梭,通向未可预测的结局,展现了一种基于科学研究的创造性的设计方法。

独立建筑师

俞挺

博士,教授级高工,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现代建筑都市院总建筑师,Wutopia Lab创始人,Let’s Talk创始人,城市微空间创始人,旮旯联合创始人。

我很欣赏这个课程鼓励学生动手试探材料多种可能性和由此产生相关的结构可能性。这约莫是国内课程所欠缺的。

不过我对课程仿生的理由以及选择纤维材料的理由保持怀疑。如果不仔细观察生物赖以生存的组织结构和建筑结构在应对环境挑战上基本思路的差异,那么仿生最终会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就此,特地强调纤维材料其实并没有说服力,而我使用这个材料的经验告诉我,复合使用更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