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海外名校建筑体验:个人感受

海外名校建筑体验:个人感受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设计结束以后,总的感觉是一个学期的时间还是太短。越是高技术的建造,政府对于它的限制越是严格。最后,需要感谢我的组员:霍飞蛟、苏曼、山本淳子。我们机缘巧合地组成了团队,夜以继日地相互学习,一起工作,为这个团队和整个项目贡献了很多灵感和汗水。没有他们,也不会有以上这些文字。

海外名校建筑体验:个人感受

课程设计结束以后,总的感觉是一个学期的时间还是太短。小组的磨合、生物学科的学习、技术上的熟练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而没有边际的探索以及不断地总结和进行判断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1.

我们普遍认为,如果这是一年的课程,那么成果将会更加的深入和具体。一方面会找到更准确的生物参照,以改良技术;另一方面也会综合考察各个步骤中的优势,整合到最终的施工方案中去。

2.(www.daowen.com)

即便是门格斯教授,依然承认这样的建筑设计方式即使在德国也是没有办法普及的。越是高技术的建造,政府对于它的限制越是严格。放在国内,如果放在纯粹的、理性的建筑学科框架中,这样的设计尝试是十分有益的,从材料构造到空间的营造都从本源进行了探索,整个课程几乎不会用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因此还被戏称为“纺织女工”展厅。但是如果考虑到为什么要建造、我们如何理解建筑等这些文化因素,这样的技术探索是否在推行技术的全球化道路上走得太远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确实依旧值得讨论。

最后,需要感谢我的组员:霍飞蛟、苏曼、山本淳子。我们机缘巧合地组成了团队,夜以继日地相互学习,一起工作,为这个团队和整个项目贡献了很多灵感和汗水。没有他们,也不会有以上这些文字。对于有兴趣参与这门课的同学,我建议一定要对生活节奏和作业强度有所准备,并自学一些基本软件操作。

▲往年的成果展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