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办学理念更新,内涵建设与外部协调

高校办学理念更新,内涵建设与外部协调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发展本科层次及以上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其实施主体是新建本科院校,同时,新建本科院校也是转型分流的决策主体之一。推进转型分流工作,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办学定位上凸显“应用型”的特点,尤其应在三个方面着重强化其“应用型”特色:其一是在专业设置定位上着重加强应用型的专业建设。其三是在服务面向定位上着重强调开展应用型的科技服务。

高校办学理念更新,内涵建设与外部协调

推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发展本科层次及以上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其实施主体是新建本科院校,同时,新建本科院校也是转型分流的决策主体之一。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协调转型分流价值取向冲突中的作用不言自明。协调转型分流中的价值取向冲突,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外部政府、社会、行业企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制度惰性,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观,找准转型分流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实现科学定位,坚持发展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真正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顺利实现向应用型教育的转型分流和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协调转型分流中的价值取向冲突,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行改革创新

1.调整办学定位:尊重规律与顺应环境相结合

办学定位关系到高校的总体发展战略,统领学校的工作全局,引导着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统整学校的办学秩序,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实现科学定位,不仅有助于学校提高办学效率,而且能够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为学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内在动力。协调转型分流的价值取向,新建本科院校首先必须确立合乎教育规律和办学实际的合理的办学定位。新建本科院校自建校之日起,就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提供科技文化服务,提升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使命,这就决定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不能脱离办学实际,盲目追求“高、大、上”,而必须根据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坚持以服务地方、服务学生为导向,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和“特色化”的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等,并据此设计改革和发展路径。

(1)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坚持“地方性”的办学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与所在区域具有天然的无法割舍的联系,并肩负着不可推卸的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只有坚持扎根地方、依靠地方、融入地方,全面、客观地分析学校的办学环境,精准把握学校所在区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旨,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前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办学,坚持以服务地方、服务学生发展为主线来确定学校在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在服务地方、服务学生中争取生存和发展空间,在为地方服务、为学生服务中获得办学所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切性、实效性和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也才能扩大学校的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凸显学校的合法性存在。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推进转型分流工作过程中,绝不能简单模仿学术型大学的办学模式,不顾学校办学实际,盲目拔高发展目标、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而必须在全面、准确地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认真听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公众等的意见和建议,合理确定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科学设置学科专业,必须始终坚持“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实现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同步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并充分发挥学校的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面向区域内的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开展教育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不同形式、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使新建本科院校真正成为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器”和学习者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加油站”。

(2)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强化“应用型”的办学定位。

推进转型分流工作,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办学定位上凸显“应用型”的特点,尤其应在三个方面着重强化其“应用型”特色:

其一是在专业设置定位上着重加强应用型的专业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在广泛调研、密切跟踪区域产业改造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的趋势动态,并充分听取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专业设置评议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区域产业链、创新链,通过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老旧专业,改造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传统专业,积极发展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复合型新专业等方式,调整、设置专业,着力打造一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并形成若干具有一定优势或特色的学科专业群,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其二是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着重突出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改造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准确把握这一发展大势,尤其是区域产业改造升级和结构性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具体来说,新建本科院校应以为当地中小企业、社区或农村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培养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咨询一线工作或者自主创业的本科层次人才为重点,着力培养进企业、到社区、留农村或创新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并保证这些人才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干得顺、留得住、发展得好。

其三是在服务面向定位上着重强调开展应用型的科技服务。新建本科院校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调整、改造升级的重点,以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明确学校的服务面向,主动对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型创新活动,把学校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努力成为支持区域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逐步凸显并扩大学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突出“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办学、优势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老牌综合性大学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在某些方面具有先天的办学劣势,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具有老牌综合性大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新建本科院校不能简单模仿老牌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而必须在准确分析自身优劣势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坚持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和改革创新,在凸显特色、提高质量上着力,通过特色发展实现弯道超车。不过,这里的特色发展并非要求新建本科院校丢掉原有办学传统和办学历史,一切从头开始,而是强调在尊重教育规律、坚持办学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办学理念、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模式等方面凸显学校的特色,实现办学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以特色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特色谋求并扩大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以特色提升学校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以特色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37]

2.变革人才培养:凸显实践与特色培养相结合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具备较强岗位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职能。推进转型分流,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办学定位的指导下,以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为主要手段,通过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体现应用型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强化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优化体现应用型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实行特色化、个性化培养,以使学生掌握较深的通识知识、专业发展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和通用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具体来说,新建本科院校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人才培养的转型分流。

(1)新建本科院校应创新以产学合作为主要途径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应在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与当地的行业协会、中小企业和其他实务部门等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深度合作,真正形成校内培养与校外产学合作培养并举的二元培养体制和校内专业教师主导、校外兼职教师参与指导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主体(注:即教师)来源的多样性和素质的多元化,并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实现学校的专业链与校外的产业链紧密对接、学校的课程内容与行业的职业标准紧密对接、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对接,从而在产教融合、合作育人过程中实现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与校外的产业发展需要的紧密对接。同时,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还应制定并完善“学分制”、“弹性学”、“主辅修制”、“选修制”、“工学交替制”、“双导师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制度,积极开发或利用校内第一/第二课堂、实验/实习/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企业生产车间、社会实践基地等多层次、多样化、课内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并通过校内的分专业、分课程、分小组教学和校外的分任务、分项目、分岗位实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合理分流,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因材施教和分类、分阶段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多样化、复合型知识、能力、素质和满足学生多样化、差别化、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2)新建本科院校应优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改革。

在广泛征求行业协会代表、合作企业代表、用人单位代表、第三方评估机构等社会组织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新建本科院校应构建并不断优化以满足职业需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突出实践取向的课程体系。新建本科院校应充分调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域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体系,采取“精简、整合、改造、优化”等措施,不断削枝强干,优化课程结构,厘清课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和衔接关系,并优化、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应用课程、实验实习实践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从而构建起以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纵横贯通、前后衔接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38]。具体来说,新建本科院校要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的原则,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中心,通过合理缩减理论教学时数,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优化素质拓展课程设计,加强选修课系列化、专门化改革,增设自主学习课程等措施,构建起以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的三位一体的专业导向型课程体系[39]。新建本科院校应及时学习当前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可汗课堂”等在线学习模式的精髓,利用各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不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提高课程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改革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主动与行业协会、合作企业、其他实务部门等联合开发、建设实践性课程,并保证课程内容的及时应用和不断更新。

(3)新建本科院校应强化能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改革。

新建本科院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就业需要、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标准,着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勤于实践、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在日常教学活动组织和管理过程中,要求并鼓励教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创新,大胆探索和实施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把企业中正谋求解决的技术难题或攻关项目作为校内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教学内容,采用项目驱动、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方式,探索和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以培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体系。同时,新建本科院校要完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和分流制度,加大各类选修课程比例,增设一定数量的自主学习课程,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专业、课程、项目、任务等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携手,合作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以企业或其他实务部门一线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并与企业、实务部门积极合作,实现企业员工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最后,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与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中介机构等合作,共同推进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的评价考核方式改革,充分发挥评价考核的导向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4)新建本科院校应深化能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新建本科院校应在系统学习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首先,新建本科院校应在日常的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向学生传导创新创业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并在全校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浓厚氛围;其次,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在实习实践指导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参与工作任务、科研项目等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在企业车间或其他实务部门工作一线等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学习实践过程中,校外实习指导老师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工作项目等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此外,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聘请成功地实现自主创业的优秀校友或其他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等优秀人才,以及政府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等来校担任创新创业指导老师,通过讲授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或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最后,新建本科院校还可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携手合作,通过建立创业基金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为有意向、有能力的学生提供创客空间、天使投资商业计划等创业孵化增值服务,着力培育由在校学生投资创办的有市场前景或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40]

3.转变科研导向:服务教学与应用转化相结合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是彰显新建本科院校合法性存在,提高学校办学影响力和可持续竞争实力的最有效途径。就当前科研现状而言,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工作首先应该调整科研定位,尽量避开传统综合性大学更有优势的基础性理论研究,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单独或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并提高应用性科研的水平和层次,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着力提升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1)新建本科院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着力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科研创新能力。

新建本科院校应在当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积极、主动地融入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当地政府机构、中小企业和其他实务部门日常管理、生产、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导向,拓展和创新科研服务形式,多途径、多渠道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开发性技术创新活动,并争取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努力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心。政府应通过行政协调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和支持新建本科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和管理技术研发机构或科技服务公司,或者通过提供技术指导、专利转让、技术入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相关企业开展深度科研合作,利用企业的市场优势和资金优势,将潜在的知识优势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合作开展科研中争取更多的外部资金和其他办学资源,增强自身的科研实力,从而在应用性科研合作中实现与企业、当地政府的多赢发展。同时,在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应积极与校外的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校积极合作,另一方面与拥有技术应用和扩散优势的中职、高职院校合作,打通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扩散的路径,多形式、多途径开展针对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解决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所面临的而自身又难以独立解决的棘手技术难题。

(2)新建本科院校应通过开展应用性研究来反哺专业教学,巩固高校的学术性本质。

强调新建本科院校从事应用性科学研究工作,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应用性科研实现知识的市场化升值,更多地获取外部资源并最终反哺学术,实现高校的发展和壮大。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工作一定要重视通过科研来服务于日常教学,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应用性科研中实现学科专业与学校事业的同步发展。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在从事应用性科研时,积极鼓励和支持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参与研究项目,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和科研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应用性科研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以实际科研项目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研讨会,以帮助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到项目研发中,实现应用性研究与教育教学的互动,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巩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专业教师通过参与应用性科研项目,及时将科研内容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实现应用性研究与实践性教学的良性循环以及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和创新,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3)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引导教师持续提升应用性科研水平。

新建本科院校应尽快制定、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激励制度,扭转当前专业教师应用性科研兴趣不大、氛围不浓、层次不高、应用转化率偏低的局面。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尽快完善专业教师聘用和考核制度,改变过去聘用和考核重“量”不重“质”,重基础性科研不重应用性科研的导向,并针对应用性科研制定诸如提供配套科研经费、减免教学工作量、职称评定中予以重点倾斜等激励性的管理制度,千方百计挖掘和发挥专业教师的科研潜能,鼓励专业教师积极从校外企业、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处获取应用性科研项目,独立或合作开展应用性科研活动,从而在全校专业教师中营造一种重视应用性科研、积极参与应用性科研的浓厚科研氛围。同时,为鼓励专业教师实现应用性科研成果的及时应用、转化,新建本科院校应尽快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引导专业教师及时实现应用成果的应用转化,实现应用性科研成果的市场增值。总之,新建本科院校必须通过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性作用,达到持续提高专业教师的应用性科研能力,提升应用性科研水平的目的。

4.强化社会服务:面向地方与瞄准市场相结合

在政府财政拨款不足、教育资源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面向地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以向社会提供优质、特色化的服务来争取更多的资源,以应用转化为导向的学术贡献求得发展,这对于彰显其社会合法性、提高学校的竞争实力、实现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协调转型分流的价值取向,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在强化社会服务时要明确服务定位,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学校自身发展,开展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工作:

(1)新建本科院校在服务社会时应坚守其学术机构的组织特性。

虽然我们强调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面向地方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筹集到更多的办学资源(主要是办学资金),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但只有当新建本科院校在服务社会过程中以获取办学资源为短期目标,以推动学校的学术发展为长期目标时,其服务社会的根本目的才能区别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和其他营利性社会组织,新建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才显得有意义。也就是说,新建本科院校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时,首先应该明确并坚守其学术机构的本质,紧紧围绕学术机构的组织特性,积极开展一些既能够给学校带来短期经济利益,又能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的社会服务工作,而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去从事一些对于学校的学术发展或长远发展毫无意义的低水平、低层次社会服务工作。

(2)新建本科院校必须面向地方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工作。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坚持“地方性”的服务面向定位,坚持扎根地方、依靠地方、融入地方,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社会服务,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彰显学校的社会合法性,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从事应用性科研活动和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高素质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所培养的毕业生实现在当地就业、为当地服务的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酌情将学校的体育场馆和健身器材、图书馆、教学和实验/实习/实训设备等向当地社区、企业或政府机构等免费或有偿使用,实现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以体现教育的公共性,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新建本科院校也可以利用学校的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向社会提供诸如为困难家庭学生提供无偿教育辅导,为当地开展科技扶贫,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宣讲地方传统文化,在当地开展普法宣传等不同形式的教育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法制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社会服务项目,以满足当地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社会需求。新建本科院校还可以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当地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其他社会组织等提供“订单式”的专业性培训或其他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以满足当地不同形式、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知识需求。

(3)为当地企业提供创新性智力支持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

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所在地的企业为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当地的这些企业大多并不具备技术改造、升级的能力或高水平的产业创新能力,新建本科院校完全可以凭借其地理优势和人才、知识优势,成为这些企业寻求创新性智力支持的最佳对象和合作伙伴。一般而言,技术改造、升级或高水平的产业创新能力均体现在产品的前期研发、实践应用和后期培训等相续的环节,新建本科院校在这三个环节均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创新性智力支持服务。在前期研发环节,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单独或与合作企业、其他科研机构、高水平院校开展问题导向的研发工作,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产品研发难题,确保研发的产品或成果能够尽快投入生产应用;在实践应用环节,新建本科院校与合作企业的工程师、一线工作人员一道分析、研究生产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利用专业优势及时化解这些技术难题,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后期培训环节,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针对企业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为企业员工提供系统的专业性理论培训,或者为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难题进行专业性的分析,并提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或实践指导。通过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性的智力支持服务,及时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升级难题,提升中小企业的产业创新能力,新建本科院校可以获取这些中小企业的科研经费资助、使用生产设备或实习实训场地、提供信息资源、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实习和就业等各方面的支持,并在长期的合作中与这些中小企业建立互惠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

5.优化教师队伍:调整结构与提升能力相结合

教师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最重要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因此,教师队伍的转型分流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关键任务和重难点,是新建本科院校推进转型分流的重中之重。根据当前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坚持发展性的原则,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师资管理制度,努力建设一支能够较好地适应应用型高等教育要求的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具体来说,新建本科院校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顺利实现师资队伍向应用型转型分流。

(1)新建本科院校要注重拓展师资来源渠道,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新建本科院校要既重视建设高质量的专职专业教师队伍,也重视打造一支能够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兼职教师队伍。对于专职专业教师队伍而言,新建本科院校要改革教师聘任和考核制度,在注重聘任来自传统综合性大学的具有较高学历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毕业生、加大其他高校高职称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的同时,注重从当地政府机关、行业企业、其他实务部门等吸收具有丰富一线实践工作经历的中层以上领导、专业技术骨干等充实专职教师队伍,保证专职专业教师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还能较好地开展应用性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并具备较强的产学合作能力,使专职专业教师队伍能够将行业企业的最新知识、信息和技术带入课堂,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始终紧跟时代潮流。对于校外兼职教师队伍而言,新建本科院校应该采取灵活的管理政策和激励制度,通过各种形式聘请行业企业、政府机构、其他实务部门的业务骨干来校担任实践类课程主讲教师或实习指导老师,或者开设专题讲座,保证他们能够将一线工作实践中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以及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产品研发或技术创新中的最新问题和解决路径等内容融入日常教学或实习指导中。在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的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努力实现师资来源渠道的多元化,从而保证专兼职教师能够发挥各自优势,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应用性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

(2)新建本科院校要持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完善发展性培养培训机制。

为尽快解决专业教师队伍思想意识封闭保守、应用型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欠缺、专业发展渠道单一等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应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畅通教师队伍的发展渠道、构建并完善发展性的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机制,以引导专业教师及时转变应用型教育的思想观念,提高应用型教育的履职能力,完善应用型教育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坚持以人为本和差别对待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教师自身实际和学生成长情况,制定发展性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应加大政策保证和经费支持力度,完善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两个平台,提高校内入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教师根据自身职业规划和学校的转型分流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有计划地前往国内外先进院校、科研院所或高新技术企业教育平台进行学历提升、学习交流或技能培训,组织教师到行业企业、实务部门等挂职锻炼或培训进修,并及时对培养、培训情况进行考核、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培养、培训机制,着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应用性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保证专业教师队伍能够较好地满足学校应用型教育教学的要求,顺利实现师资队伍向应用型转型分流。

(3)新建本科院校要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实现知识市场化。

新建本科院校应根据学校的转型分流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教师队伍进行合理分类和优化配置,并制定并完善多样化、规范化、灵活性的教师聘任、培训和考核评价制度,保证专业教师的精力、能力、素质向应用型教育转型分流,保证专业教师有兴趣、有能力、有条件从事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性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应制定并完善以应用和创业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制度及其相关的管理制度,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专利技术转让制度、校企合作利益分配与保障制度等,保证专业教师在转变传统观念,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了解市场、熟悉市场,运用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去从事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科学研究,并通过科研合作甚至自办科技公司等形式,积极寻求与专业公司合作,使科研成果及时应用转化,实现学科专业知识的商业化。在这一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应发挥组织优势和制度激励作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并通过领导核心的强力推动和不懈坚持,以及富有创业精神和竞争观念的学科团队的引领、示范,引导专业教师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投身创业活动中,顺利实现学术的商业化和知识的资本升值。

6.拓展办学资源:来源多元与优化配置相结合

物质资源、智力资源和政策资源等办学资源是新建本科院校正常运行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和保障。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政府提供的教育资源无法很好地满足学校正常运行和发展的资源需求,大多数高校均面临资源危机的社会大背景下,一方面,政府必须加大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投入力度,尤其加大对办学基础较差、资源获取渠道单一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倾斜性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深挖内部潜力,积极开发、获取内外部资源,并根据转型分流的目标,对其进行合理分流,有计划地调整办学资源的使用方向以及比例和关系,使办学资源的使用实现效益最大化,以确保办学资源与学校的内外部环境实现最佳匹配和相互平衡,保证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实践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

(1)新建本科院校应灵活架构并拓展机构职能,增强对外部反应的灵敏性和创造性。

新建本科院校应尽快改变目前内部机构职能老化、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迟钝、管理协调不力的局面,在学校、二级学院、系科和专业等各层面对原有的机构职能进行重新调整、架构,拓展和加强外部管理、协调机构的职能。这些经过重新整合或新设的机构应该能够跨越学校原有的边界,能够与校外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实务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个体等进行灵活、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一种形式是成立专业化的校外办事机构,主要从事知识转让、与产业界联络、知识产权开发、继续教育、资金筹集、校友联络等,也可以是临时成立的、以跨学科研究项目为中心的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能够把校外企业、政府机构、实务部门等试图解决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的或棘手的现实问题引入校内,并集中相关人力、物力和财力寻求解决之道。这类研究中心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他们因跨学科项目的研究需要而成立,可能因项目的完成而解散,也可能因为承接下一个项目而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因为研究中心的组成人员具有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这类研究中心能够跨越原有的学科界限,在系科与寻求合作的外部组织之间能够起到一种良好的,其他组织或机构无法取代的沟通、协调的作用[41]。(www.daowen.com)

(2)新建本科院校应多方拓宽外部办学资源获取渠道,实现办学资源来源的多元化。

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应加强内外部协调,以利于学校能够更加便利地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其他教育资源,尤其是转型分流政策的配套资金和相关政策资源,确保配套资金和政策资源(即第一渠道)在推进转型分流任务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转型分流政策的充分发酵和发散。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新建本科院校应发挥自身的知识、人才等智力优势,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机构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资助(即第二渠道),并积极争取来自当地行业企业的科研合作经费,以及工商界、各种慈善组织、国际组织、校友会、个人等的捐赠收入,合理利用学校的自营产业收入如开展专业培训的收入、组织商务性会议或其他活动获得的收入、技术专利或知识产权收入、教师自办科技公司的分成收入、科研成果市场化而获得的收入等(即第三渠道)。总之,在积极争取第一渠道办学资源并实现和充分利用政策的发酵效应的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争取第二、第三渠道的办学资源,以拓宽办学资源来源渠道,最终实现办学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从而为学校的发展争取更大、更多元的发展空间(通过这三个渠道,新建本科院校同样可以获得教学设施设备、实习实训场地等物质资源,以及知识产权、技术信息等其他智力资源等不须赘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考虑到企业的逐利本性,在积极争取外部资源的过程中,尤其在与区域内的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应着眼于长期合作,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通过“筑巢引凤”的方式而不是“空手套白狼”的方式,以先期垫付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让利,吸引企业携手合作办学,在合作中争取企业的更多、更重要的办学资源,从而实现互惠双赢、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3)新建本科院校应合理分流和优化配置内部办学资源,实现办学目标的整体优化。

由于办学历史的原因,以及学科专业性质的不同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需求的差异,新建本科院校的不同学科专业的发展参差不齐。一般而言,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多数理工科类专业社会需求量较大,发展态势相对较好,而大多数人文社科类专业则发展相对较慢。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根据学校转型分流的目标,本着公平竞争、统筹兼顾、扶优扶贫、整体优化的原则,从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保证学校办学目标的整体优化,最终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一方面对现有办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分流,保证办学资源向重点院系、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倾斜,引导这些院系、学科、专业办出特色,实现重点发展、优势发展和特色发展。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创业难度较大,难以争取外部办学资源,但对学校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在鼓励和推动这些专业挖掘自身潜能、发扬创业精神、积极拓展办学资源的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应采取倾斜政策,从学校总的办学资源中抽出部分资源,支持这些专业的生存和发展,而对于那些不适应市场需求,转型分流艰难,且不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的学科专业,则应大胆、审慎地推行退出机制,逐步减少甚至停止招生。

(4)新建本科院校应加强办学资源的科学管理,实现办学资源的效益和效益最大化。

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应制定并完善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专利技术的转让等相关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校内的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努力实现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使其充分体现并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应发挥统筹优势,保证教学设备、实验/实习/实训设备、实习实训基地、图书用品、体育器材等实现向社会或学校的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最后一方面,学校应制定并完善资源管理制度,保证各职能部门、各院系等各个层面的管理人员、专业教师、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规范、科学、合理地管理、使用办学资源,杜绝各种形式的浪费或违规使用办学资源的行为,确保办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注释】

[1]孙伟平.文化价值冲突及其调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12-14.

[2]冯建军.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J].教育发展研究,2011(6):1-5.

[3]百度百科.教育质量[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rtdmYi 4GjEj2mdRx12_k04daljjaTS9wS8vGBsynS4qzB5SbZ2_FhdDDlncLA29J8qv5I3lRXv7KQt ZaAljbK.

[4]王海英.当下教育公平研究与实践的新追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6):32-39.

[5]胡玲.教育质量:内涵、评估及改进策略[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11):82-89.

[6]辞海编委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338.

[7]王长恩.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11(5):238-242.

[8]华桦.教育公平新解——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公平理论和实践探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13.

[9]田正平.教育公平新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39-48.

[10]王长恩.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11(5):238-242.

[11]朱超华.教育公平的本质及其社会价值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7):26-28.

[12]陈晓琴.教育公平之我见——公平的教育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21-23.

[1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4]田正平.教育公平新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39-48.

[15]谢维和.公平:教育的“绝对命令”[N].中国教育报,2008-9-11.

[16]吴刚平.我国义务教育的机会公平与质量公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39-45.

[17]陈秀.教育质量公平主体的缺失与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13(5):69-73.

[18]吴时明,等.论高等教育质量公平及实现[J].教育探索,2011(5).1-3.

[19]李文彪.我国高等教育生态失衡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9):12-14.

[20]邢运凯.分离、扩张与匹配:高等教育生态位压力的释放[J].现代大学教育,2012(3):28-34.

[21]韩延明.中国高校必须推进特色发展——研读潘懋元先生高校特色发展理论之感悟[J].高等教育研究,2010(8):35-41.

[22]董泽芳,陶能祥.高等教育分流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8-47.

[23]陈新忠,董泽芳.高等教育“三分法”探析[J].江苏高教,2008(2):20-22.

[24]梅友松,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226-227.

[25]鲁洁,冯建军.教育转型:理论、机制与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4-35.

[26]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北京: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3:28.

[27]中国教育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不搞“一刀切”[N].中国教育报,2015-11-19.

[28]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 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23-29.

[29]孙立平.利益时代的冲突和和谐[N].南方周末,2004-12-30.

[30]张雷.社会协调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78.

[31]张维迎.博弈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38-344.

[32]史瑞丽.行政协调刍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7(6):89-92.

[33]斯宾诺莎.政治论[M].冯炳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5.

[34]E.A.罗斯.社会控制[M].秦志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68.

[35]张雷.社会协调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81-82.

[36]张雷.社会协调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86-88.

[37]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 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23-29.

[38]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 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23-29.

[39]蒋胜永,等.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30-32.

[40]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 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23-29.

[41]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