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改革创新与市场理念践行的成果

高校改革创新与市场理念践行的成果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美“革新式”的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能够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色,强劲发展并能够始终保持自身的鲜明特色,一方面在于这些大学能够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办学定位和转变办学理念,在内部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科研定位和服务面向,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市场意识。具体来说,从高校转型分流的六要素来说,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建设经验及其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高校改革创新与市场理念践行的成果

欧美“革新式”的创业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能够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色,强劲发展并能够始终保持自身的鲜明特色,一方面在于这些大学能够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办学定位和转变办学理念,在内部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科研定位和服务面向,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市场意识。另一方面,这些大学适时顺应外部市场需求,利用自身优势主动走向市场,在将知识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同时,也大大拓宽了办学资源来源渠道,从而增强了学校的自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为其他后发外生型国家发展特色性、应用型高等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具体来说,从高校转型分流的六要素来说,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建设经验及其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顺应环境变化,办学定位凸显应用性与学术性。

21世纪的今天,知识和创新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力的关键性驱动因素,而传统大学仍然局限于培养精英型、学术型人才,专业教师为了满足“闲逸好奇”而主要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这些的定位无疑不利于实现知识的应用转化并推动社会创新。同时,欧美国家普遍性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不足也决定大学必须走出“象牙塔”,积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了这些大学的办学定位不能趋同于传统大学,必须在保持学术性特质的同时走出一条市场化的道路。因此,这些大学顺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办学定位上强调学术性的同时,更加强调其应用性特征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欧洲创业型大学融合了商业机构与学术机构的优点,办学定位一方面强调保持学术性的本色,另一方面凸显实用性,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坚持以产业需求、实践应用为取向,以培养创新型的应用型人才、从事应用性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可见,这些大学普遍重视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服务社会,因而其办学定位凸显应用性特征和学术性本色,注重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并通过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性科学研究定位、区域性服务面向定位来体现和实现这一办学定位。

借鉴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经验,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向应用型转型分流,必须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综合性大学的办学道路,以实现错位竞争、特色发展,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首先必须根据学校所处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及自身的办学传统、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正确地把握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道路,即坚持应用性、学术性并重的办学定位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办学方针,走特色型、应用型的发展之路,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从事应用性研究为主要办学目标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区别于综合性大学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办学目标,只有这样,新建本科院校才有可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改革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培养。

无论是欧洲创业型大学,还是欧洲应用科技大学,他们都扮演了传统大学很少涉及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角色。这一新的角色要求大学在培养人才时,必须以解决现实中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实用性问题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要求培养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这些大学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均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构建实践应用导向的,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为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人才培养强调学校与行业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共同培养,并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课程设置体现出浓厚的市场需求导向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甚至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等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对接与融合,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在这种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借鉴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建设经验,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向应用型转型分流,必须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好顶层设计,与行业企业、社会等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和评价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而且教会学生掌握、领会实用的方法,并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丰富的真实场景演练、岗位工作模拟训练等,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探究式、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开展探究式、创造性的教学和学习[69]。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社区、政府机构等合作,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校园,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熟悉市场对人才的新要求,并在真实工作场景中接受各种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从各个方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调整科研定位,强调技术应用转化与反哺教学。

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最突出的共同点即是重视科学研究,并避开传统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所在——基础性理论研究,而将应用性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和中心任务。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其他外部环境的刺激下,这些大学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聚焦于实践性、应用性研究,重视与产业界携手开展应用性科技攻关和实用性产品研发,并逐步发展成为区域中小企业的创新技术中心。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较好地适应了内外部环境:首先,通过开展应用性研究,这些大学与产业界建立了密切联系,获得了产业界对学校的科研资金资助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其次,通过开展应用性研究,这些大学实现了知识的创新和应用转化,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收益;再次,这些大学通过开展应用性研究来反哺教学,促进了专业实践、教学和社会发展,巩固了学校的合法性基础和学术性本质。

借鉴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建设经验,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向应用型转型分流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化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重新调整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将科研的重心转移到实践导向的应用性研究、开发性研究上来。同时,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重视挖掘和发挥专业教师的科研潜能,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利用科研反哺教学,使他们通过应用性科研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专业教师主动、积极地走出大学校园,全面分析市场需求、大学的需求与技术市场的需求,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与企业、政府机关、社会和其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有市场需求的产品研发工作或技术更新工作,并通过加强多学科、多领域以及政社企、产学研之间的横向科研合作与联动,为学校争取更多的科研资助和其他办学资源支持,并与学校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形成长期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合作长效机制,为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争取稳定的外部办学资源。

(4)增强服务意识,注重面向区域多途径寻求合作。

尽管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教学职能和科研职能衍生出来的第三职能,但它对于彰显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社会合法性,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欧美大学普遍面临政府经常性财政资助减少的环境,这促使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重视并增强服务意识,并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积极致力于传播应用性知识和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产业创新链条各环节提供优质的智力支持。同时,这些大学也积极、主动地通过开展市场急需解决的应用性研究或技术服务、专业培训,甚至直接创办企业,或建设大学科技园、产业孵化器等不同途径、不同形式来服务社会。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过程中,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均重视通过不同途径、不同形式与行业企业、社区、政府机关、其他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服务,并努力构建互利共赢、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积极服务社会,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与相关利益者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获得了这些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科研资助、教学设备或场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支持,促进了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借鉴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经验,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向应用型转型分流过程中,首先必须转变关门办学的陈旧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并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指导思想,优化专业结构,建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同时,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优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积极从事市场急需或有市场开发潜力的应用性研究,并积极、主动与当地行业企业、社区、政府机构等寻求全方位、多层次、形式多样的合作,在合作中与利益相关者形成良性互动局面和长期协作关系,从而使学校的应用型教育真正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5)提升教师素质,强调两种能力与打造两支队伍。

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共同建设经验表明,搞好应用型教育,教师队伍的角色转变和素质提升是第一位的。无论是欧洲创业型大学,还是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均要求教师队伍必须具备两种最重要的能力,并注重建设两支教师队伍,即教师队伍必须具备专业能力和市场能力。同时,既重视建设专职教师队伍,也重视建设兼职教师队伍。首先,教师队伍一方面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教育教学能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能够从事应用性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以实现知识的应用转化或市场增值。这就对教师队伍的学历和在行业企业一线的实践工作经历,以及应用性科研能力和校企合作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均重视师资队伍来源渠道的多元化,注重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这些大学均注重吸收具有丰富一线实践工作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专职教师队伍或兼职教师队伍,并制定灵活的师资管理制度,保证这些人员能够将行业企业的最新指示、信息和技术带入课堂,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总能紧跟时代潮流。

借鉴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经验,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向应用型转型分流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来保障应用型教育质量。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首先转变传统观念,在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主动去了解市场、熟悉市场,运用自己的学科专业优势去从事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科学研究,并通过各种方式寻求与专业公司合作的机会,使科研成果及时应用转化,实现学科专业知识的商业化。同时,新建本科院校要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和考核评价方案,定期对师资队伍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或者深入行业企业一线,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使教师队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行业实践知识以及前瞻性、实用性的实践教学能力、产品应用研发能力、校企合作能力,真正达到“双师型”水平。再次,新建本科院校要制定灵活的师资管理制度,建设一支既相对稳定,又经常流动的兼职教师队伍,并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市场优势,使其为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实践性科学研究贡献智慧和力量。

(6)拓展办学资源,利用优势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

纵观欧美“革新式”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变革历程可以发现,这些大学(大部分为公办大学)均重视拓展办学资源来源渠道,尤其重视扩大第二、第三渠道在学校整个办学经费中的比例,因为第二、第三渠道代表着真正的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为了实现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目标,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均重视充分发挥自身知识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如主动寻求政府机构或其他基金的科研项目资助,或者通过申请专利获得知识产权收入,或者与行业企业合作以实现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增值,或者在校内开展各种市场化经营以获得自营收入,等等。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使得这些大学能够更加自主、灵活地支配办学经费,以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或者扶助很难获取外部资助但对学校发展又非常重要的学科专业,从而既实现了办学资源来源的多样化,而且提高了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实现了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了学校能够实现整体优化的目标。

借鉴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经验,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分流过程中,一方面,政府必须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确保公平公正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努力拓展办学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科研优势争取各类政府的科研项目资助。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主动地与区域内的行业企业、政府机构、其他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开展应用性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专业咨询或培训等合作,或者通过招收留学生获得学费、争取校友的捐赠等多种方式获得办学经费和教学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地等硬件资源,以及知识产权、技术信息等其他软件资源,从而实现办学资源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并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合理调配办学资源,提高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以保证学校整体办学目标的实现。

【注释】

[1]黄容霞.全球化时代的大学变革(1980—2010)[D].华中科技大学,2012:16.

[2]冒澄.试论创新背景下的创业型大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51-54.

[3]叶通贤.欧洲创业型大学的辉煌成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6):43-45.

[4]邹晓东,等.创业型大学:概念内涵、组织特征与实践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54-57.

[5]亨利·埃茨科维茨.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夏道源,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28.

[6]李世超,等.大学变革的趋势——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J].科学学研究,2006(4):552-558.

[7]温正胞.创业型大学:比较与启示[R].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8:62-80.

[8]Carmen Paunescu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Current Practices in the US Busines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2006,来源于Eric database.

[9]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10]李世超,等.大学变革的趋势——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J].科学学研究,2006(4):552-558.

[11]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3-66.

[12]宣勇.论创业型大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12(4):43-49.

[13]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6-68.

[14]王坤,等.基于创业型大学的高校组织转型障碍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0(8):46-48.

[15]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8.

[16]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0.

[17]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8.

[18]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8.

[19]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46-148.

[20]宣勇.论创业型大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12(4):43-49.

[21]李晓秋.美国《拜杜法案》的重思与变革[J].知识产权,2009(4):90-92.

[22]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7.

[23]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17.

[24]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25]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36.(www.daowen.com)

[26]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0-91.

[27]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36.

[28]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5.

[29]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国别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3.

[30]舒光伟.德国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3):72-75.

[31]闫志利,等.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81-86.

[32]杨朴,井美莹.荷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等教育评论,2015(1):157-169.

[33]李好好,卡尔·维尔海姆.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2):32-36.

[34]张智.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3(9):47-53.

[35]蔡伟健,等.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之路[J].中国电力教育,2009(3):227-228.

[36]姚寿广.德国两类技术型大学的比较与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11(3):92-94.

[37]杜才平.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5(3):159-164.

[38]陈凯,等.德国FH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培训,2008(3):54-55.

[39]杜才平.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5(3):159-164.

[40]杨朴,井美莹.荷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等教育评论,2015(1):157-169.

[41]刘艳珍.德国职业教育的立法特点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9(4):86-87.

[42]孙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J].世界教育信息,2012(12):23-26.

[43]张智.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3(9):47-53.

[44]曲一帆,等.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路向何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4):71-77.

[45]徐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性科研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6):102-104.

[46]杨朴,井美莹.荷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等教育评论,2015(1):157-169.

[47]孙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J].世界教育信息,2012(12):23-26.

[48]徐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性科研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6):102-104.

[49]杨朴,井美莹.荷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等教育评论,2015(1):157-169.

[50]徐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性科研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6):102-104.

[51]王云儿.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发展特征探析[J].江苏高教,2014(1):150-152.

[52]赵晶晶.瑞士应用技术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3(9):54-59.

[53]张智.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3(9):47-53.

[54]王云儿.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发展特征探析[J].江苏高教,2014(1):150-152.

[55]徐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性科研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6):102-104.

[56]闫志利,等.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81-86.

[57]闫志利,等.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81-86。

[58]王宝玺,等.什么是欧洲应用科技大学[J].高校教育管理,2015(4):1-5.

[59]舒光伟.德国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3):72-75.

[60]孙进.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类型特色和院校特色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10):65-68.

[61]孙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J].世界教育信息,2012(12):23-26.

[62]马陆亭,等.德国高等教育的制度特点[J]:教育研究,2002(10):77-82.

[63]曲一帆,等.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路向何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4):71-77.

[64]李西娟.德国产学研体系和双元制教育对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启示[J].江苏科技信息,2015(8):9-11.

[65]赵晶晶.瑞士应用技术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3(9):54-59.

[66]张智.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3(9):47-53.

[67]杨朴,井美莹.荷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等教育评论,2015(1):157-169.

[68]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69]杜才平.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5(3):155-1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