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都地铁盾构选型与施工技术

成都地铁盾构选型与施工技术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都区内地表第四系堆积层广泛分布,下伏白垩系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冰水沉积、冲积层中砂():灰色、青灰色,饱和,松散~稍密,含少量卵石及黏性土,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土的中间,层厚为0~0.6 m。该土层天然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力学性质差、压缩性高、荷重易变形,主要分布于场地内鱼塘和低洼潮湿地带表层,或以透镜状分布于下部。本层埋藏于上部黏性土、卵石土下部,发育厚度不均匀,部分段缺失该层。

成都地铁盾构选型与施工技术

成都区内地表第四系堆积层广泛分布,下伏白垩系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自上而下地层主要分布有:

1)第四系全新统(Q4

人工填筑土():以杂填土为主,褐黄、灰黑等杂色,松散~稍密,稍湿~潮湿。由碎石、卵石、砂土、砖瓦碎块等建筑垃圾组成,其间充填黏性土。段内分布于地表,层厚一般为0~6.3 m。

冲积层粉质黏土():灰黄色、灰褐色,可塑~硬塑,局部见少量朽木,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土上部,层厚一般为0~1.7 m。

冲积层粉土():灰黄色、褐黄色,潮湿,松散,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土上部,层厚一般为0~0.7 m。

冲积层细砂():深灰、灰黄色,潮湿~饱和,松散,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土上部或中间,局部含20%~30%卵石,层厚为0~3.4 m。

冲积层中砂():浅灰色、灰褐色,饱和,松散,部分地段含较多卵石,局部石英云母含量较高,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土的中间,层厚为0~4.2 m。

冲积层卵石土():灰色、黄灰色、灰褐色,潮湿~饱和。卵石成分以中等风化的岩浆岩变质岩岩石为主。磨圆度较好,以亚圆形为主,少量为圆形,分选性差。卵石含量一般为55%~75%,粒径以30~70 mm为主,含少量漂石,沿线一级阶地广泛分布,层厚为2.8~20.4 m,以松散~中密为主,部分密实。

2)第四系上更新统(Q3

冰水沉积、冲积层粉质黏土():灰黄色、黄色,硬塑,含大量钙质、铁质、锰质结核,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土顶部,层厚一般为0~6.0 m。

冰水沉积、冲积层粉、细砂():灰黄色、褐黄色、灰绿色、蓝绿色,饱和,松散~稍密,砂质较纯,局部夹杂少量卵石,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土上部或中间,层厚为0~4.0 m。

冰水沉积、冲积层中砂():灰色、青灰色,饱和,松散~稍密,含少量卵石及黏性土,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土的中间,层厚为0~0.6 m。

冰水沉积、冲积层卵石土():褐黄色、灰黄色、灰色、黄绿色等,饱和,分选性差,卵石含量为60%~75%,粒径以20~150 mm为主,卵石成分主要为中等风化及微风化花岗岩、灰岩、砂岩、石英岩等硬质岩;圆砾含量约10%,余为中细砂、黏性土充填。沿线一、二级阶地广泛分布,层厚为6.6~31.8 m,以中密~密实为主。(www.daowen.com)

3)第四系中更新统(Q2

冰水沉积、冲积层软土():深灰色、灰黄色、灰绿色,软塑状,质较纯,局部夹杂少量钙质结核,层厚一般为0~3.3 m。该土层天然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力学性质差、压缩性高、荷重易变形,主要分布于场地内鱼塘和低洼潮湿地带表层,或以透镜状分布于下部。

冰水沉积、冲积层黏土():黄色、褐黄色、褐红色、灰白色,可塑~硬塑,含少量铁质、锰质、钙质结核,局部含大量卵石,广泛分布于成都东郊台地表层,层厚一般为4.5~9.5 m,局部稍薄或缺失。

冰水沉积、冲积层粉质黏土():黄色、橘黄色、棕红色、紫红色夹灰白色,可塑~硬塑,含少量铁质、锰质、钙质结核,广泛分布于成都东郊台地表层,层厚一般为5.8~16.95 m,局部稍薄或缺失。

冰水沉积、冲积层细砂():紫红色,潮湿,稍密~密实,含10%~30%黏粒,局部夹杂少量卵石、圆砾,不连续分布于黏性土下部,层厚为4.0~9.5 m。该层砂土具有明显沉积韵律和泥质、微钙质胶结结构,有一定的自稳性。

冰水沉积、冲积层中砂():紫红色,潮湿,中密~密实,含10%~20%黏粒,局部夹少量卵石、圆砾,不连续分布于黏性土下部,层厚为0~1.8 m。该层砂土具有明显沉积韵律和泥质、微钙质胶结结构,有一定的自稳性。

冰水沉积、冲积层卵石土():灰黄色,中密~密实,饱和,卵石约占50%,粒径以20~60 mm为主,圆砾约占15%,粒径为2~20 mm。磨圆度较好,呈亚原形,分选性差,石质成分多为岩浆岩及变质岩质,多为中等风化,余为黏粒充填,具有弱泥质胶结结构。呈透镜体状分布于成都东郊台地粉质黏土、黏土层中间,层厚为0~1.55 m。

4)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

全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K2g):褐黄色、棕红色、紫红色,岩心呈土柱状,主要由黏土矿物组成,岩质极软。本层埋藏于上部黏性土、卵石土下部,发育厚度不均匀,部分段缺失该层。层厚为0~9.8 m。

强风化泥岩(K2g):褐黄色、棕红色、紫红色,岩质软,裂隙较发育,岩心多呈碎块状,少量呈短柱状,部分呈土状,岩心碎块手可折断。本层埋藏于上部黏性土、卵石土下部,发育厚度不均匀。层厚为0.3~9.9 m。

中等风化泥岩(K2g):褐黄色、棕红色、紫红色,中厚层状,泥质或微钙质结构,泥质胶结。岩心多呈柱状,少量呈碎块状。岩质较软~较硬,锤击声较脆,部分地段软弱夹层或差异风化明显,易风化,遇水易软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