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网络带来的双刃剑功能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带来的双刃剑功能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常被形象地比喻为“双刃剑”。(二)用“剑”不当,大学生易沦为互联网主宰的“工具”1.淡漠人际关系网络是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出现的,它让信息获取、对话交流、娱乐变得方便、快捷和随时随地,但也正是网络的诸多优势让它由人们生活的辅助工具变成了主宰工具,使得众多网民成了“电脑控”。

大学生网络带来的双刃剑功能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互联网常被形象地比喻为“双刃剑”。的确,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以更加快捷、便利的方式获取知识。但网络世界毕竟只是一个虚拟的电子化空间,它影响着大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对其学习、交往、自我意识、人生观世界观等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真是喜忧参半。

(一)拔“剑”挥戈,让互联网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最好工具

1.拓宽学习渠道,满足大学生的信息多样化需求

网络堪称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传播载体,被称为世界图书馆,它提供的信息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影像于一体,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接受特点。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书本上有限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学习需求,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可以随时了解社会的变动,获取最新的知识。此外,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有限性,拓展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一网在手,大学生们便可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各种有益的营养,大大激发求知欲和兴趣。

2.扩大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填补心灵的孤独和内心的空虚

大学生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理解和接纳,但由于现实生活中交往范围的有限性,这种心理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互联网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交往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渠道,即使是远在千里之外,也不能阻隔彼此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网络上的交往不必通过面对面的碰撞,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焦虑和不安,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结交朋友、展示自我,从而可以冲淡精神上的困惑和压力,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紧张和焦虑。

3.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增强主体性,调节身心健康

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它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它包含着一个人对自身的反应和改造。个体通过自我意识来认识、调节自己,在环境中获得动态平衡,求得独特发展。大学生在网络中可以扮演与现实世界中不同的角色,生活中的自卑、内疚和挫败感在网络中可以得以削弱,重新建立起自尊、自信、自豪感和成就感。网络学习可以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大学生的自我能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4.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传统的道德观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口,他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以多种角色出现,通过各种不同的行为体验人生,并接受他人的评判,从而引发他们对现实世界中角色及责任的思考。数字世界的虚拟行为,可以为现实生活积累经验,能增强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判的行为能力,使自己面临危机感,体验内心的冲突,使道德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得到提升,从而拓展、延伸和强化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促进人的完善和发展。

(二)用“剑”不当,大学生易沦为互联网主宰的“工具”(www.daowen.com)

1.淡漠人际关系

网络是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出现的,它让信息获取、对话交流、娱乐变得方便、快捷和随时随地,但也正是网络的诸多优势让它由人们生活的辅助工具变成了主宰工具,使得众多网民成了“电脑控”。很多大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善交际,却在网络世界里非常活跃,四处结交网友;对身边的亲人、朋友漠不关心,却与素未谋面的网友聊得热火朝天;他们可以与远在天涯的人成为挚友,却对近在咫尺的同学视而不见。他们沉浸在网络广阔、自由的空间里而不自知,忽视了对真实世界的体验和认知。尤其是在现实的交往中发生矛盾冲突时,他们更是把网络当成最佳的逃避场所,通过网上不断地结交新朋友来淡化矛盾,填补内心的孤独。网络确实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使得天涯近在咫尺,但同时也淡漠了人际关系,把咫尺变成了天涯。长久下去,很容易混淆现实和虚拟的界限,导致心理障碍

2.引发暴力等犯罪行为

大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期待是理想化的,但现实往往与他们的期望相去甚远,社会的规则也要求他们服从既定秩序而不是反叛。所以,内心的失望、沮丧、愤怒使他们变得脆弱、多疑、不理智,急需发泄的渠道。网络的匿名、平等、自由等特性使其成为大学生宣泄情绪的最佳平台,他们把对现实的不满、遭遇的不公、生活的磨难一股脑地宣泄在网络里,甚至对他人进行谩骂、侮辱、抨击、诽谤,爆他人隐私,揭他人痛处,只为图一时之快,发泄内心的情绪。这种网络暴力已经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严重误导了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此外,网络提供的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也引发了实际的暴力行为,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主动寻找一些色情、暴力信息,并予以模仿,引发实际的犯罪行为。同时,他们还会模仿网络游戏、暴力信息中的行为方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导致暴力犯罪,引发社会悲剧。

3.降低思维能力

青少年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而这些思维特征的发展除了成熟因素以外,还建立在对大量抽象知识的掌握上。而网络是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动画于一体的,是一种立体化的传播形态,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长期接触网络的人,其形象思维能力发达,但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必然会使青少年习惯于放弃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它的形象化倾向会诱导青少年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排斥“想”,出现了用“机”不用“脑”的现状。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而且也降低了文字的应用能力。

4.消磨意志,造成身心伤害,导致人格异化

迷恋网络游戏的大学生由于长时间处于虚拟游戏世界,会产生幻觉,混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反应能力变差,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学习,如果游戏不能过关还会产生焦虑情绪。网络游戏成瘾还会让大学生变得自私、怯懦、自卑,不愿意和家长、朋友交流,从而失去信任,导致人格异化。

网络提供的都是最新鲜、最刺激的信息,这对于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青少年具有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往往会导致青少年过度的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终日沉浸在网络世界里的学生,有明显的意志减退和意志缺乏,对学习产生厌恶,失去信心,个人生活极端懒散,行为孤僻,退缩。此外,由于过度的痴迷于上网,大学生的户外活动大大减少,身体状况令人堪忧,眼睛长期盯着电脑屏幕,导致视力减退,还引发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疾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