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积极奋斗,改变客观条件,成为心理阳光人

大学生积极奋斗,改变客观条件,成为心理阳光人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不系统分析目标达成所经过的阶段,以及各阶段所需要的条件,以便事先予以安排和开展必要的工作,则可能会遇到障碍,遭受挫折。因此争取自己的合理权利,摆脱一些不合理的束缚,或者与不利的环境条件抗争,这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一贯倡导和主张的立场。面对各种挫折,大学生需要具有同命运抗争的勇气和精神,自觉改善自身发展的环境条件。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挫折,积极应对挫折,勇敢地承受挫折。

大学生积极奋斗,改变客观条件,成为心理阳光人

环境对我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作用是相当大的。对挫折情境的理解,既不能否认人们认知上的差异,更不能否认和无视外部环境的作用。大学生朋友除了要正确地看待挫折,学会自我调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能动性,主动创造条件,为意志行为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系统分析,科学决策

在确定行动目标的时候,全面考虑各方面的条件,是保证行动目标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如果不系统分析目标达成所经过的阶段,以及各阶段所需要的条件,以便事先予以安排和开展必要的工作,则可能会遇到障碍,遭受挫折。大学生行动之前往往缺乏系统的考虑,所以也往往容易遇到预想不到的困难。这就需要大学生朋友学会系统思维,尽可能详尽地考虑行为各方面的因素,并做出周密安排。

(二)善于争取,敢于抗争

挫折的人性本质在于意志不自由。因此争取自己的合理权利,摆脱一些不合理的束缚,或者与不利的环境条件抗争,这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一贯倡导和主张的立场。面对各种挫折,大学生需要具有同命运抗争的勇气和精神,自觉改善自身发展的环境条件。

没有经历挫折的人,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踏入社会,很难面对风风雨雨,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有的人遇到挫折时,会认为自己的命不好。贝多芬说得好:“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休想使我屈服!”苏格拉底也曾说:“逆境是磨炼人的最高学府。”挫折孕育成功,挫折磨炼意志,挫折某种程度上说是生活中的一笔财富。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挫折,积极应对挫折,勇敢地承受挫折。

测试1:测测你的受挫弹性

指导语: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挫折,人们在受挫后恢复的能力却各不相同。有些人弹性十足,有些人受挫后一蹶不振,而大多数人则介于两者之间。下列问题则可以测试出你应付困境的能力。在回答这些问题时,请你用“同意”或“不同意”作答。回答越坦白,越能测试出你的受挫弹性。同意画“√”,不同意画“×”。

(1)胜利就是一切。

(2)我基本是个幸运儿。

(3)白天工作不顺利,会影响我整晚的心境。

(4)一个连续两年都名列最后的球队,应退出比赛。

(5)我喜欢雨天,因为雨后常是阳光普照。

(6)如果某人擅自动用我的东西,我会气上一段时间。

(7)汽车经过时溅了我一身泥水,我生气一会儿便算了。

(8)只要我继续努力,我便会得到应有的报偿。

(9)如果有感冒流行,我常是第一个被感染的人。

(10)如果不是因几次霉运,我一定比现在更有成就。

(11)失败并不可耻。

(12)我是有自信心的人。

(13)落在最后,常叫人提不起竞争心。

(14)我喜欢冒险。

(15)假期过后,我需要舒散一天才能恢复常态。

(16)遭遇到的每一否定都使我更进一步接近肯定。

(17)我想我一定受不了被解雇的羞辱。

(18)如果向我所爱的人求婚被拒绝,我一定会精神崩溃。

(19)我总不忘过去的错误。

(20)我的生活中常有些令人沮丧气馁的日子。

(21)负债累累的光景叫我寒心。

(22)我觉得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相当容易。

(23)如果周末不愉快,星期一便很难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

(24)在我的生命中,我已有过失败的教训。

(25)我对侮辱很在意。

(26)如果聘任职务失败,我会愿意尝试。

(27)遗失了钥匙会叫我整星期不安。

(28)我已达到能够不介意大多数事情的地步。

(29)想到可能无法完成某项重要事情,会使我不寒而栗。

(30)我很少为昨天发生的事情烦心。

(31)我不易心灰意冷。

(32)必须要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把握,我才敢冒险把时间投资在某件事上。

(33)命运对我不公平。

(34)对他人的恨维持很久。

(35)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

(36)偶尔做个败北者,我也能坦然接受。

(37)新闻报道中的大灾难,使我无法专心工作。

(38)任何一件事遭到否决,我都会寻求报复的机会。

统计与说明:

上列问题,如果列入“不同意”者为(1)(3)(4)(6)(9)(10)(15)(17)(18)(19)(20)(21)(23)(24)(25)(27)(28)(29)(32)(33)(34)(35)(36)(37),其余题为“同意”。

依上列答案,相符者计1分,相反者计0分。

(1)只得到10分或者更少,那么你就是那种易被逆境、失望或挫折所左右的人,你易于把逆境看得太严重,一旦跌倒,要很久才能站起。你不相信“胜利在望”,只承认“见风转舵”。

(2)总分在11~25者,遇到某些灾祸或逆境的时候,往往需要相当时间才能振作起来。不过这类人却能找到很多的技巧和策略来获取个人的利益。

(3)总分高于25分者,则显示你应付逆境的弹性极佳。不理想的境遇对你虽然会造成伤害,但不会持久。这类人在情感上通常相当成熟,对生活也充满热爱,他们不承认有失败,纵或一时失败,仍坚信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测试2:意志品质自测简易量表

指导语:下面20道题目,请你逐题认真读一读,看看自己是否同意题目所说,如果觉得很同意,该题就选择A,如果觉得比较同意,该题就选择B,如果觉得不确定,就选择C,如果觉得不太同意,就选择D,如果觉得不同意,就选择E。

(1)我很喜爱长跑、远足旅行爬山体育运动,但并不是因为我的身体条件适合这些项目,而是因为它们能使我更有毅力。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2)我给自己订的计划常常因为主观原因不能如期完成。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3)如没有特殊原因,我能每天按时起床,不睡懒觉。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4)订的计划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完成计划有困难随时可以改变或撤销它。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5)在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的时候,哪怕这种娱乐很有吸引力,我也会马上决定去学习。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6)学习或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最好的办法是立即向师长、同志、同学求援。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7)在练长跑中遇到生理反应,觉得跑不动时,我常常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8)我常因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而不能按时睡眠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9)我在做一件应该做的事之前,常能想到做还是不做的好坏结果,而有目的地去做。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10)如果对一件事不感兴趣,那么不管它是什么事,我的积极性都不高。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11)当我同时面临一件该做的事和一件不该做却吸引着我的事时,我常常经过斗争,使前者占上风。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12)有时我躺在床上,下决心第二天要干一件重要事情(例如突击学一下外语),但到第二天,这种劲头又消失了。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1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重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14)生活中遇到复杂情况时,我常常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15)做一件事之前,我首先想的是它的重要性,其次才想它是否使我感兴趣。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16)我遇到困难情况时,常常希望别人帮我拿主意。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17)我决定做一件事时,常常说干就干,决不拖延或让它落空。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18)在和别人争吵时,虽然明知不对,我却忍不住说一些过头话,甚至骂他几句。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19)我希望做一个坚强的有毅力的人,因为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20)我相信机遇,好多事实证明,机遇的作用有时大大超过人的努力。

A.很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计分方法:

凡单数题(1)(3)(5)(7)……,每题后面的5种回答,从第1到第5种依次记5、4、3、2、1分,凡双数题(2)(4)(6)(8)……,题后5种回答依次记1、2、3、4、5分。

结果与建议:

81~100分:意志很坚强。你是一个坚强的人,只要下定决心,就不言放弃,往往能取得很大成功。你只须更完善你的计划,使你的努力更具效率,就很好了。

61~80分:意志较坚强。你已能为自己的发展订一个明确的目标,也能为目标的实现倾尽全力,有时即使小有动摇,也能很快再将注意力转回正道。要尽可能完善你的计划,使实施过程更少受到挫折,让你的意志力可以更好地发展。制定计划时,要多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困难、波折,清醒认识到它的可克服,也要考虑到你的自身具有的有利条件,认可你的能力与努力。

41~60分:意志品质一般。对于难度一般的事情,你能坚持得很好,容易半途而废的一般是那些难度大、持续时间长的任务。可考虑将它们分成几个阶段性的小任务,分担难度、减少时间,使得完成任务不至于变成折磨;另外,当完成某一个分任务时,给自己一些奖赏,如我真行、我干得不错,给自己一些鼓励,告诉自己下一个任务我也能干好。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困难,但也不必认为那就是不可克服的。而是要把它细分成几个小困难,逐个击破。你完全可以依靠你自己的!

21~40分:意志较薄弱。

0~20分:意志很薄弱。

当你感到自己缺少内在的动力,勉强为之时,请考虑:我究竟想要什么?为什么这个目标是现在值得追求的?深入思考这两个问题,或许能重新获得动力。确定了要做什么后就开始计划行动,将活动时间安排在每天你精神较好的时候,难度不要太大,是慢是快要看你平时的作风作出安排。另外就是要安排好每件事的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别忘了,每完成一件事,或告一段落时,给自己一些奖励。

体验1:正念疗法——正念呼吸练习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受各种情绪问题困扰:对未来的担忧,产生焦虑情绪;对过去的遗憾,滋长抑郁情感……心理学专家根据心理学原理,创立了正念疗法,以呼吸放松,心灵冥想,调节行为与认知的方式,让人更好地处理情绪,接纳自己,活在当下,帮助人更好地享受生活。

正念呼吸疗法,帮助大家在压力与挫折中进行自我心理疏导。

说明:通过静坐,专注自己的呼吸,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平复心境,起到精神放松的作用。

适用问题:浮躁心态,心境不稳,注意力难以集中。

需要时间:每次20~30分钟。

需要工具:一张坐得舒服,同时能让你的脊柱部位或多或少保持垂直的椅子;一个安静的房间;一个钟表或者其他计时工具。

操作过程:

舒适地坐好,想象有一根绳子固定在你的头顶,它轻轻朝上空方向拉动你的身体,拉长拉直你的脊椎。然后你可以前后左右晃动你的头,让它找到一个自然舒适的平衡点。双手轻松地放在大腿或双膝部位,以加强稳定感。保持一个松弛、端正且能保持警觉的姿势。(注意:不要过于用力而让身体有紧张感。)

闭上眼睛,在前20分钟内,尽量专注于每一次呼吸过程的腹部起伏感。一开始,吸入一口气,感受腹部饱满的感觉,接下来,空气呼出后,你感受到肺部的腾空感。再次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的开始。(注意:只是感受自己的呼吸,无需刻意控制或改变自己的呼吸。)(www.daowen.com)

有时候,思想无法平静时,无法专注于呼吸的起伏感。这时候,可以每当腹部感受到突起时,在心里默念“起”,每当腹部平伏时,心里默念“落”。通过反复默念“起”“落”可以使注意力更专注当前的感受。(或者专注呼吸时,尝试只数吸气或呼气的次数。默默由1数到10,之后又重新开始数;也可以由1数到100。通常,数吸气次数可以让人增加动力,数呼气次数可以让人内心安宁。)

一般人在专注呼吸不久后,就会开始注意力分散。当你发现你的注意力偏离呼吸时,这是正常现象,不要责怪自己,你只需很自然地把注意力引导回呼吸就可以了。初始进行这个练习的人,注意力容易分散,随着练习的次数增多,注意力更容易集中。随着持之以恒的训练,心境容易得到平和

体验2:正念疗法——正念行走

说明:科学家证明,慢步走本身有改善人体血液循环的功效,能够减轻人的紧张不安感,减缓压力。走时强调把注意力集中于脚步上,从而使人的注意力可以更好地从消极想法、情绪压力中转移开来,更好地集中于当下的感受。

适用问题:烦,无法静心去进行专注呼吸禅修练习,紧张恐慌,肌肉紧张。

适用时间:15~30分钟。

准备工具: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一条长度5~10米的路径;可以穿鞋进行,也可以赤脚进行。

操作工具:

(1)先进行站立禅修练习。先站立在你所选择的路径的一端,闭上双眼,让自己的身体放松,感受立于此地的状态。第一步,关注双脚接触地面的感受以及身体落于地面时的重力感。第二步,开始关注周围空气接触身体的感觉。第三步,专心聆听周围的各种声音。最后,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可以以腹部为呼吸专注点,也可以集中注意力于鼻尖。(注意:此过程大概需要几分钟。)

(2)睁开眼睛,目光自然下垂到身前数米的地方,保持舒适状态。用心观察身边的东西。当感受自己处于一种站立于当下的状态时,就可以行走了。既可以选择快步走,也可以慢慢走。通常慢步走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注意力。

(3)开始时,先专心抬起一只脚,让自己专注于抬起脚时,脚、腿以及身体其他地方的感受。然后,慢慢向前移动这只脚,并且,专注于移动时的各种感受。接下来,集中注意力把脚放于地上,同时,体会接触地面时所带来的各种感受。

(4)迈出另外一只脚。同样,专心抬起脚,专注于脚步前移时的感受,最后要认真体会脚步重新接触地面时的各种感受。(注意:要不断尝试,以找到一种最适合的迈步频率。)

(5)一直以这一种缓慢而专注的方式走下去,直到到达路径的另一端。在到达以后,你可以停下片刻进行站立禅修——体会静立的感受以及专注于双脚触地、周围的空气、声音的感受。当你有充分的当下体验时,你可以慢慢转过身,同时要觉察与此伴随的一切感受,然后再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回去。下面请用20分钟的时间不断沿着你选择的路径慢慢来回行走,并在路径的两端停下来充分体验当下的感觉。

体验3:正念疗法——大自然冥想练习

适用问题:思想杂乱,烦躁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

时间:15~30分钟。

操作过程:

(1)静下心来,以腹部的起伏感为注意点,专注呼吸的感觉,一开始先专注于吸气时腹部所产生的饱满感,然后呼气清空腹部,感受腹部的腾空感。接下来,又开始循环进行第二次呼吸。专注呼吸的过程,大概需要几分钟。(当注意力偏离与腹部呼吸感觉时,请自然地把它引回。)

(2)想象一幅画面,眼前有一条清澈的溪流,自己就是溪流两边的岸,杂乱的想法是溪流中潺潺流水,匆匆来又匆匆去。好好用心感受这个画面。

(3)这个练习的意义在于,让自己静下心来,看清楚想法只是想法,学会任由想法自由来去而心神不乱,不再强行压抑或者勉强改变。

心理电影赏析

《当幸福来敲门》

影片的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是一个生活在旧金山的黑人男青年,靠做推销员养着老婆和幼子。克里斯从没觉得日子过得很幸福,当然也没很痛苦,就跟美国千千万普通男人一样过着平淡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才让克里斯知道,原来平淡的日子有多珍贵。

公司裁员让他丢了饭碗,克里斯从此遭遇了一连串重大打击,妻子因忍受不了长期的贫困生活愤而出走,连六岁大的儿子也一同带走。没过多久,妻子又把儿子还给了克里斯,从此克里斯不仅要面对失业的困境,还要独立抚养儿子。

没过多久,克里斯因长期欠交房租被房东赶出家门,带着儿子流落街头。在接下的两三年中,这对苦命父子的住所从纸皮箱搬到公共卫生间。克里斯坚强面对困境时刻打散工赚钱,同时也努力培养孩子乐观面对困境的精神,父子俩日子虽苦,但还是能快乐生活。

一次,克里斯在停车场遇见一个开高级跑车的男人,克里斯问他做什么工作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那男人告诉他自己是做股票经纪人的,克里斯从此就决定自己要做一个出色的股票经纪人,和儿子过上好日子。

完全没有股票知识的克里斯靠着毅力在华尔街一家股票公司当上学徒,头脑灵活的他很快就掌握了股票市场的知识,随后开了自己的股票经纪公司,最后成为百万富翁。一路上克里斯经历了不少挫折,但是年幼的儿子每次都能给予他最大的鼓励,父子相互扶持最终完成了又一个美国梦。

一个人总是要在付出了一百分的努力后,才或许可以收获到一点点的幸福。生活没有任何捷径,只有一路勇敢向前,依靠自己的梦想和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你才可以在这样努力的过程中证明自我,一切努力才会显得值得,幸福,才会赶来敲门。

互动1:挫折问题与脑力激荡

目的:认识挫折的本质与种类,发挥团体力量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与途径。

操作程序:

(1)成员各自填写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并写出最常见的负面思考。

(2)分组列出挫折最严重的前三项事件,讨论有效适应和应对的方法。

(3)各组代表报告讨论结果。

总结分享:全体成员对各组的讨论进行评选,办法最多的组可以获得“优胜奖”,办法最实用的组获“实用奖”,以及“幽默奖”“有趣奖”“认真奖”“好主意奖”。通过活动帮助成员选择在生活中最适合运用的应对方法,拓展思路,群策群力,体验集体的支持系统。

互动2:绝处逢生

目的:通过帮助别人打消轻身念头,认识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为什么要心存希望。

操作程序:

(1)热身活动(抓手):10人一组,围成圆圈,每个人伸出右手,掌心向下;同时伸出左手,食指顶在左边那人的右手掌心上。辅导者开始说一段事先准备好的话,要求大家听到这段话中出现某个字或词(如听到“抓”字时),你伸出的右手要快速抓住左边人的食指,而自己伸出的左手食指要同时尽可能逃脱,以免被抓。

(2)讨论:

①你逃了多少次?被抓了多少次?

②你是否因反应错误而出现误逃和误抓的情况?

③为什么会出现反应错误?

④在游戏中你的体验是什么?

(3)小组中一位同学扮演因父母离异,自己生活无着落,感到无亲情之爱,悲痛欲绝的角色,请其他同学列出理由劝说他放弃自杀的念头。

(4)另一小组中一位同学扮演被告知身患绝症,痛苦万分,准备自杀的角色,请其他同学列出理由劝说他放弃自杀念头。

(5)大家评出本组最佳“劝手”。

阅读1: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心理学上常用阈限值说明人的感觉能力。人体接受刺激是有一定限度的,那种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即下限叫做感觉的“绝对阈限”,或“下阈”;那种继续增强也不会使感觉进一步变化的刺激强度即“上限”,叫做感觉的“最大刺激阈限”,或“上阈”。例如,刚刚引起听觉的声音强度是0分贝,120分贝以上的声音不再会引起人更强的听觉经验,而且会引起痛的感觉,是“上阈”。“挫折阈值”是人们对挫折的感受力。心理学中把引起挫折感的最小刺激点叫做“绝对挫折阈限”或“下限”;把人们能够承受的挫折感的最高限度叫做挫折适应极限,即挫折感范围的上限,或“上阈”。绝对挫折阈限与挫折承受力成反比关系,绝对挫折阈限越低越容易受到挫折,绝对阈限越高对挫折越不敏感。

所谓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亦即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的一种能力。—般来说,挫折承受力较强的人,往往挫折反应小,挫折时间短,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的人,则容易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挫折的不良影响大而易受伤害,甚至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失常。

1.善于调节自我抱负水平

自我抱负水平是指个人对未来可能达到的成功标准的心理需求,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实际活动之前,对自己所要达到目标规定的标准。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规定的标准高,那么他的自我抱负水平就高;如果对自己规定的标准低,那么他的自我抱负水平就低。可见,自我抱负水平是自定的标准,仅仅是个人愿望,与个人的实际成就不一定相符合。一般而言,自我抱负水平直接影响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一个抱负水平较高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要求也较高,因而其学习、工作的效率也就较好;一个抱负水平低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也就低,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因而其学习、工作的效果也就较差。但是,个人的自我抱负水平必须建立在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正确认知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人的自己抱负水平总是高于自己的实际能力,那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容易遭受挫折。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在学习等方面的挫折都与自我抱负水平的确立不当有关。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正确设定生活的目标,调整自我抱负水平,并在前进中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如果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自己设定的目标不切实际,前进受阻,就要及时调整目标,以便继续前进。对那些远大目标,要把它分解成中期、近期和当前目标。如对考研,就可以由易到难给自己设定目标,当受到挫折后,及时调整目标,改进方式或方法。这样,就可以在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逐步提高自信心,又能在失败、挫折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战胜挫折,取得最后的成功。必须指出的是,大学生在确立自我抱负水平时,应注意把自己的目标与社会的客观环境条件、社会利益等因素综合加以考虑,这样才能做出有助于自身、更有助于社会的成就来。

2.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由于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磨练,社会阅历不够丰富,他们往往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不到位,要么高估,要么低估。他们一般有着极高的成就动机,总想出人头地、大展宏图,因而对自己的目标定位过高。但是,社会环境总是非常复杂的,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大学生却又缺乏迎接挫折与困难的心理准备,常常在挫折面前又表现得信心不足而迷惘无措,情感表现得敏感、脆弱。因此,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就是指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成长要求,恰当地分析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对自己的不足要有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实现自我价值。例如,某师范生的表达能力不好,很容易给自己带来压力和挫折困扰,如扬长避短则是改变职业,如取长补短则是加强口才的锻炼。当然是后者即解决内在问题更为有效。另外,要根据自己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水平、抱负水平,避免一些无谓的“碰壁”“撞墙”。例如,考试原本可以取得好成绩,可是由于自己身体不好或试题偏难,而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时就要作好两种心理准备,一是自己超常发挥,如期取得好成绩,二是无法克服困难,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学会原谅自我。

3.确立合理的自我归因

在生活中,人们对行为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归因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归因倾向则对人的心理承受力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归因中,有些人倾向于情境归因,认为外部复杂且难以预料的力量是主宰行为的原因。如一个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教师教学水平或是考卷难度太大方面的原因。有些人倾向于本性归因,即认为自身的努力、能力是影响事情的发展与行为结果的主要原因。例如一个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不好是由于学习不够努力造成的。一般来说,进行本性归因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与学习有更多的自我责任定向与积极态度;但是从对失败的归因方面来看,由于他们倾向于把原因归于主观因素,就容易自我埋怨、自我责备。如果这种自责、悔恨过多,就会给他们带来挫折感和心理损伤。因此,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多方面收集关于事件的信息,了解困难的原因所在;其次要学会合理的归因,避免归因的片面性,学会实事求是地承担责任,克服过分承担或完全推诿责任的倾向,避免过多自责带来的挫折感。再次要积极采取措施主动改变挫折情境因素,从而有效应对挫折。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最近学习效率不高,通过原因分析之后,在解决内在问题的同时,可以尝试改变学习地点、学习时间,或改变学习科目的顺序、学习结构等,从而避免学习效率不高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和困扰。

4.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

心理防卫机制是挫折发生后人在内部心理活动中所具备的有意或无意地摆脱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减少精神痛苦、维护正常情绪、平衡心理的种种自我保护方式。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其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其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受挫后的心理防卫机制有很多,但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积极的心理机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升华、补偿、等。升华的心理防卫机制能够使大学生在遭遇挫折后,把内心痛苦化为一种动力,转而投入到有益的生活学习中,这无疑是人们在挫折后的最佳应用。补偿、文饰、幽默等心理防卫机制能使大学生获得平衡心理,保持自尊,减轻内心的痛苦和焦虑,因而也不失为受挫后较理想的心理防卫方式。另外,合理的情绪宣泄也是缓解大学生受挫后心理紧张和焦虑,保持其身心健康的有效机制。总之,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助于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意志力的磨练。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与他人一起处在挫折压力中时,可以降低消极情绪体验。因此,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除了积极改变自我之外,还应学会交往,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其压力的缓解也是很有帮助的。交往是人们为了交流思想和感情而彼此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使人们在关系互动过程中相互了解、相互依赖,形成稳定的心理联系,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同时,由交往形成的人际关系又可以满足人的归属、情谊、认可等社会性需要。因此,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能力的有效手段。

大学生加强人际交往,融洽人际关系时,首先要掌握交往技能,使自己与别人的交往得以顺利进行。例如掌握基本礼节礼貌,良好口头表达等。其次要养成良好的交往品质,要自觉地择友而交,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要对朋友真诚、宽容。最后要把握各种机会参与交往,并保持沟通畅通,以免误解,产生不愉快。

阅读2:卸下重负,恢复弹性

有一个中年男子去看心理医生,说他在一家公司任职,原本有很大的希望晋升为业务主管。然而,一个与他暗中竞争的同事,竟然将他以前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全部罗列出来,交给了董事长。于是,他升职的希望便在对方的嫉妒和攻击下搁置了。然后,他又告诉心理医生,最令他不能容忍的是他的妻子对他十分不理解。现在他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

听了之后,心理医生说:“这是一个弹性很好的橡皮圈,放上两个砝码,你看怎么样了?”“快挣断了。”“是啊,我们再看你现在状态。既然他也没有升职,而且还给你指出了那么多的不足,那么你不但不该仇视他,还应该感谢他。如果你以后把他说的那些失误的方面都做好了,别人还会说什么呢?”那个男子赞同地点了点头。心理医生随手摘下一个砝码。

接着心理医生又问:“你的妻子一时不理解你,但是你们之间感情的裂痕已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了吗?”男子摇了摇头,回答说:“感情上还过得去。”心理医生接着又把另一个砝码从橡皮圈上摘了下来,然后将那个恢复原状的橡皮圈递给了他,并解释道:“现在,你已经没有一点儿负担了,又恢复了原来的弹性,你还是那个完整无缺的‘橡皮圈’。”

听到这儿,那个男子恍然大悟。是啊,只要摘下生活中那些缺乏价值的重负,我们的生命又会恢复原有的弹性。

阅读3:你知道你有多么宝贵的财富吗?

有位青年时常因自己贫穷而牢骚满腹。一位老人问:“你具有如此宝贵的财富,为什么还要发牢骚?”

“财富在哪里?”青年人急切地问。

“你有一双眼睛。只要能给我一只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要的东西给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回答。

“好,那么我要你的一只手吧!为此,我用一袋黄金做补偿。”

“不,手也不能失去!”

“既然你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既然你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么宝贵的财富啊!”老人微笑着说。

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后,由于世界观、自我调适能力、生活态度及人格特征不同,其行为表现各不相同。有的能向挫折挑战,百折不挠,改变行为,达到目标;有的则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以致精神崩溃,行为失常。

阅读4:在挫折中成长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觉得应对挫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其实困难在我们自己的心里。我们心里有一种拒绝挫折的本能,我们害怕它,拒绝接受它。这些心态比挫折本身更可怕。

沃尔特·迪斯尼为实现“地球上最快乐之地”,向银行借贷资金时,曾被拒绝了302次;肯德基的创办人桑德斯上校当初当初推销他的炸鸡秘方,被拒绝过1009次;电影巨星史泰龙想当演员,曾被拒绝了1855次。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存有自卑情结,问题在于你的压弹能力与水平。总是看到困难和挫折,而且认死理,一遇到阻碍或不顺利就退缩,不会换个角度看事物,这些自卑情结就是你成长发展的巨大消极因素。

有一天公园里举办花卉展览,一些怒放的玫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突然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降,人们纷纷跑去避雨。雨过天晴后,再出来看时,艳丽的玫瑰已被雨水打得凋零,旁边的小草却更加清翠,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由此联想到人生。我们可能并不显赫一时,可能永远只是芸芸众生中渺小的一员,但我们仍要用旺盛的生命力奋力地唱自己的歌。拜伦说:“我生来绝不是为世俗这沉闷的戏文扮演繁忙的配角。我们也许并不能在世间唱主角,但我们起码要做我们自己人生的主角。这是我们作为人的最基本权利,是维护我们人格的最基本要素。”你若能够正确对待,客观分析,积极转化,劣势可能转为优势,自卑之处也就成为自信之点。这就是压弹的辩证关系。跨过自卑,你往往发现天空远比你现象的灿烂。

阅读5:让自己的心灵之门旋转起来

一名失败者去拜访一名成功者。他来到成功者门前,看到了一扇漂亮的旋转门。他轻轻一推,门就旋转起来,他在旋转门中转进去,看到成功者正站在自己面前。“你能不能告诉我成功有什么窍门?”失败者虔诚地问。成功者用手一指他的身后:“就是你身后的这扇门。”失败者回过头只看见刚才带他进来的那扇门正慢慢地旋转着,把外面的人带进来,把里面的人送出去。成功者说道:“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门,是用不同的材料做成的。有的人是带锁的木门,成功快乐的时候就打开,而失败痛苦时就关闭,把自己锁在黑暗里。有的人是旋转的玻璃门,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快乐还是痛苦,总是让自己的心灵之门旋转起来,把失败和痛苦旋转出去,让希望和未来旋转进来,在旋转中找寻机会,把握未来,找到一个新的人生舞台。”

人生如同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以哭脸相迎。

阅读6: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八倍的辛劳”

美国前女国务卿赖斯,其奋斗史颇具传奇色彩,短短20多年,她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女孩成为世界著名外交家,奇迹般地完成了从一个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嬗变。有人问她成功的秘诀,她简明扼要地说:因为我付出了“八倍的辛劳”。

赖斯小的时候,美国的种族歧视还很严重,特别是她生活的伯明翰,黑人地位低下。赖斯10岁时全家到首都游览,却因身份是黑人而不能进入白宫参观。小赖斯倍感羞辱,凝神远望白宫良久,然后回头一字一顿地告诉父亲:总有一天,我会成为那房子的主人!赖斯的父母很赞赏她的志向,就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思想:改善黑人状况的最好办法就是取得非凡的成就,如果你拿出双倍的劲头向前冲,或许能赶上白人的一半;如果你愿意付出四倍的努力,就得以跟白人并驾齐驱;如果你愿意付出八倍的辛劳,就一定能赶在白人前头。

为了能“赶在白人的前头”,她数十年如一日,以超过白人“八倍的辛劳”发奋学习,增长才干。普通美国白人只会讲英语,她则除母语外还精通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普通美国白人大多只能进一般大学学习,她则考进名校丹佛大学拿到博士学位;普通美国白人26岁可能研究生还没读完,她已经是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教授,随后又出任了斯坦福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教务长;普通美国白人大多不会弹钢琴,可她不仅精于此道,而且还曾获得美国青少年钢琴大赛第一名;此外,她还精心学习了网球、花样滑冰、芭蕾舞、礼仪。天道酬勤,“八倍的辛劳”带来了“八倍的成就”,她终于脱颖而出,一飞冲天。

阅读7:心灵故事——成为湖泊

一个年老的印度大师对总是抱怨的弟子感到厌倦了。有一天,他派他的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

“味道如何?”大师问。

“苦。”弟子吐了口吐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抓一把盐放进附近的湖里。弟子于是把盐倒进湖里,老者说:“再尝尝湖水。”

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很新鲜。”弟子答道。

“你尝到咸味了吗?”大师问。

“没有。”年轻人答道。

这时大师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我们将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

感悟:所以,当你处于痛苦时,你只要开阔你的胸怀……

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阅读8:心灵成长——走进星星的世界

有一个美国年轻军官接到调动命令,人事令上将他调派到一处接近沙漠边缘的基地。他不想新婚的妻子跟着他离开都市生活前往受苦,但妻子为了证明夫妻同甘共苦的深情,执意陪同前去。

年轻军官只好带着妻子前往,并在驻地附近的印地安部落中帮妻子找了个木屋安顿。该地夏天酷热难耐,风沙多且早晚温差变化大,更糟的是部落中的印地安人都不懂英语,连日常的沟通交流都有问题。

过了几个月,妻子实在是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于是写了封信给她的母亲,除了诉说生活的艰苦难熬外,信末还说她准备回繁华的都市生活。

她的母亲回了封信跟她说:“有两个囚犯,他们住同一间牢房,往同一个窗外看,一个看到的是泥巴,另一个则看到星星。”

妻子倒不是真的想离开丈夫回都市,原也只是发发牢骚罢了!接到母亲的信件后,便对自己说:“好吧!我去把那星星找出来。”

从此后她改变了生活态度,积极地走进印地安人的生活里,学习他们的编织和烧陶,并迷上了印地安文化。她还认真地研读许多关于星象天文的书籍,并运用沙漠地带的天然优势观察星星,几年后出版了几本关于星星的研究书籍,成了星象天文方面的专家。

“走进星星的世界。”她常常在心底这样跟自己说。

打败自己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走进星星的世界,往往就能找到生命的依归与生活的目标,请不要抱怨环境让你无法一展身手,并努力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闪耀星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