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通过实践训练而获得的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过程,它是动物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根据巴甫洛夫的学说,凡能建立条件反射的有机体,都有学习的行为。例如:小孩伸手去摸开水壶,会感到烫手,体验到痛苦的滋味,以后这个小孩就再也不会摸开水壶了。这一条件反射的建立,在心理学上就称为学习。
狭义上的学习是指作为个体的人的学习,它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为主要任务的积极能动的过程,它包含着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学生的学习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我们理解学习的定义有3个要点。
第一,学习的变化可以是外显的行为,也可以是内隐的心理过程。(www.daowen.com)
第二,学习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有些个体的变化,如适应、疲劳不能称作学习。因为这种变化是暂时的,经适当休息和调整,这种暂时性的变化就会迅速消失。至于持久到什么地步,那要看学习的材料与练习的程序而定。一般而言,程序性的学习能维持长久,如儿时学会了游泳或骑自行车者,一生受用,不必重新学习。
第三,学习产生于经验,而不是来自成熟或本能。“经验”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个体生活习得的累积,诸如习惯、知识、技能、观念等,均属于个体的经验。二是指个体的生活,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了学习。强调学习由经验而生,实质是认为学习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排除了成熟或先天因素所起的变化。因为个体的成熟也会使其行为产生持久改变(如青春期开始后,男生的嗓音会变得低沉),但成熟不属于个体的经验,因此由成熟而引起的行为改变不是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