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提高心理健康

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提高心理健康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自我管理过程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培养过程。(二)增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有效管理,完善自我首先,合理定位理想自我。自我的灵活性:,共12项;得分之和,高分为≥55分,低分为≤37分。“自我的灵活性”与敌对和恐怖的相关显著,可能预

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提高心理健康

自我完善之于实现教育目的,促进人的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的根本方式和途径,实现大学生自我完善既是发挥教育主体性的内在要求,增强教育效果长效性的需要,也是克服传统教育模式弊端的需要,因而面对新形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大学生自我教育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学生自我完善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应该做到循序渐进采取合理的对策和方法。

(一)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加强自我完善能力培养

自我教育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教育方式,是主体的我在其自我意识的基础之上,以自我认识为前提,通过主客体的分化,把客体的我作为对象,以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为目标,通过自我选择、内化和控制等过程,有意识地改造客体的我,使自己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高度内省自律的教育过程。它表现在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上,是使人能成为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改正和自我完善的实体。增强大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是加强大学生自我完善的基础,要努力创造先决条件,引导大学生树立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意识。

自信是自我教育的起点,引导学生自我发现,找出自身的优点,使大学生建立自信心,指导学生真正认识自己的不足,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批评,并予以改正;发挥榜样力量,唤起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意识和动机。如此,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其实就是提高反省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的内在需要。

大学生自我管理过程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培养过程。通过使大学生参与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大学生成为校园学生管理的参与者。因此,经常组织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不仅能使大学生获得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而且能深化大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认识,进而取得自我进步和提高。

(二)增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有效管理,完善自我

首先,合理定位理想自我。理想自我是大学生将来要实现的目标,在确立其内容时,要立足社会需要,符合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规范。同时,要从大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过于简单,把远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远近高低不同的具体目标,从而由近到远、由低到高逐步加以实现。其次,培养健全的意志品质。对自我的监督与修正,也与人改造客观世界一样,需要意志的力量作为保证。大学生要特别注意增强自我控制的自觉性、主动性,将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主观上实现理想自我的内在动机;增加自制力,防止消极情绪对自我控制过程的干扰。最后,培养健康的情感。自尊、自爱、自信等健康的情感,是自我控制的激励因素和动力。如果一个大学生能认识到自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有希望的人、能成功的人,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他、需要他、肯定他,那么他就会为改变现实和实现理想自我而更加努力。

(三)创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扩展其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必须创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并重视大学生个体自我教育发展的需求,要正确处理大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教育、引导、管理”的关系,积极为大学生提供适当的自我教育空间和环境。外部环境不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决定因素,但它对于唤醒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推动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自我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衡量自身价值的社会标准,才能显现出自身的弱点和完善的方向。当代大学生往往从自我出发,对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少处于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发现社会。高校要注重组织大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到生活中,让大学生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悟社会,使他们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亲身体会社会的需要、就业的困难和创业的艰辛等,进而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实力和能力,走向美好的未来。

测试1:意识量表(Self-Consciousness Scale,SCS)

此表是心理学家弗尼斯坦等人编制的用于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测量。请拿出一张A4白纸,依次对每个题目认真作答。

“0”表示完全不符合我,“4”表示非常符合我,“1、2、3”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符合和不符合。请你在表3-1中,认为合适的数字上打分。

表3-1 意识量表

(续表)

计分和结果分析:

第(3)(7)题反向记分(记罚分,总罚分越多,名次越靠后),代表内在自我的题目包括:(1)(3)(4)(6)(7)(9)(11)(13)(15)和(17),把它的总分(得分相加)计算出来;代表公众自我的是(2)(5)(8)(10)(12)(14)和(16)。

每个人都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更重视内在自我还是更注重公众自我。

测试2:自我和谐测试(SCCS)

姓名     性别     年龄     评定日期

表3-2中是一些个人对自己的看法的陈述。填答时,请你看清楚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圈选一个数字(“0”代表该句话完全不符合你的情况;“1”代表基本不符合你的情况;“2”代表不确定;“3”代表基本符合你的情况;“4”代表完全符合你的情况),以代表该句话与你现在对自己的看法相符合的程度。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都有其独特性。因此答案是没有对错的,你只要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表3-2 自我和谐测试

(续表)

(续表)

计分方法和结果解释:

各分量表的得分为其所包含的项目分直接相加。三个分量表包含的项目分别为:

(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1)(4)(7)(10)(12)(14)(15)(17)(19)(21)(23)(27)(28)(29)(31)(33),共16项;得分之和,高分为≥56分,低分为≤35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反映的是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包含对能力和情感的自我评价、自我一致性、无助感等,它所产生的症状更多地反映了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

(2)自我的灵活性:(2)(3)(5)(8)(11)(16)(18)(22)(24)(30)(32)(35),共12项;得分之和,高分为≥55分,低分为≤37分。“自我的灵活性”与敌对和恐怖的相关显著,可能预示了自我概念的刻板和僵化。

(3)自我的刻板性:(6)(9)(13)(20)(25)(26)(34),共7项;得分之和,高分为≥40分,低分为≤13分。“自我的刻板性”不仅同质性信度较低,而且仅与偏执有显著相关,说明这一分量表的含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应用时也应小心。

总分:计算方法是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在大学生中,可以以等于或低于74分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间组,103分及以上为高分组。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容易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或逃避,导致自我的僵化,或因不能改变导致无助感。

体验1:20个“我是谁”

目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程度,并完善自我。

操作:

(1)请准备一张A4纸,然后在上面完成20个“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的句子,要求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与特性的描述。

①我是一个……

②我是一个……

③我是一个……

……

(2)请评估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请对自我描述的每个句子作判断,在句子后面画上“+”或“-”,“+”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肯定、满意的态度,“-”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分别数一下有多少个条目,然后将两者相加,如果是正数,说明你的自我接纳状态良好,如果是负数,这显示你不能很好接纳自己,你的自尊程度较低,这时你需要内省一番:你是否过低评价自己?是什么原因使你不相信自己?如何去完善与改变呢?

(3)请将陈述的20项内容作下列归类,然后总结你对自我认识中哪个方面是相对模糊和消极的。

①生理自我(你的体貌特征,如年龄、身高、体型等)

编号:

②心理自我(你的个性、能力、精神状态等)

编号:

③社会自我(属于你的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等)

编号:

体验2:小动物

活动目的:让我们学会自我了解,并了解他人,学习接纳每个人的独特性。

活动准备:6~8人一组,每人一支笔、一张卡片。

活动方法:

(1)教师引入:“请学生们仔细思考,如果你可以选择一种动物代表自己的话,你会选择哪种动物呢?请在卡片上写下这种动物的名字。等小组成员都写完后,大家同时亮出卡片,看看这个小小动物园中有哪些动物?哪些与自己相似,哪些与自己不同?”

(2)请小组成员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为什么会选这种动物代表自己?该种小动物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并将小组的讨论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体验3:乔韩窗口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认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4部分:

公开的自我,也就是透明真实的自我,这部分自己很了解,别人也很了解。

盲目的自我,别人看得很清楚,自己却不了解。

秘密的自我,是自己了解但别人不了解的部分。

未知的自我,是别人和自己都不了解的潜在部分,通过一些契机可以激发出来。

每个人的自我都由这4部分构成。但每个人4部分的比例是不同的。而且,随着人的成长及生活经历,自我的4个部分发生着变化。当一个人自我的公开领域扩大,则其生活变得更真实,无论与人交往还是独处,都会感到轻松愉快而充满活力;而盲目领域变小,人对自我的认识就会更清晰,在生活中更容易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通过自我开放从而促使公开领域的扩大;通过他人的反馈使部分隐秘区、盲目区进入公开区。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1.运用乔韩窗口理论认识和评价自己

第一步,请5~10位非常了解你的朋友,让他们列出你的优点和缺点。

第二步,你自己也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第三步,把自己所列的优点和缺点与朋友列出的进行比较,填入表3-3中。

根据所列的情况,你会发现自己有许多优点,别人并不知道;也可能发现别人认为你的优点,你自己反而不知道,这样你就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同样,你的缺点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况。

表3-3 乔韩窗口

2.想象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找一个安静且能使自己放松的地方,闭上眼睛,尽可能清晰地想象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例如,你的长相、穿戴、感觉如何?你是快乐的、严肃的、还是放松的?

3.你喜欢自己吗

你欣赏自己的容貌、体态、能力、品质、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特点吗?把你欣赏或厌恶的理由写出来填入表3-4中。

表3-4 欣赏或厌恶自己的理由

4.自尊水平测试

指出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表3-5中的说法,并在最能描述你对自己感受的单元格里画圈。

表3-5 自尊水平测试

(1)~(5)项,选择完全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计3分、2分、1分、0分;(6)~(10)项,选择完全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将10个项目的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表明你的自尊水平越高。

心理电影赏析

《美丽心灵》

电影《美丽心灵》是关于20世纪伟大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物传记片。影片以纳什的生平经历为基础而创作。该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几乎包揽了2002年电影类的全球最高奖项。影片主人公原型纳什因此而成为热门的公众人物。

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几十年的艰难努力,最终战胜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纳什也成了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1.无意识的侵入与自我的迷失

纳什的主要症状是在他的生活中出现了3个幻觉人物,他们影响、控制着纳什的生活。这3个幻觉均来源于纳什的无意识,是无意识补偿功能的病理性表现。无意识包括一切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经验,是构成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对于正常人而言,无意识往往通过与意识倾向相反的欲望或动力而作为意识的一种补充。心智发展不平衡的人往往是意识与无意识不平衡的受害者,他们与自己的无意识斗争,无意识的正常的补偿功能便只能以不正常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分析正常人或精神病人的梦、症状或幻觉时,我们常常可以触及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原型模式多种多样,几乎包括人类所有的心理经验,但无意识中最重要的原型主要有英雄(性格中的理想自我)、阴影(性格的对立面)、阿尼玛或阿尼姆斯(异性形象)、智慧老人(激发智慧的直觉)、自性(性格的完整性)、圣婴(预示新生)等。原型常常通过意象表达出来。

2.3种原型

在纳什的心灵中,被意识忽略和拒绝的情感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那些和意识冲突的无意识集中体现为3个方面的非理性情感,来源于3种原型,并由3个人物表现出来。当他们侵入纳什的意识世界时就不受控制地实现他们的补偿功能。室友查尔斯——阴影。国防部官员帕切尔——英雄原型。小女孩玛休——阿尼玛原型。

3.精神的分裂

纳什那些膨胀的情感需要是无意识侵入意识并控制意识的缺口。被纳什忽视了的这些无意识通过幻想表现出来之后,纳什的人格就被逐渐分裂了。

互动1:林肯与政客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由于他的外貌很丑陋,常常被政客所讥笑。有一天,他的一位政敌遇到他,开口骂道:“你长得太丑陋了,简直让人不堪入目。”林肯微笑着对他说:“先生,你应该感到荣幸,你将因为骂一位伟大的人物而被人们所认识。”

互动分享:

林肯如果只把眼光停留在自己丑陋的外貌上,不去发现自己的其他长处,他能成为美国著名的总统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看待你的外表和你的缺陷呢?

互动2:生存选择

目的:探讨并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以及通过交流认清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时间:20~30分钟。

活动方法:5~8人一组,每组一份材料及统计表。老师告诉学生:假如地球上发生了核战争,人类将要毁灭。但是,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一个特别的保护装置。如果谁能进入其中,谁就能生存下去。现在有10个人,但是保护装置里的水、食品、空间有限,只能容纳7个人。也就是说,只有7个人能生存下去。请你决定谁应该活下去,谁只能面对死亡,为什么?并排出先后次序。

小学老师

小学老师怀着孕的妻子

职业棒球运动员

12岁少女

外国游客

优秀的警官(www.daowen.com)

年长的僧侣

流行男歌手

著名小说家

慢性病住院患者

互动分享:

(1)请全体同学认真思考,并做出自己的选择。

(2)分组讨论交流各自选择及选择的理由。他人分享对自己有哪些启发?

(3)就各组分享在全班展开分享讨论。

(4)思考: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及他人的价值观,如何通过他人的启发,调整自己的认识,生活中对我来说,最重要、最有意义的是什么?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阅读1:丑小鸭

美丽的乡间农舍,一只母鸭寂寞地坐在它的窝里,孵化自己的孩子。终于,那些鸭蛋一个接一个地裂开了,“噼!噼!”鸭蛋叫起来,并伸出了它们的小头。瞧!这些小家伙多么活泼,睁着好奇的眼睛正四下张望。只有一只蛋还躺在那儿,没有一点儿动静。

“这一个蛋费的时间真久!”母鸭开始抱怨。

“这是一只火鸡的蛋!让它躺在那儿吧。你尽管先教别的孩子去游泳好了。”一只来访的老母鸭这样劝着。

但是鸭妈妈还是坚持着把蛋孵了出来。这只小鸭又大又丑,不过游起水来倒还漂亮。鸭妈妈因此稍感欣慰,并盼望它会慢慢长得漂亮点。

可是新的生活一开始,这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的丑小鸭处处挨啄,受排挤、被讥笑,不仅在鸭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后来的情形一天比一天更糟。大家都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它自己的兄弟姐妹也对它生起气来。于是妈妈也说:“我希望你走远些!”鸭儿们啄它,小鸡们打它,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也用脚踢它。于是它闭起眼睛悲哀地逃,逃到一块住着许多野鸭的沼泽地,又逃到一间老太婆和猫儿鸡儿住的农舍。结果还是一样地受歧视,嫌它不会“眯眯”叫,小鸭苦闷极了,自个儿在水中钻来钻去,秋天时冻得“呱呱”直叫。

一天傍晚,薄暮低垂,一群美丽的天鹅从灌木林里飞出来,小鸭从未见过这么美丽的鸟,看着它们飞走了,既茫然又羡慕,心中油然涌出一种深深的爱,好像它从未爱过什么似的。

冬天来了,终于有一天小鸭昏倒了,一个农夫把他抱回家去送给了他的妻子。可是它又闯祸了,农夫的妻子要用火钳打它,它鼓起翅膀飞走了,飞进了一座大花园,在这里它又遇见了美丽的天鹅。小鸭突然忧郁地想:“我要飞向它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即使被它们打死,也总比让那些欺负自已的鸭子咬、啄要好受得多。”于是它又飞到水里,向美丽的天鹅游去。

“请你们把我弄死吧!”可怜的小鸭说。它低低地把头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

但是,当它在清澈的水面看到自己的倒影,再也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了,而是一只天鹅时,它恍然大彻大悟。

只要是只天鹅蛋,即使生活在鸡窝里,又有什么关系呢?

孩子们向它撒面包片、麦粒,许多大天鹅在它周围游泳,用嘴吻它,它感到非常幸福,快乐地想:“当我还是一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福!”

阅读2:弗洛伊德“自我的三结构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的三结构理论”,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从人格的3个维度上研究自我的发展。本我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来源,是遗传下来的本能。本我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物需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寻找直接的肉体快乐。这种要求若有迟缓,就会感到烦扰、懊恼,其结果不是这种原动力消失或减弱,而是企图满足的要求更加迫切。因而在本我的动力之下,一切困难、疼痛和挫折都要克服且在所不惜。本我是人格的一个永存的成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是本我的对立面,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的。婴儿最初只有本我这一部分,随着婴儿不断长大,婴儿为了满足本我的要求,逐渐学会用他人认可的、社会赞许的某种方式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得到满足,结果是婴儿会按照活动的结果好坏来发展活动或抑制活动。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格结构的第二部分——自我逐渐发展起来。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它派生于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是来帮助本我而不是妨碍本我的,它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因此,自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弗洛伊德把本我与自我的关系比喻为马和骑手的关系,马提供能量,而骑手则调节、引导和改变能量的方向,指引马向目的地前进。

儿童到了大约5岁的时候,人格结构的第3部分——超我开始形成。它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超我有两方面,一是自我理想,二是良心。在儿童早期生活中,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依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去评价、奖励和惩罚儿童。父母对儿童的某些行为做出“好”的评价,给儿童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儿童的另一些行为,父母做出“坏”的评价,并给以惩罚。长此以往,儿童就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坏的,父母关于奖惩儿童行为的标准逐渐内化为儿童自己的行为规范。儿童可以在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自己评价自己,当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时,就感到愉快和满意(内在奖励),当自己的行为违反了这些规范,就感到内疚(良心谴责)。到这个时候,父母关于什么行为是“好”的标准就内化为儿童的自我理想,父母关于什么行为是“坏”的惩罚规则就内化为儿童的良心,这样,超我就形成了。

本我是我的自私部分,采取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部分,自我的行为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的部分,行为中遵循道德原则。本我、自我、超我相互补充,相互对立,好似作用于三个角上的拉力形成的三角形一样。自我在满足本我欲求时,不仅要考虑现实条件的可能性,而且要受到超我的制约;超我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总是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对立和冲突,力图限制本我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自我在本我、超我、现实之间周旋,调停,力求使三者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以期达到相对平衡。

阅读3:艾里克森“人生八阶段学说”

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他率先提出“人生历程八阶段”理论,并详细论述了每个阶段特定的心理、社会发展课题,称之为“心理社会危机”。艾里克森认为,每个阶段心理、社会发展课题的完成、危机的解决,就会产生积极的品质,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品质。

1.婴儿时期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0~1岁)。这是获得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的阶段。所谓信任,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其他养育者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的人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的关心与照顾,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2.婴儿后期

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2~3岁)。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的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3.幼儿期

主动与内疚的冲突(4~5岁)。这是获得主动感受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个体在这个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4.儿童期

勤奋与自卑的冲突(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阶段。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产生兴趣。

5.青年期

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心理社会同一感。

6.成人前期

亲密与孤独的冲突(18~25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7.成人中期

生育与自我专注的冲突(25~60岁)。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的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的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中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与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8.成人后期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60岁以上)。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的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艾里克森的人生阶段如表3-6所示。

表3-6 艾里克森的人生阶段

阅读4:戈登·W.奥尔波特“自我统一体”观点

奥尔波特(Gordon W.Allport,1897—1967年)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认为,自我是模糊的,是“一个可怕的谜”。他提出“统我”的概念即“自我统一体”。自我统一体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意识,心理活动的倾向,它并不是出生时就有的,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和人的生活经历逐渐发展的,通常包括8个发展阶段:自我感觉(1岁)、自我同一性感觉(2岁)、自尊的感觉(3岁)、自我扩展的感觉(4岁)、自我意向的感觉(4~6岁)、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6~12岁)、追求同我的形成(12岁至青春期)、作为理解者自我形成(成年)。

奥尔波特认为,从儿童到成人是一个从生物取向到心理取向变化的过程,婴儿是自私、寻求快乐、缺乏耐心、依赖、非社会化的。但是,随着儿童与父母、社会的相互交往,如果儿童对爱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自我或人格逐渐发展。但如果儿童的需要受到挫折,自我统一体的发展会受到影响。例如,在自尊感觉阶段,儿童好奇心强烈,探索、尝试不同活动,但也有破坏行为。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加以阻止,而不是引导,这将使儿童自尊受到挫伤,感到屈辱和愤怒。各种挫折可使儿童变得缺乏安全感,攻击,嫉妒,自我中心,心理发展或自我统一体发展不成熟,停留在儿童阶段,神经症人格便是如此。

奥尔波特的理论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强调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助于我们对自我发展的认识。

阅读5:库利的“镜中我”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3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将自我意识分为3个阶段:

(1)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评价。

(3)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行为。

阅读6:你的心态是正确的,世界就是正确的

美国的一位牧师在家里准备第二天的布道,他的小儿子在屋里吵闹不止,令人不得安宁。牧师从一本杂志上撕下一页世界地图,然后撕成碎片,丢在地上说:“孩子,如果你能将这张地图拼好,我就给你一元钱。”牧师本以为这件事会使儿子花费一上午的时间,但是没过十分钟,儿子就拼好了。牧师问他怎样拼好的,孩子回答道:“这很容易,在地图的反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先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再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世界地图也就是正确的。”牧师微笑着给了儿子一元钱,说:“你已经替我准备好了明天的布道,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是正确的。”

阅读7: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Jldura,1977)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1.形成或改变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通常形成或改变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成败经验。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但这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

(2)替代性经验。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

(3)言语劝说。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4)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5)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2.自我效能的主体作用机制的实现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通过选择、思维、动机和心身反应等中介过程而实现其主体作用机制的。

(1)选择过程。一般而言,个体选择自以为能有效应付的环境,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因素反过来又会影响其行为技能和人格的发展。这是自我效能感通过选择过程发挥主体作用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自我效能感决定个体对行为活动的选择。

(2)思维过程。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对个体活动产生自我促进或自我阻碍的作用。首先,人类行为大多受其事先在头脑中设定的行为目标的调节,对其行为产生动机作用。而个体把什么样的成绩设定为行为目标则要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其次,自我效感通过思维过程对行为产生影响还表现为个体在想象中对活动进行实现。

(3)动机过程。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发挥主体作用往往还带有动机的因素。如目标的设定就要受个体成就动机水平的制约,作为思维过程的归因对活动产生的影响也是通过影响个体动机水平实现的。

(4)心身反应过程。班杜拉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决定个体的应急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程度等心身反应过程,这又会通过思维过程影响个体的行为及其功能的发挥。

阅读8:最优秀的人是谁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烛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烛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连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遗憾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阅读9:永远不鼓掌的仙人掌

他的朋友越来越少了。

年轻时,他也结交了很多朋友,朋友给了他友谊、帮助和温暖。和朋友在一起,让孤身在外的他,一点儿也不觉得孤独。他坚定地以为,他和每一位朋友的友谊,都永不会终结。

大学毕业那年,他却和最好的朋友分道扬镳。朋友是他的同学,是他跨入大学校门结识的第一个朋友,是真正的铁哥们儿。他们的友谊,维持了4年,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甚至将饭菜票伙在一起用,不分彼此。他们甚至约好了,在同一个城市寻找工作,最好在同一个单位,将来的家也安置在一起。

他先找到了工作,签好了合同,是一家国企,同学们都很羡慕他。朋友的单位却一直没有着落,他为朋友着急,每天陪着朋友四处投简历,面试。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在毕业之前,朋友的工作有了眉目,是一家外企,而且是世界500强。关键的最后一场面试那天,朋友照例请他陪着一起去,他却拒绝了,他推说有事。

晚上,朋友带来了好消息,被那家500强企业录取了。他很勉强地挤出了一丝笑容,然后就借口身体不舒服,提前告辞。他知道,朋友终于谋得了一份好差使,他应该高兴才对,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笑不出来,反而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和苦楚。

从那以后,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朋友的邀请,甚至在毕业晚会上,他也想方设法避开和那位朋友碰面。朋友打电话来约他,他也讲不了几句话,就借口忙,挂断了电话。他们的联系,越来越少了。

他们在同一个城市工作,相距只有几公里,他却没再和朋碰过面。偶尔从别的同学口中,得知他的消息,升主管了,被送到国外培训了,年终奖拿了多少……关于朋友的好消息,他听了都内心酸酸的,总是赶紧找个话题转移开。他和朋友的友谊,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终结了。

他有了新的朋友,新的友谊,是他的一个同事。两个人差不多同时进企业,性格也差不多,都来自农村,职位、工资收入也都不相上下,而且,两个人都感到有点郁郁不得志,这使两个人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下班之后,两个人总是泡在一起,有段时间,他们非同寻常的友谊甚至被人误解。对别人的议论,他不屑一辩,在他看来,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友谊。

有一年,单位搞竞争上岗,他和朋友都报名参加了。两个人互相勉励,互相加油鼓劲。幸运的是,两个人都竞选成功,他担任技术部副主任,朋友当上了办公室副主任。那一晚,两个人喝了很多酒,相约这辈子共荣辱,齐进退,共同打出一片天地。

时间在慢慢地流逝。转眼,他们走上中层都若干年了。那年,单位要提拔一批干部,他和朋友都是极具竞争力的人选。通过民主公开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最终,朋友顺利转正,当上了办公室主任,他却未能如愿。

他的心理再一次失衡。他没有参加朋友举办的庆祝聚会。从那以后,他也总是处处躲避着朋友,偶尔碰着了,他也总是礼节性地打招呼,刻意保持着距离。在一些私下的场合,他对办公室的工作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有一次甚至冲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拍起了桌子。他的矛头,显然都是冲着办公室主任——他的朋友来的。他们的友谊,就这样彻底完了。

虽然一个个朋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结束了友谊,有的甚至成了路人或仇敌,但他并不觉得孤单,因为在他看来,朋友就像衣服一样,旧的去了,新的才会来。而且,让他自豪的是,他也有一两个交往了很多年的朋友,他们的友谊,一直保持着。

他有一个朋友,是同乡,两个人很早就认识,而且,巧合的是,他们的夫人,也是同乡。他们差不多时间结婚,也差不多时间有了孩子,两个家庭时有往来。两家住得很近,因此,两个孩子上的是同一个幼儿园,又上了同一所小学,同一所初中,并幸运地考取了同一所重点高中。他自认为是一个重情谊的人,他和这位同乡的友谊,就是最好的佐证。

今年,他们的孩子,同时参加高考。他和朋友一起送孩子进考场,一起在考场外等候,一起分析考卷,一起估分……他们约好了,两个孩子最好报同一所大学,延续他们的友谊。

高考分数公布那天,他打电话告诉朋友,孩子考分超过一本线40分,他问朋友孩子的分数是多少?朋友兴奋地告诉他,自己孩子的成绩高出一本线100多分。听了朋友的话,他拿着电话筒的手抖了一下。寒暄了几句后,他就匆匆挂了电话。高考之前,他和朋友约好,两家一起为孩子庆祝,一起送孩子去上学的。得知朋友孩子的分数后,他再也没这个心思了。虽然自己的孩子考得也很不错,但朋友孩子的成绩,还是让他无法接受。

他再也没主动和那个朋友联系过,他不能接受朋友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强那么多。他们的友谊,又终结了。

就这样,他的朋友越来越少了,但是,他似乎并不缺少朋友和友谊,他总是能结交新的朋友,培育新的友谊。他只是不能接受,朋友比他强。

他就像一棵仙人掌,永远也无法为别人鼓掌。自然,他也永远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和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