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一个心理阳光的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一个心理阳光的人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让心理咨询这一有益的渠道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真正帮手呢?心理咨询老师不等同于一般教师角色,一般需要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心理咨询解决的是心理问题,而不是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求助者能否主动求助,是心理咨询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排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一个心理阳光的人

(一)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心理咨询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通知,明确规定我国高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并按1∶3000比例配备足够的心理咨询教师,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实际操作层面,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意义、功能、程序、责权利等的了解求助知多少呢?什么时候需要求助?求助的行为有多少呢?如何让心理咨询这一有益的渠道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真正帮手呢?

1.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在心理方面出现问题或困扰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它不是教人应该怎么做或怎么做是对的,而是通过协商协助,让求助的人重新唤起内在力量,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并处理当前的困境。心理咨询老师不等同于一般教师角色,一般需要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因此,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聊天,不是思想工作,也并非无所不能。

(1)心理咨询解决的是心理问题,而不是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例如,有的同学和室友吵架了,希望咨询师帮助他解决调换寝室的问题,这不是心理咨询所能解决的问题。心理咨询要解决的是当事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感到的困扰,起到不良作用的心理因素,以及要进行哪些调整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各种实际问题等。

(2)心理咨询不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咨询师会持有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会对求助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批评。

(3)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的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助人行为。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一日享用;教人以渔,终身受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倾听、陪伴、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求助者改变和人格成长,最终协助求助者改变或做决定。真正的“救世主”是求助者本人。

(4)心理咨询不是医生开药。许多没有接触过心理咨询的同学,很容易套用医学模式来理解心理咨询,认为心理咨询就像看医生一样,告诉医生自己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就等着医生开药方,自己不需要做什么,按照医生开的药方去抓药吃就好,因此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快告诉我该怎么办”,试图从咨询师那里迅速得到“专业”的建议。然而,心理咨询是一种讨论和协商的过程,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咨询师并不是直接给出该怎么做的建议,而是通过讨论和分析,启发求助者自己意识到问题的原因和症结,共同建立行动方案,并在咨询师的监督下去实施。

(5)心理咨询是建立在求助者主动求助的基础之上的。求助者能否主动求助,是心理咨询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求助者有强烈的自我改变意愿,他才会愿意提供详尽的情况,和咨询师共同探讨问题的症结所在,咨询才会有效果。

无数实践证明,当求助者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咨询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而不是被动等待时,咨询效果最好,心理康复的速度也较快。

2.心理咨询的功能

心理咨询至少可以发挥两个功能:一是减轻内心冲突,提高问题处理能力。心理咨询能给心理困扰的求助者提供一种新的学习经验,让求助者学会转化重新思考问题的角度,以新的视野感受社会以及应付环境的变化,以减轻内心冲突,提高个体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二是激发个体潜能,增强生存与生活本领。心理咨询可以给求助者提供全新的人生体验,帮助求助者提高解决内心冲突和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求助者更好地认识自我,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从而使个人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遵循心理咨询基本原则

为了保证心理咨询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以及更好地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从求助者的利益出发,咨询师必须遵循一些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1.保密原则

保密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为重要的原则,它既是咨访双方确立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的前提,也是咨询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这一原则要求在没有得到对方同意的时候,咨询师不得将在咨询场合下来访者的言行随意泄漏给任何人或机关。但若是涉及伤害自己、他人及社会安全和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等情况,需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必要资料。

2.时间限定原则

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一般规定为每次50分钟左右(初次咨询可以适当延长),原则上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间隔。

但咨询时间的限定也不是绝对的。根据来访者的病理状态、心理发展程度和年龄大小,可以缩短时间和间隔,增加咨询次数。

3.自觉自愿的原则

来访者必须完全出于自愿,这是确立咨访关系的先决条件。没有咨询愿望和要求的人,咨询师不会去主动找他(她)并为其心理咨询,只有自己感到心理不适,为此而烦恼并愿意找咨询师诉说烦恼以寻求心理援助时,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4.客观中立和无条件接纳原则

咨询师要无条件接纳来访者,对来访者谈话中涉及的道德问题要保持中立,对其生活言行也不宜批评和指责。咨询师要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对来访者的言语、行为和情绪充分理解和无条件接纳。

5.重大决定延期原则

心理咨询期间,由于求助者情绪过于不稳和动摇,原则上应规劝其不要轻易做出诸如退休、调换工作、退学、转学、离婚等重大决定。在咨询结束后,求助者的情绪得以安定、心情得以整理之后做出的决定,往往不容易后悔或反悔的概率较小。

(三)对照心理咨询类型选择自己所需进行咨询

1.心理咨询需要咨询师与来访者匹配

心理咨询按咨询的目标分可分为障碍性咨询与发展性咨询,按咨询的对象分可分为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按咨询的时间分可分为长期咨询、短期咨询与限期咨询。

还可以通过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来区分心理咨询的类型:

(1)正常的、健康的、无明显心理冲突的人要更好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潜能,以提高学习与生活质量进行的咨询。

(2)心理适应咨询:帮助在生活、学习中有各种烦恼,有明显的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来访者。排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

(3)心理障碍咨询:使患有某种心理疾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的来访者,通过咨询和心理治疗,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2.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心理咨询

(1)当你在某些时候觉得孤独或者想找人说说话,你可以寻找心理咨询。

(2)当你的学习、工作、生活、情感压力过大,如失恋、生活挑战太大、同学相处不良等,而使你觉得有点胸闷难受、心区疼痛(但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身体问题)、焦虑不安、容易发火、心情忧郁、失眠,那你需要心理咨询。

(3)不管什么原因,如果你觉得自己被某种不良心情压抑超过两周时间,并且这一情况还在持续,那时候你就需要参加心理咨询。

(4)当你对于某些特定的物体和行为,如与人交往困难,怕猫狗,或者当你面对一些社会场景,如广场、商场,或者没有特定对象场景的情况下,你都觉得焦虑不安,甚至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你需要进行心理咨询。

(5)当你的某些行为,如洗手、关煤气,表现出十次以上的反复,或者当你对于某一事物的思维反复地出现而无法摆脱,并且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你就需要心理咨询。当你被一些性问题困扰,如青春期手淫问题,暴露性器官,获取异性衣服等情况,那建议你进行心理咨询。

(6)当你的人际关系一直遭遇有时候有原因、有时候没有原因的挫折,而你觉得自己的性格与周围人群有点格格不入,这让你迷惑或痛苦。如你经常严重猜忌别人是否说你坏话或随时随地会遭受批评而害怕交往,别人或你经常和很要好的朋友反目成仇或你经常以自伤和极端事件要挟亲密的人或你觉得你的情绪经常没有原因的泛滥成灾而影响你的生活,那你或许需要接受长期的分析式心理咨询。

(7)或许你没有任何困扰,你生活学习已经有了一定质量,但你觉得需要一些精神层面的成长或回顾,那你或许可以参加心理咨询。

(8)对于食物的障碍,如出现暴食然后呕吐、厌食等,显然积极参加心理咨询是明智的选择。

(9)物质依赖也可以是一个参加心理咨询的原因,如吸烟。

(10)遇到家人亡故、被非礼、人质危机、自然灾害、威胁等突发事件之后一个月,你如果继续经常被这些事件的记忆干扰,甚至经常发生做噩梦、哭泣等情况,那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也有必要进行心理咨询。

(11)如果你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正在医院方面接受药物治疗,但你很少获得谈话式的心理咨询,建议你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谈话式的心理咨询。这样你会更快更巩固的好转。

(四)明确咨访双方责任、权利与义务

1.来访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1)责任。

①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解决心理问题。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心理作业。

(2)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④对咨询方案拥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1)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并说明保密例外之处。

(2)权利。

①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来访者。

③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3)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

(五)咨询中可能遇到的特殊状况及应对策略

1.心理普查筛查出的“问题学生”对待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主要目的是筛查心理问题学生并进行干预和危机预防。新生的心理问题干预工作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方面请各学院在接到反馈通知后的20天内对测查出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约谈核查。另一方面做好日常工作,充分发挥学院、班级、公寓、心理协会干部、班级心理委员的骨干作用,关注身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对常见一般性心理问题可进行心理疏导,对比较复杂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学生,及时转介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筛查出可能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约谈或心理干预要注意方法、策略和技巧。

需要说明的两个问题:

(1)客观对待心理测试结果。目前研制的心理测试量表仍有其局限性,心理测试结果又因受诸多因素影响,会出现“假阳性”“错报”“假阴性”“漏报”等情况。得分高被筛查出来的学生,未必都有心理健康问题,而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可能未被筛查出来。所以心理测试结果仅能作为判断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助手段、参考依据。

(2)严格做好保密工作。依照心理健康工作的特殊要求,对每个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要做好保密工作(仅限于本人和相关工作人员知道),切实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非自愿来访者

非自愿来访者很可能是和学校老师沟通无果,造成了谁也不能理解谁的局面,老师才将其转推心理咨询。这样情况下,来访者其实有很多想法想要表达但不被理解,又认为学校与咨询中心站在一边,而对咨询师或咨询过程存在敌意。所以咨询师要做的就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支持、真诚的咨询气氛,让来访者感觉被理解,被接纳,被保护。达成建立安全的环境的重要的因素之一(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关系的建立。如果咨询师能够和来访者建立一种友好关系,那么来访者就更愿意发现、接受、并改变自己存在的问题。而这种友好关系主要是通过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提供的支持,真诚等无条件关爱的环境决定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在来访者中心疗法中提出无条件关爱,指的是不带批判角度地接受来访者的言语、行为、以及价值。白话来说,就是我可能不认同,但我绝对接受和理解你表达的观点,并且不拿我自己的价值观来加以评判。当来访者(学生)被第三方转送过来时,来访者往往是带有阻抗情绪的,可能表现为少言、对抗咨询师、迟到、缺席等情况。此时如果咨询师并不能提供上述所说的无条件关爱的咨询环境,而是忽视阻抗,用自己的价值观来指导来访者的行为(这也常常是老师的行为),那么来访者可能会更加抗拒心理咨询,从而抗拒发现自己,改变自己的过程。而如果咨询师首先创造了一种关爱,支持,真诚的咨询气氛,来访者感受到一个安全的环境,则来访者就更有可能吐露自己真实的想法。

建立无条件关爱的咨询环境做法可有(但不局限于)以下几点:

(1)签订保密协议并重申保密协议是咨询师向来访者证明其个人信息的安全性的行为。当知道自己的信息并不会被透露给校方(即使透露也一定会事先询问来访者意见)或家长,来访者会感觉安全,从而放下阻抗。

(2)在咨询开始时,来访者拒绝说话,咨询师不需强求,先进行开放性提问(如“今天你有什么想要与我分享的”),然后陪伴来访者。因为沉默也是来访者观察局面、理清思路的过程。此外,如果来访者说“我没有问题,不需要帮助”,咨询师可以通过表达“我认为你现在最起码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人在强迫你接受心理咨询,你愿意和我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吗?”来表达自己与来访者的立场并非对立。

(3)暂时放下自己的价值观,毫无保留地进入来访者的世界,理解他们的语言和行为,这也会使来访者认为自己被理解,被接纳。

3.来访者咨询预约失约

来访者的迟到或失约有多种因素,可能来自来访者,也可能来自咨询师。

(1)来访者的客观因素。有些时候来访者的失约或迟到是由于某些偶然因素所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来访者的时间观念是有所不同的。在有些文化背景生活下的人时间感不强,没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在时间上很随意,他们不认为准时会见咨询师对他们是重要的,所以也不会认为咨询师会对他们的失约或迟到感到不高兴。

(2)来访者的主观因素。失约或迟到是来访者的一种行为模式;来访者通过失约或迟到测试咨询师的可信任程度;也有些来访者通过失约或迟到来引起咨询师的关心和注意,以确定咨询师对自己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失约或迟到是治疗阻抗的一种表现形式。

(3)咨询师的因素。有些咨询师治疗时间保证不了,从而延误了约定的时间,其结果导致来访者守时概念的淡化。还有些来访者过度追求公平,如果某一次咨询师因故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出诊,让来访者多等待了一会儿,这些来访者可能会在此后的某次约会中,故意失约或迟到以讨回公平。

4.咨询过程脱落

咨询过程脱落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咨询师和来访者两方面的因素。

(1)源于咨询师的问题。在中国,心理咨询师的咨询脱落率是非常高的。与没有明确的理论取向,不清晰自己的专业定位,没有定期的专业督导,心理咨询师个人专业上的成长,临床经验等可能都存在欠缺有极大关系。

①没有明确的咨询取向和目标,没有明确的专业形象和专业素养,例如,将心理咨询工作与教师、医生、家政工作方式混为一谈,令来访者一头雾水。

②没有向来访者解释清楚咨询过程并一起商议对来访者的评估,也没有提出咨询计划(没有明确的契约)。

③没有帮助来访者做好准备,澄清来访者的咨询动机。急于推进咨询进程,过分关注理论与技术正确,而忽略来访者的感受。

④反移情(咨询师的感受)过于强烈,淹没在自己的回忆和情结中,难以共情,无法工作。

⑤评估能力较差,让来访者感到遭受贬低或忽视,或贬低来访者的求助动机。(你太严重了,不要来找我。/这点小问题还来找我。)

⑥对移情和阻抗没有敏感性,难以理解来访者会隐藏一些东西,或者把和其他重要人物的关系和情感转移到自己身上。(例如,咨询师觉得自己非常有亲和力,来访者对他不会产生任何愤怒的情绪。这种状况在很多“人本”流派的心理咨询中较为常见。即使是很多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对移情和阻抗的敏感性也非常不够。)

⑦职业训练的问题。咨询师参加的训练大多是心理学科研训练、自我心理成长类训练、精神病学训练。很少参与心理咨询类的训练,或者训练质量不高,有很多不适当的防御和自恋性问题,没有去内化伦理,没有良好的培训经历、自我体验和督导。

⑧咨询师方面没有预料到的生活事件,包括出国、搬家等,或者健康问题。

(2)源于来访者的问题。

①咨询的理论取向与自身世界观不合,难以相信,或者错误地理解了咨询理论,有着很多先入为主的认识。

②过于强烈的刻板偏见,例如,难以相信一个男人/女人/老人/年轻人(包括性取向、宗教、族裔等)能够理解我,或者认为咨询师光环不足,无法信任,或者和咨询师“频道”不合,相异性大到无法适应。

③难以签订契约。约定固定的时间和次数时感到被一个权威操控或迫害,损害自身的独立感和无所不能感,或者心理功能受损,难以想象和确定一件未来的事物。

④“心智化”的功能受损,难以利用语言表达痛苦,难以通过反思幻想、重要回忆和重要人物来重新建立自我形象。

⑤并不认为治疗性的家庭作业和建议是一种支持,会感到这种关于认知上的干预是一种不信任和贬低。

⑥关于移情的一些问题。例如,没有移情,无法对咨询师投入太多情感,却对咨询中的话语异常敏感,容易感到被贬低。又如,移情性痊愈,自身感到特别好的时候终止咨询,不愿再深入探索等。

⑦付诸行动的问题。例如,用脱离咨询来防御自己对于依赖的恐惧,病耻感过于强烈,感觉离开了心理咨询室自己就变得健康了等。

⑧心理上或者现实生活中与父母过分黏着,父母难以忍受一个独立于家庭之外的咨询师将自己的孩子“夺走”,认为自己可以处理好孩子的一切。或者反过来,来访者难以想象和信任家庭外的某个“空间”是安全且温暖的。

⑨没有做好准备(心理上或经济上)包括预料外的生活事件,如搬家等,或者经济问题、健康方面的问题不适合做心理咨询等。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表1-1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地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内你的实际感觉,选择最符合你的一种情况,请在相应的数字上画“√”。

表1-1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续表)

(续表)

SCL-90简介:《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用来测查人的精神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的量表,包含了比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对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甚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等方面均有涉及。

适用范围:它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在临床上常用,可广泛应用于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以了解来访者的心理卫生问题,可作为诊断参考,也可用作初级的筛查工具,不适用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

评分标准:

(1)总分。

①总分是90个项目所得分之和。

②总症状指数,也成总均分,是将总分数除以90(总分÷90)。

③阳性项目数是指评为1~4分的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是指总分数除以阳性项目数(总分÷阳性项目数)。

④阳性症状均分是指总分减去阴性项目(评为0的项目)总分,再除以阳性项目数。

(2)因子分。SCL-90有10个分量表,即所有的90个项目实际上是10个方面的内容。这10个方面分别是:

①躯体化:包括(1)(4)(12)(27)(40)(42)(48)(49)(52)(53)(56)(58),共12项。它主要反映主观的躯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道系统主诉不适和头痛、背疼、肌肉酸疼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②强迫症状:包括(3)(9)(10)(28)(38)(45)(46)(51)(55)(65),共10项。主要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空了”“记忆力不行”等)。

③人际关系敏感:包括(6)(21)(34)(36)(37)(41)(61)(69)(73),共9项。它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与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自卑感、懊丧以及人际关系明显处理不好的人,往往在这一分量表上得高分。

④抑郁:包括(5)(14)(15)(20)(22)(26)(29)(30)(31)(32)(54)(71)(79),共13项。忧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是代表性的症状,它还以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动力等为特征,并包括失望、悲观,与抑郁相联系的其他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这个分量表中有几个项目包括了死亡、自杀等概念。

⑤焦虑:包括(2)(17)(23)(33)(39)(57)(72)(78)(80)(86),共10项。一般指那些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那种游离不定的焦虑及惊恐发作是本量表的主要内容。

⑥敌对:包括(11)(24)(63)(67)(74)(81),共6项。这里主要以三方面来反映病人的敌对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其项目包括从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各个方面。

⑦恐惧:包括(13)(25)(47)(50)(70)(75)(82),共7项。恐惧的对象包括出门旅游、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此外还有反映社交恐惧的项目。

⑧偏执:包括(8)(18)(43)(68)(76)(83),共6项。本分量表包括偏执概念的一些基本内容,主要指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

⑨精神病性:包括(7)(16)(35)(62)(77)(84)(85)(87)(88)(90),共10项。反映各式各样的急性症状和行为,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指征。此外,也可以反映精神病性行为的继发性征兆和分裂性生活方式的指征。

⑩其他:包括(19)(44)(59)(60)(64)(66)(89),共7项,是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的。

各因子的因子分计算方式是:各因子所有项目的分数之和除以因子项目数。例如强迫症状因子各项目的分数之和假设为30,共有10个项目,所以因子分为3。在1~5分评分制中,粗略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看因子分是否超过3分,若超过3分,即表明该因子的症状已经达到中等以上严重程度。

活动1:生命曲线

1.假如生命可以这样表示

图1-1为一个代表生命历程的坐标图。从左到右的横线(横坐标)表示“时间”,也可理解为“年龄”;从下到上的竖线(纵坐标)表示你的情绪或感受。横坐标与纵坐标相交之处标记为“0”,意思是“生命开始之处”。

图1-1 生命历程坐标图

2.记忆中的那些事儿

请回忆自己生命中或生活中那些发生过的、让你无法忘怀的重大事情,数量不限。但一定是在你目前的生命历程中对于你而言很重要的事情。

3.当时心情

以该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和你当时的感受,在坐标图上相应的位置标出点。每个点的含义就是在某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让你感觉到或痛苦或幸福的事。

4.彩色烙印

回忆事情发生时你的感受,准备三支不同颜色的笔。三种颜色分别代表幸福、痛苦、没感觉(不好形容)三种情绪体验,将每个点与后面的点连接起来。例如,A事件发生时,你觉得很幸福的,就用表示幸福的颜色将图表中的对应的点与其后一个点连接起来,依此类推。最后你会完成一条生命彩虹。

5.故事会

在小组中坦诚交流,向别人介绍你的经历,也感受别人各种各样的人生。

6.互助与成长

(1)引导思考:观察自己的图表有无新发现,同时,从分享他人的经历中得到哪些启发?

(2)每一件事情都让我们知道一些东西,那些生命节点上发生的重要的事,让你明白的东西也许就更多或更重要了。简单概括,写在图标下。

(3)如何评价你自己?你认为要将自己的心理资本挖掘出来使用的可能性有多大?

7.活动小结

当把生命线画完后,请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刻。以前的事已经发生过了,哪怕是再可怕的事,也已经过去,你不可改变它,能够改变的是我们看待它的角度。一个人的成熟度,在于这个人治愈自己创伤的程度。过去是重要的,但它再重要,也没有你的此刻重要。

好好规划你的未来,让它合理而现实,然后努力去实现它。请好好保管你的生命坐标图,时常看看。生命线不是掌握在别人手里,它只有一个主人,就是你自己。无论你的生命线是长是短,每一笔都是你自己画出来的。

活动2:价值拍卖

1.导入

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场特殊的拍卖会,拍卖的是人生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些东西,同学们可以在这次拍卖会中选择自己希望拥有的东西。

2.选择的意义

生活是由大大小小的、许许多多的选择构成的,我们所做出的决定,将使我们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使我们的人生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和价值,最终收获不同的果实。在这次特殊的拍卖会中,当你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选择时,将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3.拍卖规则及拍卖原则

可供选择的拍卖品有幸福、健康、自信心、成就感、他人的赞扬、实现父母的愿望、威望、实现理想、自由、财富以及名气。

宣布拍卖规则(事先将准备好的道具钱发给学生):

(1)每人可有5000元资金参加竞买。

(2)每件物品的底价均为500元,每次竞价以300元为单位加价,价高者得。每件物品的最高出价喊价3次后无人加价则成交。

(3)若一次出价5000,则立即成交。

(4)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有些选择一旦做出,就无法回头了)

4.准备竞买

老师播放一段长约3分钟的音乐,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认真思考,并在你所拿到的拍卖品目录上写下你的计划,例如,你计划花2000元买自信心,用3000元买成就感,则可在“自信心”的下方写2000,在“成就感”下写3000,依此类推。

5.开始拍卖

音乐声停,我们马上进入拍卖会场现场,拍卖开始。首先第一件拍卖品:自信心。好,A同学出价500元!B同学出价800元!C同学出价1100元!很好,竞争很激烈。……好,D同学出价2000元!还有没有出更高价的?2000元第一次,2000元第二次,2000元第三次,(敲下小槌)成交!祝贺你,D同学,你获得了自信心!现在请你上台来领取。将写有“自信心”的纸袋高高举起,在收下该同学的道具钱后将纸袋放入他的手中,并示意其他同学鼓掌祝贺。

6.拍卖后的思考

好了,紧张而激烈的拍卖会很快就结束了。让我们冷静下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选择该拍卖品?它对你有多么重要?

(2)你是否后悔你所买到的东西?为什么?

(3)你的努力就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扬吗?

(4)父母的期望和你的理想,哪样对你更为重要?

(5)在这些物品中,哪种东西能给你带来最大的满足感呢?

活动3:生命有多长

每人自制一张有如下数字和格子的纸条(见图1-2)。

图1-2 生命的纸条

指导语:假如这张纸条的长度是我们各人的生命从0~100岁,我们来玩个游戏:(www.daowen.com)

(1)请问现在几岁?(前面的撕掉)

(2)请问你想活到几岁?(后面的撕掉)

(3)请问一天24小时你会如何分配?(请将所剩下的折成三等份)

通常是睡觉8小时占了1/3;吃饭、休息、聊天、玩游戏、看电视、玩电脑又占了1/3。

(4)想一想,请问你有何感想?

(5)请问你会如何看待你的未来?

人生留给你真正的奋斗时间已经不多了,目标的选择是人精神的食粮,它是人在航海中的方向。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极有意义的,你的存在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你的存在能给社会做出贡献,你的存在能在世上留下痕迹。

(1)学生分组讨论:

①我的存在有哪些意义?

②我可以为身边哪些人带来什么意义?

③我的存在将为社会带来什么意义?

④我希望我的人生将会在世上留下怎样的痕迹?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上问题,轮流发表意见,并把思考的结果写在便条之上。

(3)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最后把所有同学的便条纸收上来,在教室做成“生命的意义”专题园地,以便学生参考和激励自己。

《肖申克的救赎》

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因被误判谋杀自己的妻子及其情人的罪名成立,被送往肖申克监狱终身监禁。他外表看似懦弱,但内心坚强,从进监狱的那天开始就决定一定要离开这里。

他在监狱里遇见了因失手杀人被判终身监禁的瑞德,两人很快成为好友。肖申克监狱是当时最黑暗的监狱,典狱长利用罪犯做苦役,为自己捞了不少好处。狱警对囚犯乱施刑罚,甚至将囚犯活活打死!

面对这样的环境,安迪没有自甘堕落,他办监狱图书室,为囚犯播放美妙的音乐,还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大家打点财务。典狱长很快就发现了他的特长,让他帮助自己洗黑钱做假账。

在监狱的黑暗生活里,安迪从未放弃过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对自己的救赎!20年过去了,安迪终于越狱成功,并获取了典狱长的赃款。瑞德获释后,两个老朋友在墨西哥海滨重逢……

安迪,他是这部电影中所有精神力量的代表。象征着人类的坚韧智慧以及对自由永远的追求;如安迪所说:“希望是人类最美好的拥有,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伴相随。”

1.理论问题讨论

按授课班级情况进行分组,5~8个学生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就生命与死亡、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并提炼个人见解与想法,进行组内与组间分享。

2.实操体验心得分享

就实操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教师加以指导与说明,强调参与体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自己活动中感觉的关注与表达,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请学生将活动中的收获与想法以书面形式澄清与梳理。

3.自我剖析

心理测试是我们了解自己内心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实操体验中的心理测试,再结合自己平时生活中的感受,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心理活动的参与也是一种自我认识与检测,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动态,是我们应所觉察的,保持对自己的关注,提高对自身的觉察能力,也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一大追求。

阅读1: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

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E.Frankl,1905—1997年)是奥地利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二战期间因其犹太人身份,遭纳粹逮捕,在奥斯维辛、达豪等集中营度过了3年艰难的岁月。他把生存主义哲学和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创立了“意义治疗学派”。弗兰克尔通过自己在集中营里的经历,以及对大量临床病人的观察发现:人要活下去,必然要有某种意义的支撑,而人也有一种追求意义的意志。弗兰克尔觉得,决定人们行为的根本因素,应该就是这种追求意义的意志。健康完整的人包括3个方面的发展:生理、心理和精神。如果人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身体就会生病;如果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人格就会出现障碍;而如果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也就是说缺乏对生存意义的理解,人就会体验生存的挫折并患上“生存的神经症”,严重者会导致自杀。通过对意义的寻求,人类可以努力发现意义和目的,这对人的完善和幸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1.生命意义的乏失:“存在的虚空”

弗兰克尔认为,“存在的虚空”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一种认识不到生命的意义的生活状态。“无意义”如同生活中的真空,无论再多再好的事情也无法产生出意义感来。最典型的“存在的虚空”就是“烦”“郁闷”“无聊”。这样的人常计划去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往往什么都没有做。最终,他们会选择很消极的娱乐方式,借以打发时间。当我们不知道未来时,内心充满了担忧,当一切都知道时,我们会感到无望,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人们以各式各样的伪装或面具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当人的生命意义得不到实现的时候或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通过其他的途径加以替代,例如转化为弗洛伊德所说的快乐的原则,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性欲放纵,过着所谓的享乐生活。或者转化为阿德勒所说的追求权力,谋求物质上的成功,或者整天浸没于没完没了的忙碌、服从,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然而,这却丝毫无法填充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把那种普遍的“存在的虚空”用病理学的名词称为“集体性神经症”,具体有以下4种类型:

(1)混世主义态度:生活没有计划性,过一天算一天。

(2)宿命论态度:不管什么时候,他感觉到自身完全是外在环境或者自己的内在的先天因素所决定了的。自己所做的无非是上帝已经安排好了的事情。

(3)集体性思维:缺失了自我,一切随大溜,按照大众希望的样子去塑造自己,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去表达大众的期待和看法,没有自我的独特性,抛弃了自我的责任与自由。

(4)狂热主义:集体性思维忽视了人自身的人格和独特性,而狂热主义则完全忽视了他人,尤其是那些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他凭着自己的喜好随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否定、攻击他人。

2.生命的意义的追寻

意义问题是人的本质的问题,生命意义的挑战是人的存在状态的真实表达,它最大程度上标志着人的存在的本质。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会主动寻求并实现生命的意义,而动物只会被动地安排生命的过程。弗兰克尔认为生命的意义具有两重性,既包括客观性也包括主观性。一方面,从客观性的角度来看,意义是发现的而不是被给予的,也不是发明的。就像一个发笑的人,并不是因为你让他笑,他就笑,而往往因为你讲了一个笑话,他发觉可笑才笑的。意义有自身的现实性,它是我们意识所无法加以改变的。所以,我们不是给事物贴上意义的标签,或者赋予事物以意义,而是去探索事物意义。我们不是发明意义,而是发现意义。从另一方面而言,还有某种主观性存在于意义当中。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因为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他无法为他人所替代,他的生命亦不可重复,人所追求的意义也是迥然相异的。所以他提出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人不应该问他的意义是什么,相反,他应该认识到,被询问的应当是他自己。”因为,“询问生命的意义”只是模糊地触及生命,却不会具体地涉及每个人具体的存在。人不是质问者,而是被质问者,他要以个人的责任,通过对生命负责向生命做出回答。

在弗兰克尔看来,意义就包含在个人对自己的生命的独特体验之中。而这种体验并不纯粹是内心的,脱离外在世界的。换句话说,生命的意义不可能在封闭的内心世界里寻觅,而是敞开心扉,在与外在世界的沟通和融合中实现。他把这称为“人的存在的自我超越”。所以说,任何人只有承担自己生活的义务,才能够发现生命的潜在意义,也只有在生活中负起责任,才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本质。因此,珍爱生命由敢于面对并担当责任与义务开始。

阅读2: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的赠予。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以及健康的心态。

每天怀有感恩地说:“谢谢!”不仅使自己有积极的想法,也使别人感到快乐。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而当别人帮助自己时,以真诚的微笑表达感谢;当你悲伤时,有人会抽出时间来安慰你等,这些小小的细节都是一颗感恩的心。

当然,感恩是要来自内心的,但如果你想表达你对别人或生活的感恩,不妨常常这样做:

1.养成感恩的习惯

每天清晨醒来时,我都会默默地感激已有的生活和所爱的人,当然还包括其他我对之感激的人和事情。

2.一张表达谢意纸条

如果别人向你寄来一封表达谢意的纸条,你一定会很开心吧,当你表达谢意时,并不需要正式的感谢信(虽然那更棒),一张小小的卡片(或E-mail)就可以了,礼轻情意重。

3.一个小小的拥抱(在适当的时候)

对你深爱的人,与你共处很长时间了的朋友或同事,小小的拥抱是很好的礼物,可以用来表达感恩。

4.对每一天怀有感恩

你并不需要感谢特定的某人,因为你可以感谢生活!感谢今天又是新的一天。一个怀有感恩之心的人常常说:“我真是个幸运的家伙!今天又能安然地起床,而且还有崭新的完美一天。我应该好好珍惜,去扩展自己的内心,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传予他人。我要常怀善心,要积极地帮助别人,而不要对别人恶言相向。”

5.不求回报的小小善意

不要为了私利去做好事,也不要因为善小而不为。留心一下他人,看看他喜欢什么,或者需要什么,然后帮他们做点什么(倒杯咖啡,递下茶水等等)。行动强于话语,说声“谢谢”不如做一件小小善事来回报他。

6.一份小小的礼物

并不需要昂贵的礼物,小小的礼物也足够表达你的感恩了。

7.列一份你感谢别人的理由

列这样一份清单,大概十至五十几条,表达你对他的感受,为什么喜欢他,或者他帮助了你哪些地方,而为此深怀感激。然后将这份清单交给他。

8.公开地感谢别人

在一个公开的地方表达你对他们的感谢,比方说办公室里、在与朋友和家人交谈时、在博客上、在当地新闻报纸上等。

9.给他们意外惊喜

小小的惊喜可以使事情变得不一般。比方说,在妻子工作回到家时,你已经准备好了美味的晚餐;当母亲去工作时,发现自己的汽车已经被你清洗的干净又漂亮;当女儿打开便当时,发现你特意做的小甜点。就是一点点的意外惊喜。

10.对不幸也心怀感激

就像罗斯福总统家中被盗后,他给朋友的回信一样。即便生活误解了你,使你遭遇挫折与打击,你也要怀有感恩。你不是去感恩这些伤心的遭遇(虽然这也使你成长),而是去感恩那些一直在你身边的亲人、朋友;你仍有的工作、家庭;生活依然给予你的健康和积极的心态等。

感恩是一个人该拥有的本性,也是一个拥有健康性格的表现。生活、工作、学习中都会遇到别人给你帮助和关心,也许你不能一一的回报,但是对他们表示感恩是必需的。

阅读3: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阅读4:心理故事——财富与幸福感

有位青年时常因自己的贫穷而牢骚满腹。一位老人问:“你具有如此丰厚的财富为什么还要发牢骚?”

“财富在哪里?”青年人急切地问。

“你有一双眼睛。只要你能给我一只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要的东西给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回答。

“好,那么让我要你的一只手吧!为此,我用一袋黄金做补偿。”

“不,手也不能失去!”

“既然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既然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么丰厚的财富啊!”老人微笑着说。

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意义,大自然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它给予每个人最大的财富就是你自己。

阅读5:我很重要

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凉风。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随处可见的人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们不重要。

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轮美奂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平日里,我们尚要珍惜一粒米、一叶菜,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出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

当我在博物馆里看到北京猿人窄小的额和前凸的吻时,我为人类原始时期的粗糙而黯然。他们精心打制出的石器,用今天的目光看来不过是极简单的玩具。如今很幼小的孩童,就能熟练地操纵语言,我们才意识到已经在进化之路上前进了多远。我们的头颅就是一部历史,无数祖先进步的痕迹储存于脑海深处。我们是一株亿万年苍老树干上最新萌发的绿叶,不单属于自身,更属于土地。人类的精神之火,是连绵不断的链条,作为精致的一环,我们否认了自身的重要,就是推卸了一种神圣的承诺。

回溯我们诞生的过程,两组生命基因的嵌合,更是充满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

常常遥想,如果是另一个男人和另一个女人,就绝不会有今天的我……

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如果换了一个时辰相爱,也不会有此刻的我……

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在这一个时辰,由于一片小小落叶或是清脆鸟啼的打搅,依然可能不会有如此的我……

一种令人怅然以至走入恐惧的想象,像雾霭一般不可避免地缓缓升起,模糊了我们的来路和去处,令人不得不断然打住思绪。

我们的生命,端坐于概率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

对于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

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心底。

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我们的记忆,同自己的伴侣紧密地缠绕在一处,像两种混淆于一碟的颜色,已无法分开。你原先是黄,我原先是蓝,我们共同的颜色是绿,绿得生机勃勃,绿得苍翠欲滴。失去了妻子的男人,胸口就缺少了生死攸关的肋骨,心房裸露着,随着每一阵轻风滴血。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齐斩斩折断的琴弦,每一根都在雨夜长久地自鸣……面对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

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至高至尊的唯一。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假如我们隐去,孩子就永失淳厚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东南,地陷西北,万劫不复。盘子破裂可以粘起,童年碎了,永不复原。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面对后代,我们有胆量说我不重要吗?

与朋友相处,多年的相知,使我们仅凭一个微蹙的眉尖、一次睫毛的抖动,就可以明了对方的心情。假如我不在了,就像计算机丢失了一份不曾复制的文件,他的记忆库里留下不可填补的黑洞。夜深人静时,手指在按了几个电话键码后,骤然停住,那一串数字再也用不着默诵了。逢年过节时,她写下一沓沓的贺卡。轮到我的地址时,她闭上眼睛……许久之后,她将一张没有地址只有姓名的贺卡填好,在无人的风口将它焚化。

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

我很重要。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我很重要。

我对自己小声说。我还不习惯嘹亮地宣布这一主张,我们在不重要中生活得太久了。我很重要。

我重复了一遍。声音放大了一点。我听到自己的心脏在这种呼唤中猛烈地跳动。我很重要。

我终于大声地对世界这样宣布。片刻之后,我听到山岳和江海传来回声。

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

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但我要说,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上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阅读6:几种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心理现象复杂又多变,心理活动的规律还未被全面了解,关于心理异常迄今尚无完善的科学分类。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几种在大学生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障碍。

1.精神分裂症

这是精神病性障碍中最普遍的一种,首先表现为思维联想障碍。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有特征性的障碍。其特点是病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散漫或分裂,缺乏具体性和现实性。最典型的表现为破裂性思维,即病人的言语或书写中,语句在文法结构上虽然无异常,但语句之间、概念之问,或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失去中心思想和现实意义。思维障碍的另一种形式,是病人用一些很普通的词句、名词,甚至以动作来表达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称象征性思维。

其次表现为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和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病人对周围事物的情感反应变得迟钝或平淡,对生活、学习的要求减退,兴趣爱好减少。随着疾病的发展,病人的情感体验日益贫乏,对一切无动于衷,甚至对那些使一般人产生莫大悲哀和痛苦的事件,病人都表现得冷漠无情,无动于衷,丧失了对周围环境的情感联系(情感淡漠)。此外,可见到情感反应在本质上的倒错,病人流着眼泪唱愉快的歌曲,笑着叙述自己的痛苦和不幸(情感倒错),或对某一事物产生对立的矛盾情感。

最后表现为在情感淡漠的同时,病人的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被动、退缩,即意志活动低下。病人对社交、工作和学习缺乏应有的要求,不主动与人交往,对学习、生活和劳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行为懒散,无故不上课,不上班。严重时病人行为极为被动,终日卧床或呆坐,无所事事。长年累月不理发、不梳头,口水含在口内也不吐出。随着意志活动越来越低,病人日益孤僻,脱离现实。上述思维、情感、意志活动三方面的障碍使病人精神活动与环境脱离,行为离奇、孤僻离群。

2.恐俱症

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对某类物体、某种情境或某些活动产生持续而强烈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病人知道这种害怕是过分、不应该、不合理的,但这种认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

根据恐俱的对象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广场恐惧症。恐惧的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高处、广场、闭室、黑暗以及拥挤的场所。第二类是特定物体恐惧症。恐惧对象是某些特定物体,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无生命的,如动物、鲜血或尖锐锋利的物品。当患者面临恐惧情境时,可能会有惊恐发作,或诉说心率加快或心跳很重、震颤或头晕、呼吸困难、出汗症状出现。第三类是社交恐惧症。恐惧主要是发生在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中。其主要表现为害怕被别人审视或否定评价,害怕自己会做一些令人窘迫的事,或者是有些表现可能会丢脸,导致出现明显的痛苦或回避行为。

3.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以持续、全面、过度的焦虑感为特征,这种焦虑与周围任何特点的情境没有关系,而一般是由过度的担忧引起的。典型的表现是常常担心自己或亲戚患病或发生意外,异常担心经济状况,过分担心工作或社会能力。这种担心常常是反反复复,同时伴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

4.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表现为反复、不合理的担忧,并不得不通过行为来抵消所担忧的危险以得到安心。其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越是企图努力抵制,反而越感到紧张和痛苦。强迫观念的主要特征是患者有持续存在、强加不想要的思维,并对这种思维感到难以控制。强迫性观念通常为污染、伤害自己或他人、灾难、亵渎神灵、暴力,或其他令人痛苦的话题。这些思维是患者自己的,不是外界插入的。

强迫行为表现为持续地、不能控制地要进行某些行为(仪式动作)的强制冲动或愿望。如果这种强制冲突很强烈导致焦虑和极度不安,通过进行仪式动作可暂时减轻这种不安。常见的仪式动作有清洁、检查、计数、排列、刻板的次序等。

5.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自儿童或者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在没有认知和智能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主要表现在情绪动机和意志行为方面显著异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而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人格障碍有时与精神疾病有相似之处或易于发展为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态。严重躯体疾病、伤残、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灾难性生活体验之后发生的人格特征偏离,应列入相应疾病的人格改变。

人格障碍分为三大类:一是奇异、古怪类,包括分裂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二是戏剧性、情绪化、不稳定类,包括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三是焦虑、害怕类,包括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强迫型人格障碍。

6.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又称为性变态、性欲倒错、性歪曲。是以异常行为作为满足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共同特征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对患者都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或扰了正常的性行为方式。当已歪曲的性冲动付诸行动时多导致违纪,一般是有完全责任能力或限定责任能力。性心理障碍的共同特点是:病人产生性兴奋、性冲动及性行为的对象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们对一般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如对女人用过的内衣、手帕等,产生强烈的性兴奋,而对正常的性行为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或减低。性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有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与性指向障碍。

7.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又称为因特网性心理障碍,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有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对上网带来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的体验,使用者便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一方面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导致沉迷和上瘾。网络成瘾的概念也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有些反对者认为,“成瘾”这一术语是指有机体对某种药物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是用于摄入某种化学物质或麻醉药的行为,如吸毒等,而网络用户对网络的着迷不同于其对化学物质的依赖。也有人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被心理学家和研究者夸大的说法,“他们把人们花很多时间在网络上看成是一种成瘾,然而,有些人在阅读、看电视和工作上也花很多时间,并因此忽略了家庭、友谊和社会活动,却没有人把这些行为称为成瘾”。无论学术界如何争论,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这一行为己经存在,并严重影响到网民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影响到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阅读7:弗雷德里克(C.J.Frederick)的危机干预程序

1.倾听

任何一个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人,他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有人能倾听他所传达出的信息。对有自杀可能的人的指责只会阻碍有效的交流。专业人员应努力去了解有自杀可能的人潜在的情感。

2.对处于危机中的人的思想和情感进行评估

对任何自杀的想法都要认真对待。如果处于危机中的人已对自杀做了详细的计划,那么自杀的可能性要比仅仅想到自杀时大得多。在做出自杀行动之前,他们既可能表现得很安静,也可能表现得情绪激动。如果既处于明显的抑郁之中,又伴有焦躁不安,这时出现自杀的危险性最大。

3.接受所有的抱怨和情感

对处于危机中的人的任何抱怨都不应轻视或忽视,因为这可能对他们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处于危机中的人可能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谈到他们的不满或抱怨,但内心却有着剧烈的情感波动。

4.不要担心直接问及自杀

处于情绪危机中的人可能会隐约涉及自杀问题,但却不一定明确提出来。根据过去的经验,在适当的时候直接询问这一问题并不会产生不良的结果。但一般应在会谈进展顺利时再询问这一问题,因为当与处于危机中的人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后再问这一问题效果会更好。处于危机中的人一般也比较喜欢被直接问及自杀的问题,并能公开地对此进行讨论。

5.要特别注意那些很快“反悔”的人

处于危机中的人经常会因为讲出了自杀的念头而感到放松,并且容易错误地以为危机已过。然而问题往往会再次出现,这时的自杀预防工作就更为重要。

6.做他们的辩护者

处于危机中的人,他们的生活中需要有坚定、具体的指导者。这时,治疗者要向他们传达这样的信息: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已处于控制之中,并且治疗者会尽全力阻止病人自杀,这样可以让病人有力量感。

7.充分利用合适的资源

每一个体都既有内部资源(个人的、心理的),又有外部资源(环境中的,家庭、朋友的)。心理资源包括理性化、合理化,以及对精神痛苦的领悟能力等。如果这些资源缺乏,问题就很严重,必须有外界的支持和帮助。

8.采取具体的行动

要让病人了解你已做好了必要的安排,例如,在必要时安排病人住院或接受心理治疗等。对一个处于危机中的人来说,如果他觉得在咨询会谈中一无所获,就会感到一种挫折感。

9.及时与专家商讨和咨询

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要及时与有关专家取得联系。任何事都由自己一个人去处理是很不明智的。但同时应在处于危机中的人面前表现得沉着,让对方感到他的问题已处于完全的控制之中。

10.绝不排斥或试图否认任何自杀念头的“合理性”

当有人谈到自杀时,绝不能把这一问题看作“操纵性的”或并不是真的想自杀。如果这样做,处于危机中的人会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排斥或谴责,这是很不明智的。

11.不要试图“大喝一声”就让试图自杀的人幡然悔悟

公开向试图自杀的人讨论并劝告他停止自杀,并相信这种评论会使对方认清自己的问题,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治疗者应该指出如果病人的选择是去死,那么这样的决定就是不可逆的。只要生命尚存,就有机会解决存在的问题,而死亡则终止了任何出现转机的机会。同时也应强调情绪低落的阶段是会过去的,情绪低落虽然是对自我的限制,但它也是有其周期的。当抑郁症状再次出现时,人们也应同时看到它不久又会消失。当正处于自杀或其他的情绪危机中时,不能自己一个人单独去面对。当一个人孤立无援或缺乏人际接触时,自杀的危险性会大大提高。

阅读8:岳晓东解读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不求教训他人,而求开导他人;

心理咨询不是要替人决策,而是要帮人决策;

心理咨询的首要任务是思想沟通,而非心理分析;

心理咨询是现代人的精神享受,而非见不得人的事情;

心理咨询确信人皆可自我完善,而非人是不能自我逾越的;

心理咨询应增强人的自立能力,而非增强其对他人的依赖;

心理咨询不仅可以帮助他人成长,也可以帮助自己成长;

心理咨询使人更加相信自我,而非更加迷信别人;

心理咨询使人学会多听少言,而非少听多言。

阅读9:学习做人是我们一辈子的事

星云大师有一位徒弟,大学毕业后,到夏威夷读硕士学位,又到耶鲁读博士,花了好多年的时间,终于得到博士,非常欢喜。

有一天他回来,对星云说:“师父,我现在得到博士学位了,以后要再学习什么呢?”

星云说:“学习做人。”

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办法毕业的。

星云觉得人生,不管是士农工商还是医卜道僧,只有学习才能进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学习的事。

1.学习认错

人常常不肯认错,S凡事都说是别人的错,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其实不认错就是一个错。认错的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会大众,甚至向儿女或是对我不好的人认错,自己不但不会少了什么,反而显得你有度量。学习认错是美好的,是一个大修行。

2.学习柔和

人的牙齿是硬的,舌头是软的,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牙齿都掉光了,舌头却不会掉,所以要柔软,人生才能长久,硬反而吃亏。心地柔软了,是修行最大的进步。一般会这样形容执着的人: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钢铁一样。我们只有调息、调身、调心,慢慢调伏像野马、像猴子的这颗心,令它柔软,人生才能活得更快乐、更长久。

3.学习忍受

这世间就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万事都能消除。忍就是会处理、会化解,用智慧、能力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就要忍。有了忍,可以认清世间的好坏、善恶、是非,甚至接受它。

4.学习沟通

人际沟通是需要学习的,没有人天生就是沟通大师,每个人在与人沟通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沟通素养和水平。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就像“人”这个字,是由一撇一捺这两笔构成的,一撇是自己,一捺是别人。

5.学习放下

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时候提起,不用的时就把它放下,应放下的时候,却不放下,就像拖着沉重的行李,无法自在。人生的岁月有限,认错、尊重、包容才能让人接受,放下才自在!

6.学习感动

我们看到人家得好处,要欢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动。感动是一个爱心、菩萨心、菩提心,在人生几十年的岁月里,有许多事情、语言值得我们感动,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想办法让别人感动。

7.学习生存

为了生存,人们要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不但对自己有利,也让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亲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