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幸福感,活出生命质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幸福感,活出生命质量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她被送到了华西医院截肢了,再后来送到了北京要装假肢。小姑娘漂亮得让人心疼,陪着她的是她的妈妈,一直在北京进行治疗。幸福感关系到我们对自身生命与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体验,影响我们生命与生活的质量。其中,认知评价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它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因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幸福感,活出生命质量

一个13岁的四川女孩名字叫黄思雨,她是映秀小学的一个学生。大地震发生那一瞬间她被砸在了废墟的下面。后来她被送到了华西医院截肢了,再后来送到了北京要装假肢。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一直在笑。小姑娘漂亮得让人心疼,陪着她的是她的妈妈,一直在北京进行治疗。她们家只有四口人,但是一场大地震让这个家庭在三个地方生活。几个月他们都没有见面。2008年的11月底,因为集善嘉年华这样一个公益的活动,组织方把他们一家人给团聚了,一家四口人抱在一起哭。现场几百人都在哭。同情、心疼、不忍……然而当所有人流着泪水的时候,心里突然又生出了一种羡慕。为什么?因为这个家庭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你知道:他们有爱有亲情有思念。尤其重要的是有希望。一场特别大的灾难,让我们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但是这样非常大的代价,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有那些被你司空见惯的、你都不觉得是什么的幸福,其实一直都守护在你的身边。只是平常、甚至显得平淡的日子里头,你都不太在乎了它而已。

幸福这一看似庞大的话题,却会在平常的日子里流露;对于幸福的体会,更多地是日常的用心捕捉。幸福感关系到我们对自身生命与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体验,影响我们生命与生活的质量。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层面来探讨心理健康问题,并且把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有大量研究表明,一个主观幸福感很强的人具有很高的免疫能力,因此也更加长寿

(一)幸福感的内涵

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它专指评估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有满意与否或满意程度高低的不同评价,这些不同的评价与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期望值有关,因此,它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幸福感有多项衡量指标,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度;二是积极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三是消极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但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其中,认知评价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它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因素。

幸福感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主观性,以评价者自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②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③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www.daowen.com)

(二)生命质量的内涵

目前比较公认的关于生命质量的说法是:①生命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身体机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②主观的评价指标(主观体验),应由被测者自己评价;③生命质量具有文化依赖性,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下。

(三)研究意义

对生命质量和幸福感的研究的目的不在于了解,而在于提高,也就是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感,让其生活得更好。生命质量和幸福感都关注人们的主观感受,它是随着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