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大救援:中国勇士飞奔南极

国际大救援:中国勇士飞奔南极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察队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启用直升机救援,制订了营救方案。“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澳大利亚搜救中心以及“南极光”号三方会商,肯定了“雪龙”船直升机救援计划。等待疏散的乘客以12人为一组,在中国救援者指引下迅速登机。中国救援人员所到之处总能听到这样的感谢和欢呼。“雪龙”号上的中国勇士们在获悉他国船只身陷危难后,秉承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千里驰援,助多国乘客转危为安,彰

雪龙”船投入极地科考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截至2007年,连续10余年的极地考察,“雪龙”船航行约100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跑了25圈。

2007年3月,“雪龙”船驶进上海浦西修船码头进行升级改造。通信导航系统是船的“眼睛”,经过改造,“雪龙”船的通信导航设备全部更新,摒弃了原有的指南针指引航向,采取激光路径指引航行。改造后的“雪龙”船成为世界上第一艘配有“宽带全球区域网络”(BGAN)系统的科考船。这种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实现每秒钟512K比特的上网速率。

改造后的“雪龙”还安装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机舱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无人值班,船舶的主机、副机、锅炉及相关辅助设备全部可以在驾驶室内进行控制。耗资1亿多元的升级改造,使“雪龙”船的内部布局更为合理,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更为便利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此外,“雪龙”船由黑色变成中国红,在洁白无垠的南极更加艳丽,更加代表中国的颜色。这个颜色出现在南极,就会带来希望和欣喜。

“雪龙”号顶部甲板上的通信设备

“雪龙”船上的中国红

2009年,“雪龙”船上的海洋科学考察设备也全部升级换代,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表面海水采集分析系统。这一系统应用在船上在中国还属首次,在世界上也只有美国等极少数国家使用。

2013年4月,“雪龙”船进行恢复性维修改造工程,在保持原有船体结构、总体布置和动力输出指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动力系统、甲板设备进行恢复性改造,增加和修理部分科考设备。“雪龙”船的这次维修改造,机舱中的各种机器及设备全部更换,其中新更换的主机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喷共轨技术。经过改造后的“雪龙”船可延长15~20年的使用寿命,并大大提高了适用性,变得更加先进。

南极夏季来临,“雪龙”船靓丽的中国红让俄罗斯人感触颇深。

2013年12月25日,俄罗斯远极地研究考察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极洲航行时被困浮冰区,向澳大利亚发出求救信号。

当日凌晨5时50分,正按考察计划航行在南大洋海域的“雪龙”船,几乎同时收到俄罗斯客船最高等级的求救信号和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的电话:一艘载有74人的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轮在600多海里以外的南极迪维尔海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它漂移,威胁船只及人员安全,情况危急,急需救援。

险情似火。一边,考察队马上电话请示上级部门同意;另一边,“雪龙”号船长王建忠决定履行《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立即指挥向东南方调整航线,以每小时15节的最大航速驰往俄船遇险地点。

天有不测风云,南极气候变幻莫测。遇险海域处于南纬66°、东经144°,有十成的浮冰,厚度1~2米,冰龄2年以上,直径最长200米。前方有一个特大气旋,中心风力超过11级,且伴有较大雾雪。“雪龙”船原计划避开,但为了抢时间,便顶风冒险,穿越气旋中心,在大雾笼罩、风雪交加、白浪滔天、能见度极差的陌生海域一路猛进,以最快的速度于12月27日到达俄遇险船不到10海里的冰区。

“雪龙”船速度降为1.3节,开始破冰航行。入夜,浮冰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厚度有三四米,破冰无比艰难,超出了‘雪龙’船的能力范围。

王建忠焦急地在驾驶台上来回走动着,不停地观察“雪龙”船周围的情况,防止船体撞到大冰块,出现闪失。

被困的“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轮(赵宁 摄)

此时,漫无边际的白色浮冰与浓雾浑然一体。浮冰块交错重叠,大的相当于一个足球场。

白色浮冰(穆连庆 摄)

“咣——”“雪龙”船再次发起一轮新的破冰“冲刺”。囿于被冰围起来,“雪龙”船机动范围有限,难以施展手脚,破冰成效甚微。

“建忠,不要着急,慢慢来,注意船舶和设备的安全。”考察队领队刘顺林宽慰王建忠。他深知,在南极冰区,一旦船舶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施救者需要被救,后果就不堪设想。

一夜无眠。“雪龙”船持续破冰产生的巨大震动,惊醒了许多考察队员,他们暗暗为破冰加着油。

12月29日上午,天气稍有好转,王建忠与第二船长赵炎平登上“雪鹰12”直升机,前往“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所在位置观察,寻找合适的救助方式和路线

南极的天气瞬息万变,直升机刚刚抵达被困客船上方,远处一股强风雪裹成一团,气势汹汹地袭来。“立刻返航!”机长用手势下达命令。

15分钟后,雾雪笼汪洋

冰情严重,虽然相距不足8海里,但“雪龙”号还是无法靠近被困的“绍卡利斯基院士”号。

12月31日,强东南风连续多日将开阔水域的浮冰不断吹向“雪龙”船所在的水域。浮冰被不断挤压、收紧。(www.daowen.com)

气象预报员预报,未来2天,受较强气旋影响,风力将达到9级以上,冰情严重程度会持续加剧。王建忠急得嘴上起了泡,刘顺林也紧锁眉头。

考察队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启用直升机救援,制订了营救方案。海冰救援组迅速成立,负责救援设备和物资的准备、与俄方联络、勘察冰面选择直升机降落点、设置等待区和登记区、指挥登机等诸多工作。

1月1日,元旦新年的气氛冲淡了考察队员焦虑的情绪,他们登上驾驶台,看到了前来救援的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破冰船,信心倍增。

当天,“雪鹰 12”直升机再次起飞,前往被困客船与“南极光”号附近探查。“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澳大利亚搜救中心以及“南极光”号三方会商,肯定了“雪龙”船直升机救援计划。

1月2日上午,晴空万里,风力不大,随着隆隆的直升机叶旋转,救援开始。

拥有36年飞行资历的机长贾树良驾驶“雪鹰12”直升机直抵“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右舷冰面。等待疏散的乘客以12人为一组,在中国救援者指引下迅速登机。而后,“雪鹰”再次升空,径直飞到澳大利亚“南极光”号附近冰面着陆,再由小艇把乘客送至“南极光”号上。

“雪鹰12”直升机正在救援“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上的人员(赵宁 摄)

如此往返6架次,所有乘客安全脱险。

“感谢‘雪龙’号!”“你们的救援让人难以置信!”中国救援人员所到之处总能听到这样的感谢和欢呼。俄罗斯船长更是饱含深情地对“雪龙”号船长说:“你们的努力是国际合作的典范,不仅体现了人类航海的互助精神,也体现了《南极条约》精神。非常希望有机会向你们当面致谢。”

勇士不顾生,故能立天下之大名。”“雪龙”号上的中国勇士们在获悉他国船只身陷危难后,秉承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千里驰援,助多国乘客转危为安,彰显了极地考察大国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这场感人至深的极地大救援时时牵动着两国国民的心。

然而,就在各方依依话别,“雪龙”船准备撤离浮冰区继续执行考察任务时,强大气旋忽至,寒风裹挟着海水迅速凝冰,浮冰范围逐渐扩大。

一夜之间,“雪龙”船右舷密集的浮冰区里,不知何时漂来了一座平顶大冰山。冰山长 1 千米左右,正在不断向西北方向漂移,最近距离“雪龙”船仅 1.2 海里,横亘在撤离路线的前方。

实施救援的“雪龙”船亦身陷白色“囹圄”。

“雪龙”船受困冰区(右图为赵宁摄)

“雪龙”船受阻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船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冒着极大风险,成功完成对遇险俄罗斯籍客轮的救援行动,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荣誉,请向同志们致敬,并转达我对他们的诚挚慰问。习近平要求各有关方面协调配合,指导帮助他们脱困,确保人员安全。他表示,祖国人民同他们在一起,希望他们保重身体、坚定信心、沉着应对、科学施策,争取早日平安返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希望科考队沉着冷静应对,务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等待有利时机,积极稳妥设法突破海冰围困。

1月4日上午,中国第 30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雪龙”船多功能厅召开了全体队员大会,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各级领导的重要批示,及时传达给每一位队员。全体队员士气鼓舞、精神振奋、信心倍增。

此时,“雪龙”船停泊在密集浮冰区,距离最近的清水区约21千米,船上101名人员安全,物资补给充足。为了保证船舶安全,“雪龙”船在浮冰中开辟了一条长约1千米的“破冰跑道”,等待有利天气时机,准备破冰突围。

当日下午,“雪龙”船所在位置能见度再次降低,仅为三四百米。原本距离“雪龙”船500米左右的一座冰山“消失”了。“雪龙”船趁机小心转向。

北京时间1月8日17时20分,一道冰隙出现在“雪龙”船头东南方向,大约10米宽。

东南正是突围的有利方向,“雪龙”船迅速调整,朝冰隙慢慢驶去。10米、15米、20米……冰隙越来越宽。30分钟后,“雪龙”船前方豁然开朗,只几块零星浮冰漂在清澈的海面上。

“雪龙”船脱困后驶向清水区(赵宁 摄)

经过14个小时的等待和努力,在潮流作用配合下,浮冰区的海冰变得松散,“雪龙”脱困迎来最佳“窗口期”。在被冰包围的狭窄空间,“雪龙”通过一系列破冰行动,摆脱浮冰,成功突围。

17时50分,驾驶台传来一片欢呼声,“雪龙”成功自救。望着外面开阔的水面,刘顺林激动不已,嘴里发出感叹:“这一切就像一出大戏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