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南极中山站:驶向深蓝,纵横九万里

中国南极中山站:驶向深蓝,纵横九万里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计划在此建设第二个考察站中山站,承担运输重任的就是“极地”号科考船。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李绪鄂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中国南极中山站”站名铜牌授予考察队。经过约1个月齐心协力的奋斗,队员们终于完成了建设中山站的目标。建设中的中山站中山站一角

中国南极中山站:驶向深蓝,纵横九万里

“极地”号科考船具有抗冰性能,负责执行极地考察及运输任务,一投入南极,便激起了波澜壮阔的征程。

就1400万平方千米的南极大陆来说,仅仅在西南极洲南极圈附近进行考察还远远不够。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开始谋划在东南极洲拉斯曼丘陵建立第二个南极考察站。

拉斯曼丘陵位于东南极大陆边缘,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在这个位置,进可深入南极内陆,退可航行海上,非常利于南极科考。中国计划在此建设第二个考察站中山站,承担运输重任的就是“极地”号科考船。

1988年11月20日,阳光明媚。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码头上停靠的“极地”号科学考察船装扮一新,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116名考察队员精神抖擞。

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李绪鄂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中国南极中山站”站名铜牌授予考察队。伴随着一阵汽笛长鸣,考察队员们踏上征途。

经过20多天的航行,“极地”号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补给后穿越西风带,按既定航线进入南极冰区、普里兹湾。

航行中的“极地”号

在密集冰区航行,船艏要推开巨大的浮冰。队员们在船艏观察瞭望,发现船艏破了一个大洞,立即向船长魏文良报告。魏文良带着大副滕征光等赶到现场,发现船壳钢板被冰撞出了一个长约1米、宽约0.5米的椭圆形漏洞,位置在船艏左舷艏压载舱水线附近。

“极地”号停下来,船队领导商议、确定了处置方案:一是调整船的吃水,将船艏部位压载舱水排除,船艉部位的压载舱水注入,使船艏抬高,漏洞离开海面;二是派人下到水面,用钢板把漏洞焊补起来;三是在冰区航行时适当降低船速,减少和浮冰的撞击,防止船壳受损。

普里兹湾海冰密集,“极地”号航行受到陆缘冰阻挡,队员们在等待中抓住冰面开裂的机会慢速向沿岸航行。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极地”号终于来到了近岸,找到一片约50米水深的水域,抛下锚准备卸货。

就在此时,船的左前方突然“砰”地传来一声闷雷般巨响,瞬间腾起的耀眼白雾直冲蓝天,几十米高的冰崖犹如巨厦倾覆,飞起的冰块猛地砸向大海,激起滔天水柱……陆缘道克尔冰川发生了罕见的特大冰崩。“极地”号前后左右顷刻间被大大小小的冰丘、浮冰死死围困。

“极地”号被浮冰围困(www.daowen.com)

怎么办?对于从未到过东南极、毫无经验的科考队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求助。考察队领导和魏文良乘坐直升机到附近的俄罗斯进步站咨询冰况如何发展,下一步如何应对。俄罗斯友人表示,现在“极地”号处境危险,可能会被冰挤到浅滩上触礁,建议立刻疏散队员,到南极陆地上扎营。

考察队领导和魏文良回到船上立即做出决定,先将科考队员送到岸上,再用直升机卸下帐篷、工具等;全体船员坚守“极地”号,检查船壳、水线下密闭舱室及机械设备,保证船体安全与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值班人员密切观察冰情变化,抓住机会突围;冰困期间,留船人员继续做好卸货建站准备,绝不放弃建站目标,努力完成建站任务;一旦不能摆脱冰困,最坏的结果是做好在南极越冬准备。

大家开始忙碌起来,所有人都没有放弃建站的希望。驾驶员和水手拿着铅制水铊走在冰上,从冰缝中测量了120多个水深点,以评估船周围是否安全,也了解到浮冰漂移后是否有航行出去的希望;大副滕征光带领船员检查螺旋桨、舵叶舵机有没有损坏;科考队员背着包从冰面走上陆地“安营扎寨”;卸货工作也同步艰难展开……

冰崩发生7天后,在潮汐和风力的作用下,船上值班人员观测到前面两座冰山之间距离有所加大,魏文良和驾驶员立即乘坐直升机从空中实地查看,船附近的两座冰山间出现了一条宽50多米的水道,可以从中突围出去。

回到船上,船长魏文良立即通知备车起航。用了近两个小时,“极地”号终于从两座冰山的缝隙中成功突围,在船人员欢呼雀跃,高喊:“我们成功了!我们胜利了!”

船刚冲出来,两座冰山很快合拢,如果再延误,很可能继续被困,甚至船毁人亡。

突围后,“极地”号船重新选择了停靠点,队员们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边卸货边建站。船员们有的开吊车,有的驾小艇,在冰冷的暴风雪中将物资一趟趟卸到陆地上。小艇数次被封在冰里,既到不了岸上,也回不了大船。船员担心机器被冻坏,情愿自己在刺骨的寒风中瑟瑟发抖,省出棉被给机器盖上。

时间紧、任务重,队员们轮流工作,夜以继日。经过约1个月齐心协力的奋斗,队员们终于完成了建设中山站的目标。当五星红旗在中山站高高飘扬时,116名队员纷纷难遏激动的泪水,面向北方高喊:“五星红旗已在南极上空升起!”。

建设中的中山站

中山站一角(吴琼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