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壮怀激烈,敢于搏击,才永放光芒。接下来的十年,是“大洋一号”乘风破浪的十年。
2010年12月8日,“大洋一号”从广州起航,再次执行环球科考任务——中国大洋第22航次。这次科考历时369天,航程11.88万千米,经历9个航段,是当时我国历时最长的一次大洋科考。科考调查区域涉及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三大洋,又一次创造了我国大洋科考时间、里程、考察范围之最,开展了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多金属结核、深海环境、深海生物基因和深海生物多样性等多项调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南大西洋、东太平洋多金属硫化物调查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发现了16个多金属硫化物热液活动区,并首次在海上成功试用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技术装备——拖曳式资源综合探测系统以及深海底中深孔岩芯取样钻机,为我国此后在多金属硫化物热液区域的研究增加了新的重要技术手段。
2012年3月26日,“大洋一号”前往南海,执行中国大洋第26航次综合海试任务。50天后,又于4月18日从海南三亚转赴印度洋、大西洋,开展多金属硫化物、生物资源和环境调查。整个航次历时245天,航程3.8万余海里。
“大洋一号”科考船的队员陆续登船
这个航次还是“中尼两国海洋科技合作的开创性之旅”,开展了中国-尼日利亚首次联合调查。中国科考船在非洲国家专属经济区开展以我国为主的国际合作调查,在我国海洋调查史上是第一次。“大洋一号”在尼日利亚西部大陆边缘获得了高精度地形地貌和地球物理场特征,为尼日利亚在此区域的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填补了空白,也使中非在海洋科技领域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大洋第30航次是“大洋一号”首次在西南印度洋合同区执行科考任务。航次分为4个航段,从2013年10月18日起航赴南海海试到2014年5月29日回国,共224天,航程3万余海里,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热液硫化物资源方面,科考队主要对西南印度洋洋中脊的热液活动区域及相关资源开展调查,通过地球物理、地质取样、热液异常探测、电法探测、无人遥控潜水机器人(ROV)观测、中深钻、深海电视抓斗取样等综合调查,新发现7个热液矿化点,11个潜在热液异常活动点。
在海洋环境方面,科考队进行了生物资源、地理物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调查,获取了大量水文、生物、地质资料,为我国研究该区域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实测数据。
在大洋科考期间,西南印度洋还见证了我国大洋科考的多个首次:首次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通过水下机器人(ROV)作业观察到正在喷发的活动烟囱口,首次在合同区成功试用中深钻并取得了最深达5米的硬岩和硫化物样品,首次进行新研制的6000米光电集成在线探测系统作业,首次在印度洋海盆区域获取了3米长的重力柱样品,首次测得深海热液羽流中的溶解氢气含量数据,首次开展西南印度洋的湍流剖面测量。“海龙”号水下机器人(ROV)在西南印度洋合同区海域6次下水作业,出色完成了4个有效站位的调查任务,拍摄了大量高清晰照片和全程水下作业录像,完成了3个近底标志物投放,创造了最长近底作业8小时、最长水下作业12小时的新纪录。“海龙”号告捷之后,科考队员还利用深海电视抓斗在海底成功抓取了大洋科考历史上单体体积最大的硫化物样品。
2014年11月— 2015年6月,“大洋一号”用 215 天时间完成中国大洋第 34 航次科考任务。前 4个航段在西南印度洋我国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开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兼顾环境基线和生物多样性等调查;第五航段在中印度洋海盆首次开展了深海资源调查,同时开展了沉积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调查。
2015年12月— 2016年7月,“大洋一号”历经 216 天,圆满完成中国大洋第 39航次科考任务,在西南印度洋中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开展了 4个航段的资源勘探, 在中印度洋海盆调查了深海资源。
“大洋一号”是我国大洋科考事业当之无愧的主力船,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执行了我国大洋科考的所有航次,包括中国大洋17航次、18航次、19航次、20航次、21航次和22航次。自中国大洋22航次之后,“大洋一号”的航次任务不再连续,这意味着我国科学考察船不断增多,大洋科考实力不断增强。
“大洋一号”科考船在码头静待起航(www.daowen.com)
也许“大洋一号”太累了,船舶和装备老化问题凸显,安全隐患上升,动力定位系统和海上作业能力急需提升。面对国内新型调查船陆续使用的现状,2016年,“大洋一号”再次改装。
改装围绕提高动力定位系统精度和作业甲板装备支撑能力两条主线入手,具体对主机、可调桨、齿轮箱、轴带发电机和船舶电站改装;换装ROV绞车和后甲板作业吊机,解决船体结构腐蚀和电缆老化等问题,改善生活设施,升级、优化计算机网络系统。
经过“开膛破肚大换血”,“大洋一号”容光焕发,再现“青春活力”。船体全新改观,船舶性能大幅提高,航速由9节提升到12.5节,最大航速可达14.5节;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了船舶降噪、绿色环保、船舶信息智能化等。
重整上阵待远航的“大洋一号”于 2018年12月10日从位于青岛的自然资源部北海局科考基地码头起航,前往印度洋、大西洋执行中国大洋第 52 航次科考任务。
科考队员们挥舞旗帜与送行的人们告别(张进刚 张嘉奇 摄)
中国大洋52航次任务经自然资源部批准,由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组织,由A段和B段两部分、5个航段组成。经过228天劈波斩浪,“大洋一号”航行了33998海里,在完成了多项科考任务后,于2019年7月25日凯旋青岛。
这个航次是对“大洋一号”大修后的一次检验。在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科考队利用“大洋一号”开展了环境调查、生物基因、海洋地质采样等多项作业,发现了3处矿化异常区,丰富了可培养微生物种类,为建立环境基线提供了数据。
在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和中印度洋中脊内典型热液区,科考队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龙三号”遥控无人潜水器(ROV)搭载大虹吸、小虹吸、激光拉曼、大容量洁净取水等9种调查取样设备,开展了6个潜次的下潜作业,获取了至少4个门9个科的生物样品,水下工作时间总计29小时,最大潜深3600米,全面剖析热液区生态系统主要环境因子的梯度分布,赋予了ROV新的“眼睛”探索未知的深海世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航渡期间,我国为来自智利、阿根廷、缅甸、菲律宾、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等国的6位受训学员,围绕地质、微生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硫化物勘探海上调查等内容提供了海上勘探培训,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国际担当。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涅槃重生的“大洋一号”,依然“心”系海天,仍可继续服役10~15年,保持在国内一流调查船序列。
“海龙三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