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国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引进了一艘船,交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代管,首任船长是李立新。这艘船是苏联 1984年在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建成的,名为“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地质地球物理科学调查船。
1995年,李立新把引进的调查船开进了广州文冲船厂,接受大洋调查的第一次初步改装。该船被命名为“大洋一号”。
从 1995年完成改装入列开始,“大洋一号”执行了东太平洋海底结核资源、西太平洋海底结壳资源两个远洋调查航次近5个月的调查,出色完成了国际海底管理委员会准予“先驱投资者”国在太平洋保留的10.5万平方千米开辟区的调查任务。这个相当于1.3个渤海大的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开辟区”,通过科学选择再浓缩为7.5万平方千米,成为中国人子子孙孙都有权去开采深海资源的“开采区”。
1996年1月12日,“大洋一号”的显著成果引起了媒体的重视,《南方周末》头版头条刊载中国海洋报社记者徐志良的特稿《太平洋里有块中国“地”》,《广州日报》则以《中国人,“可下五洋捉鳖”了》为题公布了中国海洋科学家在太平洋里的显著贡献。
之后,“大洋一号”调整为由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代管。1998年1月5日,南海分局在青岛将“大洋一号”移交北海分局,滕征光担任船长。他清晰地记得:当年出海时,船长房间的窗户会漏雨。一下雨,水就哗哗地往里灌,经常不能睡,只得用胶布一层层地往上糊。遇到大风,船左摇右摆,像个“不倒翁”。
2002年,为适应我国大洋资源研究开发从单一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向多种资源的战略转变,“大洋一号”在上海中华船厂进行了第二次现代化增改装,目的是建成一艘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在未来10~15年期间满足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研究开发需求的,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科学调查与深海设备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性海洋调查船。
除了机舱,“大洋一号”从驾驶室到生活区几乎全部重整。改装的重点内容是:增装动力定位系统和关键调查设备;更新甲板收放设备;改善生活及安全设施;对实验室进行统一布局和建设;构建现代化船舶网络系统;提高通信、导航和驾驶能力。
“大洋一号”船长104.5米,宽16米,船底到桅杆高33米,满载排水量5600吨,吃水5.6米,全速航行可达16节,自持力90天,可续航1.5万海里。“大洋一号”通体白色,格外醒目,尤其是航行在蔚蓝色海面,更像一幅美妙的画卷。
“大洋一号”(www.daowen.com)
船上有54间住舱、2间餐厅、2间会议室、1间健身房、1间桑拿房、1间洗衣房、7间公共卫生间,另有卫星电视系统和公共网络服务系统,最多配员75人。按照仪器设备在调查作业过程中的基本属性分类,“大洋一号”调查仪器设备共分7类:探测设备、取样设备、甲板设备、通用设备及通用传感器、实验室装置、生化现场测定设备和维护检测设备。
“大洋一号”从低到高依次是5层、4层、3层、2层、1层。5层是全船最低处,最为平稳,设置了多波束及浅剖实验室、重力和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实验室,也安装了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系统和需要平稳的重力仪。
“大洋一号”科考船一角(张进刚 张嘉奇 摄)
“大洋一号”内部
深拖实验室、网络室、地质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和地震实验室等设在4层。深拖实验室是操控6000米深海拖曳系统的枢纽,可以实时监视海底探测设备作业情况。
后甲板是船上离海洋最近的地方。站在甲板边缘,看着蔚蓝的海水向后奔流,会有非同寻常的惬意。抬头可见高高的吊车和绞盘,它们是收放各种拖体、电视抓斗等调查设备的关键设施。
增装的动力定位系统保证船体按照预设位置精准取样,进行测线作业时,也能保证船体不受风浪影响,匀速直线航行。
改装后的“大洋一号”成为我国第一艘现代化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具备多学科的调查、研究工作条件,可以开展海底地形、重力和磁力、底质和构造、综合海洋环境、海洋工程以及深海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调查和试验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