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
毕加索这幅不朽的战争题材典范之作彻底改变了艺术记载暴力的方式,这是一个充满隐蔽神秘符号的残酷迷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勃罗·毕加索客居巴黎。当时纳粹士兵占领了法国首都,毕加索深受其扰。在对艺术家工作室进行的众多搜查中,盖世太保特工发现了毕加索为193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创作的画作《格尔尼卡》的明信片复制品。这幅壁画虽然只有几年的历史,但它已成为反纳粹主义的象征,举世闻名。当年希特勒下令轰炸了一个平民巴斯克村庄,造成1600多人死亡,数千人受伤,百分之七十的房屋和建筑物被毁。纳粹军官拿着画作朝画家脸上晃了晃,盘问道:“这是你干的吗?”据说,毕加索是这么回答的:“不,这是你干的”。
毕加索对盘问者反戈一击,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句挑衅性的反驳。他提供了一条线索,借此走进他那复杂的作品,特别是他的神秘杰作中如何运用视觉行为。在毕加索的心目中,对绘画的感知和对它所唤起的恐怖的感知是不可分割的。换句话说,就《格尔尼卡》而言,欣赏画作并不是单向活动。这幅画也在盯着我们。《格尔尼卡》极具穿透力,无论我们如何仔细揣摩《格尔尼卡》,试图破译它复杂的符号,这部作品都在静静回望着我们。
表面上看来,这种永恒凝视源自作品顶部(画布中心偏左)巨大的不眨之眼——一种凶险万分的威胁性光源,毕加索本意是暗指戈雅《1808年5月3日》中惊扰夜晚的立体灯笼(见第147页)。超大眼睛中间的瞳孔位置,是作品中的唯一技术性标志:一个裸露的灯泡。事实上,西班牙语中,“灯泡”(bombilla)与“炸弹”(bomba)这两个词汇拼写非常相似。这一事实引入了这样一种观念:正是这种看的行为不可避免地涉及一定程度的暴力。就好像,我们的目光每次扫过画布上的场景,都无意中再次触发1937年4月纳粹飞机轰炸格尔尼卡的暴力事件,重新激起内心的恐惧。只要随便看两眼这幅画作,就会联想到它所描绘的满目疮痍。
“眼球炸弹”的散射,像爆炸弹片的飞行矢量一样,是一组锯齿状的睫毛。西班牙语中“睫毛”一词为“latigazo”,这是另一种巧妙选择的视觉双关语,有“震惊”和“鞭打”之意。这些有棱角的睫毛由一堆小三角形组成,从爆炸的眼睛中向外张开,并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作品中对几何图形的坚持上——这是一种可立刻将作品凝结在一起并将其炸开的形状。
巴伯罗·鲁伊斯·毕加索《格尔尼卡》(1937年),布面油画,349.3厘米×776.6厘米(www.daowen.com)
帕勃罗·毕加索《公牛头》(1942年),自行车鞍座和车把(皮革和金属),33.5厘米×43.5厘米×19厘米
《公牛头》只是简单地由从自行车上拆下的车把和坐垫意外结合而成,立刻成为一件现成的艺术品和一个极具暗示性的物品,这是频频见诸牛头怪(格尔尼卡的著名特色)的艺术家灵魂中提炼出来的最真实本性。
毕加索在海滩上戴着公牛面具(Gjon Mili拍摄,1968年)
《格尔尼卡》眼睛(用灯泡代替瞳孔)细节
我们的眼睛被作品令人心颤的凝视和它那发散睫毛的闪动性震撼力所“勾住”,目光投向画面的四面八方。眼睛的睫毛不仅在画作中的破碎舌头和耳朵中回响,这些组成睫毛的三角形还被放大为主导作品结构的三个金字塔群。左边的金字塔包括顶部的公牛、中间的哭泣母亲和已亡故的孩子以及地上身首异处的士兵。在画作的中心,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一个扭曲的三角形,其中包括马的扭曲的身体和一个妇女惨不忍睹的肿胀身体。这位妇女在画布的右下角。拖着她畸形的跛腿踉踉跄跄走向马。最后,我们的眼睛沿着画布右侧倒置三角形的交叉边线,一个尖叫的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
虽然历史学家急不可耐地为作品中的人物赋予固定的意义,但这幅画的内涵绝非如此肤浅单一。正如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公牛是否就是毕加索本人的替身(他偶尔会用半人半牛的牛头怪神话形象作为自画像),或者是否象征着西班牙(面对法西斯主义破坏行径时表现出的坚忍)是一个永远的未解之谜。同样地,毕加索创作这幅画的时期(他同时跟三个女人有染,感情纠缠不清),其个人生活中所经历的混乱在多大程度上使画布充满了隐蔽的情绪骚动是无法衡量的。显而易见的是,作为反战的象征,艺术史上没有任何一幅作品更加挑衅性地在公众面前挥动着自己,质问每一个曾凝视过其痛苦的三角形碎片和泪眼的人:“是你干的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