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9伦勃朗·凡·莱因《自画像和两个圆圈》重现

29伦勃朗·凡·莱因《自画像和两个圆圈》重现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在荷兰大师伦勃朗·凡·莱因晚年作品《自画像和两个圆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像磁力一般把观众吸引到使人着迷的轨道上。伦勃朗将自己置于这些飞短流长之外,这种假设表明,他是更伟大奇迹的校准者。通过仅剔除较大圆圈的细长工件,伦勃朗支腕杖的假想切线暗示,在整个生命中,只剩下一条纤弱的细线。此外,伦勃朗握着工具的位置与他所握着的画笔形成了一个锐角。

29伦勃朗·凡·莱因《自画像和两个圆圈》重现

(约1665年—1669年)

一副成功自画像的奇迹,在于它能够使人情不自禁深陷在其凝视的情态中,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在艺术家的注视下,观画者会发现,他们很难在艺术家凝视的无尽思维跳跃中找到与他们个人相关的东西。然而,在荷兰大师伦勃朗·凡·莱因晚年作品《自画像和两个圆圈》(艺术家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创作的)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像磁力一般把观众吸引到使人着迷的轨道上。在伦勃朗整个艺术生涯中所创作的大约80幅自画像(从数量上来说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这幅别具一格的肖像画具有一种难以捉摸的诱惑力,吸引着历史学家们孜孜不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这幅油画成型于伦勃朗艺术成熟期所作的十几幅肖像画的最后阶段,在他的人生最后篇章里,艺术家的技巧经过岁月的打磨日趋成熟,审美逐渐定型,创作态度更为坦诚、表达更为自由。虽然伦勃艺朗在其艺术生涯的早期阶段就非常痴迷于自画像,但最初的形式实验表明,艺术家使用自己的表情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表达,而是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一种能展示他早期娴熟技巧的道具。艺术家的早期创作充满强烈的自信,在此期间,这位受人尊敬的艺术家把他的肖像看作是商店橱窗里的人体模特,在上面他可以披上各种职业人物的外表装饰物。

许多批评家和观察家认为,这是伦勃朗自画像中最动人的一幅,但在艺术家最后几年里创作的十几幅自画像中描绘了这么一个人物:他内心的忧郁大过虚名。他的精神因生活的无情挫折而渐渐磨灭,在17世纪40年代,他失去了朝夕相伴的妻子和三个孩子,17世纪50年代则陷入破产的境地、穷困潦倒,以及他的情人和他在17世纪60年代唯一幸存下来的儿子也相继过世了。17世纪60年代,伦勃朗创作的作品人物,就像灵魂的孤独者,在混沌的黑暗中凝视,一副万事洞明的蔑视神情。过去,艺术家耽于追名逐利,不得不强迫自己去讨好那些资助人,如今他不再取悦任何人,岁月褪去了他内心的虚荣。伦勃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夜巡》(1642年)中对一群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的极尽阿谀奉承的态度就是他过往生活的一个例证。

但是,在如此众多的优秀作品中,《自画像和两个圆圈》何以显得出类拔萃呢?是它里面的哪一个元素吸引了

这幅作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自画像之一,作品中,一件消失的物品可以证明艺术家校准了时间的递减角度。眼球,让思维在不可抗拒的轨道中旋转沉沦?仔细观看油画的评论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画中这两者的糅杂并置:艺术家脸部的情感复杂性与他身后黯淡墙壁上两个多余圆圈的几何形状。一些历史学家推测这些形状暗示了伦勃朗杰出的荷兰前辈维米尔的绘画里人物背后的地图和半球,从而引导人们对两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对比。其他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残缺不全的弧线是文艺复兴时期历史学家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所说的“与意大利大师乔托相关的某个传言的呼应”。根据瓦萨里的说法,乔托给教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可以无须借助任何工具徒手画出一个完美的圆圈,而这一神乎其神的技艺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伦勃朗将自己置于这些飞短流长之外,这种假设表明,他是更伟大奇迹的校准者。(www.daowen.com)

伦勃朗《自画像和两个圆圈》(1665年—1669年),布面油画,114.3厘米×94厘米

伦勃朗《夜巡》(1642年),布面油画,363厘米×437厘米

伦勃朗《自画像和两个圆圈》支腕杖细节

尽管这些半圆看上去非常有趣,但在笔者看来,它们并不是将这幅画作的境界从卓尔不群提升到炉火纯青的主要因素。更引人注目的是与此相关的一个细节,如果你没有注意到,那我提醒你,它贴近艺术家胸前:他手里拿着的镶革支腕杖(手上还有满板的画笔)。支腕杖是中世纪以来艺术家用来稳定手的支撑物,让画家作画时握画笔的手可以倚靠在它上面休息。支腕杖是决定了画作最终视图效果、未在画作中显现出来的脚手架的一部分,但当作品完全呈现出来时,它便从视线中完全消失了。支腕杖帮助艺术家保持手部平衡,因此,它是一个物理平衡定律的延伸,一位画家,无论技巧多么熟练,都必须遵守这些定律。支腕杖就像连通两个领域之间的管道,是想象中的一条钢索,将艺术家的意志与其作品的最终实现联系在一起。

在伦勃朗的画作中,可以看到支腕杖建立了一条切线的轨迹,沿着这条切线,它几乎不会与艺术家身后的大圆相交。通过仅剔除较大圆圈的细长工件,伦勃朗支腕杖的假想切线暗示,在整个生命中,只剩下一条纤弱的细线。此外,伦勃朗握着工具的位置与他所握着的画笔形成了一个锐角。由支腕杖和画笔的角度形成的形状看起来是绘图员所用的圆规,这也是艺术家画其身后圆圈所必需的工具。但是在伦勃朗的手中,想象中的圆规设定的角度似乎在逐渐减小,随着画笔的一笔一画而不断消散,如同生命无形时钟的指针慢慢地侵蚀他的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