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位于黄淮海冲积平原的西部顶端,是我国河南省的又一个千年古都。史传春秋时期,郑国郑庄公命郑邴在这里筑城,作为囤储粮食的地方,取开拓封疆的意思,称为开封。从可以确定的战国时期魏国定都大梁起,开封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以及金朝后期的都城史,号称“七朝都会”。
上古时期的豫东黄河平原,称得上水乡泽国之地。开封一带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尤其到北宋时期汴水漕运沟通后,开封更成为天下要冲,历史上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称,盛时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文墨书画竞相传颂。
郑邴所筑开封城规模很小,位置在今开封城南20多公里的左城村西北。战国初期,因梁伯受封于此,筑城称新里,位置在今开封城西南。
战国时期,魏初都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惠王九年(前361),为了避开势力渐强的秦国的锋芒,并进一步控制中原,魏把都城迁至今开封一带,筑“大梁”城。固此魏国又称梁国,魏惠王称梁惠王。魏的大梁城今天仍然有迹可寻,其位置在今开封城偏西北,北城墙和西城墙在今天北城墙和西城墙的外边,部分东城墙和南城墙在今开封北郊和西郊。其12个门中,也有东面的夷门和西南的高门可推知方位。
为了改善大梁城的发展条件,进一步加强大梁与各地的经济与文化联系,魏惠王十年(前360)开始开凿鸿沟,利用原有的天然河道,人工加以贯通。工程先从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入今中牟县西的圃田泽,由辅田泽开大沟东至大梁,再自大梁开渠,引圃田水东行,折西南到今沈丘附近注入颍水,将黄河与淮河之间的济、泗、睢、涡、颍、汝诸水联系起来,沟通宋(今河南商丘)、郑(今河南新郑)、陈(今河南淮阳)、蔡(今安徽凤台)、曹(今山东定陶)、卫(今河南濮阳南)等城市,形成以大梁为水运交通枢纽的鸿沟水系。
大梁城为魏都的时间,从公元前361年到前225年,长达130余年,前后经魏惠王、魏襄王、魏昭王等6代君王。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开封遭到了其古都史上的第一次毁灭性破坏,也是引水灌城的开始。秦将王贲攻打魏大梁,久攻不下,王贲便扒开浚仪渠引水灌大梁,结果城毁魏亡。从此以后,开封一直衰败不振。秦时为浚仪县治,属三川郡。汉晋属陈留郡。汉文帝曾封皇子刘武为梁孝王,王都初设在开封,后迁都睢阳(今商丘)。相传梁孝王兴建了一座大花园,后称梁园,梁园也成了开封的别名。
东魏置梁州。北周时因开封濒临汴水,改名汴州。隋大业二年(606),废州为县,属荥阳郡。唐武德四年(621),仍置汴州。贞观元年(627),将开封县并入汴州治所浚仪县,当时汴州当天下之要,号称雄郡。
五代后梁朱全忠于开平元年(907)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都城,称东都。三年(909)迁洛阳,乾化元年(913)迁都开封。后晋天福二年(937)驻汴州,次年定为都城,称东京。后汉、后周也相继都此。五代中开封为都共三十三年。
五代以来,由于战祸不止,河道淤塞,江淮漕运不畅。周世宗柴宗是个有雄才武略的帝王,他亲征取得了南唐十四州后,以长江天堑与南唐为界,重新开凿以开封为中心由黄河到长江的漕运故道,又疏通蔡河,使开封的水道南达寿州,大大促进了开封城市的发展。周世宗在位期间,还对京城进行了大规模地改造,扩大并修筑外城,开拓原城内街道,在唐城墙基础上补筑罗城,城市面积扩大了四倍。周世宗的一系列举措,为北宋东京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后周显德七年(960),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称为东京。东京下设开封府,辖开封、浚仪等县。宋建立近二十年后,赵匡胤兄弟先后消灭南唐、吴越、南汉、后蜀、南平、北汉等割据政权,东京从此成为统一王朝的首都,并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公元960年至1127年,经历了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9个皇帝,共168年。北宋末年,东京城发展到了繁荣的巅峰。(www.daowen.com)
北宋东京城是在周世宗奠定的基础上,经历代经营而逐渐形成的。宋王朝定都开封后,特别注重都城防御建设。全城分为3重:皇城、里城和外城。从熙宁八年(1075)到元丰元年(1078)曾扩展外城,外城除4座正门外,其余各门都筑三层瓮城。城墙上建马面、战棚、女头等防御建筑。通过市区的河道水门,专设有铁窗门,以加强防守。外城之外,环绕一条阔10余丈的护龙河。宋太祖还曾把外城城墙建得弯弯曲曲以加强防守。后来蔡京当权,为追求外形美观,把外城变成正方形。
外城遗址在明代还存在。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泛滥,被淤没于地下。南城墙大致在今繁塔附近,西城墙在南、北正门村附近。
里城又名旧城、旧京城、阙城,即唐汴州城,周围20多里,五代到宋曾多次修建。皇城即宋大内,又名紫禁城。贯穿开封全城的是著名的“漕运四渠”,即汴河、惠民河、五丈河和金水河。汴河自西向东,横穿开封城,是从江南运往京城粮食的主要漕运航道,也是东南与京城物资交流的主要水道。惠民河又称蔡河,是东京城最南面的一条河流,开封以南和淮河西部诸州漕运仰仗惠民河,是京师南面一条重要的水路动脉。五丈河又名广济渠,位于京师的东北部,因河宽五丈,故名。开封东北一带的粮食,主要依靠五丈河运入京城。金水河又名天源河,位于京师西部,主要供皇宫及民间用水。这四条河道流经城内,为了通行方便,几条河流上架设了许多桥梁。著名的有东水门城外的虹桥,被认为是《清明上河图》所绘的桥梁。州桥正对大内御街,也称天汉桥,最为坚固壮观。
北宋的东京开封,是当时一座名驰中外的繁华城市,当时城内人口据估计有150万左右。有人赋诗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梁园总是村”,是说到过东京的人再看别的城市,总好象是小村庄而已。
金灭北宋以后,称开封为汴京。在两宋之际的战乱中,东京遭到严重破坏。当时旧城以外已没有民居,太学只存廊庑败屋,金明池断栋残壁,一派荒凉景象。金天德三年(1151),海陵王下诏迁都,3年后自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迁都燕京,称中京大兴府,称汴京为南京开封府,与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老哈河上游的大宁城)、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合称“五京”。海陵王曾对南京进行改建。宫殿的装饰全用黄金,十分奢华,但城市面貌没有根本改观。
金宣宗贞二年(1214),金为了回避蒙古的进攻,把都城南迁南京,整修了内外城,扩大了皇城,修复了部分宫殿。天兴二年(1233),蒙古灭金,在南京置南京路,后又改为汴梁路,汴梁之称始于此。金在南京建都共20年。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河南河北行省以汴梁为省会。
朱元璋攻下开封后,升开封为北京,封周王朱棣于此,当时开封城有内外两城,外城是一道土基,内城则为砖筑,即现在开封城的前身。
明末,开封是李自成农民军主攻的战略要地之一。为了占领开封,农民军曾3次围攻,最后一次围攻是在崇祯十五年九月十四日(1642),黄河被掘开,黄河水大涨。九月十五日,黄河于朱家寨和马家口决溢,水冲入城门,满城水茫茫一片,只有钟、鼓楼、各王府屋脊、相国寺顶、周府、紫禁城可以看到。百姓大量死亡,这是对开封城市的一次毁灭性地打击。
清以后,黄河水患屡有发生,对开封造成很大的危害。由于黄河在开封四周多次泛滥,逐步形成水行地上的局面。河堤高出城内平地40米,黄河成为悬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