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走马塘河的古名钱溪在吴越钱王文化论坛第三届得到证实

走马塘河的古名钱溪在吴越钱王文化论坛第三届得到证实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钱溪为何改称为“走马塘河”。据清代《大场续志》载:“走马塘又称钱溪,系吴越王钱镠所开设,以收渔盐之利,宋名将韩世忠屯兵江湾、大场一带,于塘岸走马往来,人遂称走马塘云。”流淌千年的走马塘河是钱王造福子孙后人的珍贵遗产,如今一旦出现了问题,便可直接找到责任人,这的确是走马塘河绿水清波的保证。

吴越王钱镠是位贤明君主,他关注民生,重视经济建设。修建钱塘江海塘,疏浚西湖宁波东钱湖太湖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直接造福江南广大的黎民百姓。据《吴越备史》记载:“贞明元年(915)置都水营使,以主水事。募卒为部,号曰:撩浅军。……凡七、八千人。常为田事。”又云:“居民,旱则运水溉田,涝则引水出田,民得致力桑农,吴越富庶,自此盛于东南。”这些史料确切地记载了钱王兴修水利,让江南百姓受益得利的情况。

钱王疏浚开凿苏州到松江的河流,从吴淞江经封浜,穿越南翔、小南翔、墩前、大场、江湾,北抵蕰藻浜,流入黄浦江;另一支流折往北,进入太湖流域,长达40余公里,沿河普造堰闸,以时蓄疏,不畏旱涝,便利舟楫,这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由此铸造了古代上海地区的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四大名镇,为上海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百姓过上平安幸福的日子。

古代的吴淞江是上海第一大江,黄浦江紧随其后,到了明代由于大量的泥沙积压,致使变换了地位。吴淞江到晚清鸦片战争后,才改为苏州河。1843年11月17日,英方代表巴富尔与上海道台宫幕久两人共同宣布上海正式开埠。有位洋人,溯河而上,发现乘船可直抵苏州府城,于是英文标准译名便为“Suzhou Creek”。1848年,上海道台与英国驻沪领事签订展拓英租界条约时,遂将吴淞江改名为苏州河,后来上海的民众也逐渐称之为苏州河了。

汉唐时期长江怒涛汹涌,“霸王潮”频仍,下游地区的堤岸常被冲垮,百姓深受水患之苦。传说西楚霸王项羽在安徽乌江自裁后,阴魂不散,化为江潮复仇。于是,民众在此建起庙宇,欲镇“霸王潮”,如张良庙、萧何庙等,都用西汉名贤之名为庙名,嘉定徐行至今存有规模宏大的曹王庙(西汉名将曹参),楼台亭阁,气宇轩昂,晨钟暮鼓,梵音绕梁,香客云集,游人如织。为从根本上解决“霸王潮”对老百姓的侵害,钱镠组建了一支浩大的水利大军,同时征用大量民工开塘挖河,在吴淞江入海口的地方,开凿了一条河,排涝抗旱,便捷交通,俗称“钱溪”或“钱家浜”,今名走马塘河(位于闸北彭浦新村),从而解除了旱涝自然灾害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钱王因在治水中做出巨大贡献,被两浙百姓供奉为“海龙王”。

据《吴越书》记载:清雍正七年(1729),雍正皇帝得知钱塘江的海塘修筑完工,想到武肃王钱镠治水的功绩,封其为“诚应武肃王,发币金十万两,春熙门内,购民地四十亩,建海神庙,于海宁,敕封为:‘宁民显佑,浙海之神’”。海宁盐官镇建造了海神庙。尔后乾隆皇帝(1751)来海宁盐官镇海神庙祭祀钱镠,敕封曰:“宁民显佑运德,海潮神,诚应武肃王。”海宁的海神庙香火旺盛,众人前来凭吊祭祀,怀念这位为江南水乡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君王。(www.daowen.com)

钱溪为何改称为“走马塘河”。据清代《大场续志》载:“走马塘又称钱溪,系吴越王钱镠所开设,以收渔盐之利,宋名将韩世忠屯兵江湾、大场一带,于塘岸走马往来,人遂称走马塘云。”走马塘之名最早见于明万历年修撰的《嘉定县志》之中。邑人周兆渔曾有诗赞:“走马塘边走,寒云澹放晴。千畦腾水气,万叶战秋声。林鸟语谁解,岸花开不名。竹桥潮半没,难觅于陂行。”

穿越沪北的走马塘河,现在两岸高楼林立垂柳依依,碧波荡漾,鸟语花香。在彭浦新村的河畔路旁,竖立着醒目的“静安区走马塘河长公示牌”,上面有河界,河长姓名和职务,养护时间与内容,水域保洁员工号等。一级河长是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于勇,还标明监督电话和手机号码,这让我颇感欣慰。流淌千年的走马塘河是钱王造福子孙后人的珍贵遗产,如今一旦出现了问题,便可直接找到责任人,这的确是走马塘河绿水清波的保证。

钱溪——走马塘河,这是一条极不寻常的河流,它连接着800年前的南宋,承载着一千多年前吴越国的辉煌。古贤虽与世人渐行渐远,但是当年钱王开河建闸、军民手推肩扛的震天号声;韩世忠巡视河塘、保家卫国的马蹄声,依然回响在岁月的风雨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