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五件大事改变了杭州,也进而改变了整个钱塘江流域的生态与文化。这五件大事,一是东苕溪的治理,二是大运河的贯通,三是西湖水利设施的修建,四是太湖流域水系的整治,五是捍海塘的修筑。其中汉唐时期有三件。
第一,东苕溪的治理。东汉熹平时期,余杭县令陈浑于县城西南筑塘围南湖,以分苕溪水势,南湖东南建泄水坝,沿溪广置陡门堰坝,遇旱涝可蓄可泄。经此一役,加上苕溪改流北注太湖,苕溪古河道下游情形得到很大改善。也是在那个时代,华信在钱塘江修筑海塘。也正是从那时起,钱塘县治开始从灵隐山麓迁到宝石山东麓。
第二,大运河的贯通。隋朝开凿大运河,杭州在大运河的南端。由杭州向北,是太湖平原、江淮平原、华北平原,是中国连片的平原地带,由杭州往南,是连绵的江南丘陵。因此,杭州是大运河自然的终点。杭州也因此成为交通枢纽城市,不但浙江,甚至福建、江西、安徽部分地区的物资都可以通过杭州向北输送。杭州的经济腹地变得广阔了。在同一时期,陈末隋初,先是钱塘郡,继而是杭州,杭州终于从一个县级城市升格为州郡城市。也正是在隋朝,杨素在杭州筑城,杭州开始以一个大城市的面目登上历史舞台。(www.daowen.com)
第三,西湖的治理。古代西湖面积比现在大。西湖地势高,它对杭州发展也有危害。如果西湖缺水,湖之北的农田就得不到灌溉;如果西湖多水,洪水冲溢,也会给湖下游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2]至唐中期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他开始大规模修建西湖水利设施。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杭州多旱,他主持“修筑湖堤,高加数尺”,通过“石函”进行调节,旱则“放水溉田”。白居易还建立了一套蓄放水的管理制度,“其石函、南笕,并诸小笕闼,非浇田时,并须封闭筑塞,数令巡检,小有漏泄,罪责所由,即无盗泄之弊矣。又若霖雨三日已上,即往往堤决,须所由巡守,预为之防”。[3]
至此,西湖与湖之东的城市、湖之北的农田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大运河与钱塘江的航运价值进一步得到开发,为这个生态系统增添活力,为杭州城市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