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公园兼具教育、游憩、科普等综合功能,是遗址保护展示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从前期调研、中期衔接到后期调整,遗址公园的规划编制经历了数轮“思维复盘”,在公众参与、城市共享、专业衔接等层面经历了从“非共识”到“共识”的演进。
1.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意见共筹
在遗址公园各节点的提升改造过程中,规划编制单位对钱王恭祭、日常游客参观、城市资源共享等实际功能需求进行重点评估。如在钱王陵中轴线提升设计中将人车集散活动南移至吴越文化展示中心(现图书馆),有效利用长期闲置的钱王文化广场北广场,释放现钱王陵牌坊前场空间,解决大流量参观民众封堵入口、侵占衣锦街交通空间的问题;对钱王祠月台上下空间进行视线分析,通过竖向设计,保证钱王恭祭活动时参观者的视觉条件;此外,在钱王陵展陈展示提升规划过程中,规划编制单位与钱氏后裔开展充分沟通(见图17),在研究资料获取、展陈空间设想、相关文物征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收获。
2.政府决策下的城市共享
遗址公园规划范围内涉及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保护区划内管控规定、遗产类型、视廊空间等均为土地利用与开发的限制条件,共享城市已有配套服务设施解决游客集散和参观场地需求,是规划编制者与政府决策者多轮沟通的重要内容。如利用临安图书馆外迁进行建筑改造,妥善解决太庙山片区游客服务中心选址问题,退地还民、留白于后代;利用废弃钱湖水库堤坝改造为吴越佛教研学营地,解决功臣山片区配套服务场地缺乏问题。
(www.daowen.com)
图17 规划中听取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意见
3.动态角度下的策略共谋
交通组织衔接:遗址视廊特征、功能结构分区、场景展示游线影响遗址公园交通组织的内部循环方式,而周边道路组织体系、各地块交通场地需求影响交通组织的外部链接方式。从现状发展来看,遗址公园范围内存在集散场地缺乏、断头路、河流阻断等众多问题,规划尽可能地利用现有道路及城市规划道路,重点解决塔山路及其延伸段的车行组织、人车分流、静态停车等问题,通过步行化改造,连接太庙山与功臣山两大片区,既实现了城市中心区低密度、慢性系统的开发,又实现了遗址公园南北交通游线的彻底贯通。
遗址保护展示:考古遗址公园强调规划的弹性与动态属性,其保护展示方式、功能分区、考古预留区的设置遵循规划“蓝图”,其中的考古预留区旨在为后期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创造空间余地;同时,注重考古计划与保护展示的衔接,在遗址探明、风险预估的情况下陆续转换遗址区展示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