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多居住在坝区和半山区,村寨一般建在阳光、水源充足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前,阿昌族人民的生活较为艰苦,大多数人住茅草房,即以竹、木为屋架,篱笆糊泥为墙,茅草盖顶的房子。云南解放以后,茅草房逐步减少,改革开放后则基本绝迹。
户撒地区的阿昌族,元代即为当地驻军种植粮食和锻造兵器,明清时期此地是历代沐氏王爷和清代平西王吴三桂的勋庄、庄园。这里的阿昌族受汉文化影响很深,自称“蒙撒掸”(大汉人)。户撒乡的阿昌族民居受汉族建筑风格影响,多为砖瓦木土石结构四合院的建筑风格。住宅院落宽敞,多数民居有菜园,种植蔬菜瓜果及花草。
典型的阿昌族民居是正房加两纵厢房、一堵照壁的“四合院”。一般为土木结构瓦房或砖木结构瓦房,有的还建砖混结构的平顶房。正房讲究坐向,住宅大门保持“迎山开门”的古风遗俗。
正房一般有三间。正房中间为堂屋,设有神龛、火塘,是饮食、取暖、会客、祭祀的场所。堂屋内的火塘长年不熄。堂屋左右两边是老人和未婚子女的卧室、厢房楼上或做客房或堆放杂物,楼下多为圈养牲畜、饲养家禽或为制铁器的工作间。
房屋建筑结构精致,许多人家的门窗、板壁雕有各种花纹图案,具有美观、舒适、质朴的特点。村寨内房屋排列错落有致,依山傍水,房前屋后喜种稀疏的竹木。村里的民居大多保存比较完好,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户撒乡寨内拥有一幢建于400多年前的阿昌族奘房,属该村佛寺内的主要建筑。奘房属干栏式建筑,屋顶为歇山式三重檐结构,内部供有佛祖雕像、画像、鼓等宗教物品。内部宽敞,可容纳数十人朝拜。
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兴起于封建社会,数百年来,它已渗透于阿昌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在寺庙内为村寨祈求平安、消除灾难的赕佛活动一直传承下来,佛寺的空间形式也得到了新的转化。由于历史条件限制,阿昌族文化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奘房成为村寨的文化中心,有的僧人就是本民族的知识分子,他们对阿昌族文化的发展以及与汉、傣等民族的联系和文化的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
阿昌族村寨环境布局
村域环境
村落通常选址于山脚缓坡地带,坝区留作生产之用。
梁河户撒村落
北纬24°11',东经98°32',海拔1700米 。
村头小屋与古树——寄托乡愁。
建筑肌理
村落建筑依山而建、自然生成。
弄别村
北纬4°51',东经98°24',海拔1300米。
弄别村
建筑环境
村落建筑被丛林包围,夕阳下熠熠生辉。
阿昌族寺庙(奘房)
合院式民居
民居院落与细部(www.daowen.com)
屋架较高,多用于挂晾食物。
梁河阿昌族民居
大邦幸村
北纬24°47',东经98°23',海拔1600米。
大邦幸村的孩子
门头与外墙——天然材质、古朴粗犷。
房屋内部结构
全木材质的楼梯与支撑结构,牢固而坚韧。
阿昌族房屋局部
阿昌族民居建筑细部
屋架搭接与栉比鳞次的光影关系
屋架结构体系
房屋内部
屋檐出挑,遮光避雨,形成独特的挂晾空间。
阿昌族民居二楼
阿昌族民居厨房
墙体与细部
线条整体,排列有序,体现了力学美感和精细的建造技艺。
阿昌族民居墙体
村寨的奔牛场
古树、公房与奔牛,标志性的精神记忆。
户撒阿昌族村落的集体牧牛场
“三生”空间
生产、生活、生态,依次展开,和谐共生。
户撒阿昌族村落的农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